PBL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PBL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

何子阳 1 迟玥 2

1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1; 2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311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了 PBL 教学方法。方法: 通过将2019秋药学专科专业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非实验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传统教学方法和PBL 教学方法。结果: 非实验组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的成绩略好于实验组,但非实验组的简答题和讨论题明显不如实验组,且实验组的整体教学效果好于非实验组。结论: 通过使用 PBL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和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PBL;药理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药理学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学科发展为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学科相联系的综合学科[1]。为了与时俱进、适应其发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掌握飞速增长的大量的药理学新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上引进PBL教学法。PBL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方法。

1.方法

1.1研究对象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2019秋药学专科专业学生,共计122人。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分为人数均等的非实验班和实验班。两个班级授课的教师和采用的教材,均一样。

1.2研究方法

1.2.1非实验班

非实验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任课教师通过视频教学,按照教学大纲介绍课程的基本内容,课后归纳总结并配套进行练习,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的是PBL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也是通过视频教学。课前,任课教师根据药理学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课堂上以问题讨论为主,内容精讲为辅。

1.2.2 考评方法

对2019秋药学专科专业学生进行闭卷考试,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实验结果分析

2.1实验结果

对非实验组和实验组的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非实验组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的成绩略好于实验组,但非实验组的简答题和讨论题明显不如实验组,且实验组的整体教学效果好于非实验组。

2.2实验分析

由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PBL教学方法下的2019秋药学专科专业学生的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有所下滑,但其简答题和讨论题的成绩明显有所提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大学生大部分为成人学生,其自身基础比较差,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适当增加概念性和重点内容讲述的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其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有效的提高其学习成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3.讨论

3.1 PBL教学方法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PBL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前,任课教师会提出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目标就会更加具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强烈。课间,任课教师会因题而设立学习情境,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当学生处在任课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当中时,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引发学生对药理学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在问题讨论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互之间的尊重,以及相互协作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对学习充满了激情。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PBL教学方法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小组讨论是PBL教学方法的常用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基本保持不变。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交流,通过团队合作,互相之间进行知识拼接,完善各自的知识体系。这种建立小组讨论的团队合作模式,有利于快速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3 PBL教学方法对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利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较快的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给予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以及满足其探究问题的欲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多方位的科学假设,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PBL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得到了极大满足,推动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4.结论

随着国内教育研究者对教学方法的不断重视,PBL教学方法逐渐在教育界铺展开来。通过将PBL教学方法应用到药理学课堂上,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极大激发,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快速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和造就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药学人才,对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许建阳, 王学勇, 张元,等. 影像药理学——中药及其复方药理研究的新学科[J]. 武警医学, 2004.

作者简介:何子阳(1986-)男,硕士,讲师,大庆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远程教学,生物医学工程。

迟玥(1986-),女,硕士,中级,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