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前后教学评价体系测量维度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新课改前后教学评价体系测量维度的比较研究

杨冬爽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的能够有效地评析每位教师教学情况的优缺点,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益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要接收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课堂评价的体系也面临着改革,新课程的发展目标更加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测量维度也由过去评“教”转向评“学”,课堂更加侧重师生的互动及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才更加适合当前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 测量维度 新课程改革

1.研究价值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教学评价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1]

评课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工作之一,以往的评课多数是教师口头式的定性描述。这种评价形式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若想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改革中的导向、激励、鉴定和管理作用,就需要制定符合学校理念、广被教师认可的教学评价量表,进行科学的、定量的评价,使教学评价更加的标准化、发展化、合理的反映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更强的挑战。“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着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教学评价体系也要不断发展才能与之相适应。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前后评价量表在维度设计方面的改变,为评价测量维度的设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教师在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的展开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2.新课程改革前课堂教学评价测量维度

新课程改革前课堂教学评价测量维度主要由评价维度、权数、等级、得分和总分五个方面构成。评价的测量维度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5个维度[2]

课改前对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全面;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等方面的定性评价。对教学内容评价的观测点多为课堂容量是否适宜、知识框架是否完整;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等等。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从教学步骤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晰,教学环节过渡是否自然连贯等方面。课改前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对教学能力的评价观测点多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何、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姿教态是否得体、板书的设计和书写是否规范等等。

3.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评价测量维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们要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三项体现出了教师、学生和课堂要协调统一不断发展是课堂评价体系的核心所在[3]。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也表明新时代对课堂教学具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关注点不再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和收获。新课程改革后的评价维度的设立包括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两个方面,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全方位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3.1教师主导方面

3.1.1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目标的观测点更加侧重于教学目标的预设是否符合本班的学情,教学目标是否具有层次性[5],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可操作、可测量和可评价。

3.1.2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的评价指标不仅围绕教学内容的全面、准确,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更要学以致用,注重联系生活和生产,注重与科学前沿的接轨。因此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学内容评价的观测点增添了是否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与活化,是否有适度的延伸和升华,是否体现出学科的特色。

3.1.3教学过程

新课程改革后,关于教学过程教育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测点——课堂自由度,具体的观测点包括教师是否善于创设情境启发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够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足够的思考或讨论的时间;教师是否关注和及时解决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兼顾了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等。

3.1.4教学方法

其观测点包括教学方法有哪些(文本、实物、实验、多媒体、视频、微课)?效果如何?

3.1.5创意意识

其观测点包括教学设计是否新颖,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和解决新的教学资源等。

3.2学生主体方面

新课程的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更要体现在学生的“学” [6]

3.2.1学习常规

是否有预设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如相应的课前活动或学习准备等。

3.2.2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多元化?各学习方式所占时间比例是否合理?有哪些互动行为(师生提问、生生交流、生生合作、学生展示)?互动的实际效果如何?

3.2.3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是否感受到学生活泼的朝气,情绪是否饱满激昂,兴致是否积极踊跃;学生是否有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否愿意倾听、获取他人信息;学生是否敢于提问质疑,并对提出的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7]

3.2.4思维状态

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思维紧跟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是否不满于当前的收获而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3.2.5教学实际效果

其维度包括是否按时完成了所有的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包括是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是否在教学的某一方面有独到之处;教师和学生是否均有良好的情绪体验。

4.课堂教学评价维度的比较

课改前的教学评价侧重考查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课改后由于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改前,教师只需按照教学大纲将确立的教学目标转化成教学过程并合理地呈现在课堂上即可。但是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课堂上就必须转化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分层细化的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连贯、流畅,教学活动要多元和活跃。课程改革后,评价的测量维度更加倾向于教师更否灵活地组织教学,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否更好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因此教师的教学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师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课程改革从侧重教学的完整性开始向课程的开放性进行转变。

归根结底,新课程改革后教学评价测量维度的转变起源于评价理念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并享受“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每个学校的教学理念有所差异、教师和学生的基础和水平不同,因此,无法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本校的评价标准,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8]

作者简介:杨冬爽 出生年份:1990.10 工作单位: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教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周红.小学课程整合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J].新课程(小学),2018(05):171.

[2]郝颖,刘志勇,闫红.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03):35-39.

[3]洪志明,鲍国潮,巫金军.“3+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2(06):46-47+67.

[4]李永春.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价[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9):112.

[5]王慧霞.论课堂中教师关注学生的问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2):16-19.

[6]罗秋霞.探寻教研蹊径引领课程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县区语文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1):35-36.

[7]陈春英. 生物教学要用好的方法[J]. 大观周刊, 2012, 000(052):234-234.

[8]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及其比较研究. 杨金月-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