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测距法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有效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3

超声测距法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有效性评价

李欣 张鹏 肖燕 范晓 冬 李华

东阿县人民医院 252200


【摘要】目的:研究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应用超声测距定位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取的80例单胎孕妇为本次研究者,为其行表面三维成像以及二维超声成像进行胎儿椎体检查,详细记录胎儿的脊椎圆锥位置,重点分析其不同孕周的脊椎位置。结果:孕周与胎儿脊髓圆锥椎体的位置发生改变。结论:对中晚孕期行超声检查,可清晰的显示脊髓圆锥图像、位置,通过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对提升胎儿脊髓圆锥的准确性,尽早排查脊髓栓系综合征、提升生育质量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测距法;中孕期;椎体定位;胎儿;脊髓圆锥;评价

伴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使得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产前评估的准确性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超声可清晰地分析胎儿脊柱骨化中心、表面皮肤、脊椎圆锥,其中脊髓圆锥末端有两个强回声线的三角形结构,而脊髓圆锥会伴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慢慢向胎儿头侧移动,当胎儿受到先天性各种疾病的影响会制约胎儿脊髓和脊柱不能上升,即为脊髓栓系综合征[1]。近些年以来众多研究者对正常发育胎儿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有所差异,导致胎儿脊髓圆锥临床诊断标准仍不能准确的判定。基于此,本文将表面三维成像和二维成像技术相互结合,旨在准确的判定中晚期孕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的相应位置,并详细的分析正常发育胎儿在不同孕周内上升的规律,更为临床筛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或者判定其脊髓圆锥的位置是否低置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相关材料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取的80例单胎孕妇为本次研究者,孕周跨度在22周至35周,平均(28.4±1.2)周。纳入对象均为单胎妊娠;无畸形儿、巨大儿等;均在我院行各项产检、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经全身检查确认神经系统无异常;本次研究内容得到孕妇和家属的知晓,并愿意积极配合完成各项产检,同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方法

  1. 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采用迈瑞DC-7,探头频率为4.0MHz至8.0MHz。

  2. 二维超声检查胎儿脊髓圆锥:对于胎儿全身结构进行测量,自从脊柱正中矢状切面沿着脊柱长轴,从胎儿头部向骶尾部行连续扫描,声束应与脊柱垂直、首先扫描全段椎管内圆柱状低回声的脊髓,从枕骨大孔开始到骶部,应首先排除神经系统畸形;然后将脊柱腰骶段固定,详细记录“鼠尾状”形态的脊髓圆锥,显示硬脊膜、马尾,并保持脊髓末端图像。

  3. 三维超声检查胎儿脊髓圆锥:将起始切面设置为正中矢状切面,并调整取框,让感兴趣区域尽最大可能的包含骶尾部最后骨化中心,至少两个胸椎、容积内部分肋骨,角度以45°至60°进行扫描,并行三维扫描,并获取多个容积数据;运用4DView软件行分析,采用表面三维成像、VCI模式对胎儿圆锥位置行评估。

  4. 标记和确定胎儿脊髓圆锥位置:运用脊髓圆锥对椎体位置进行记录和标记。

  5. 椎体定位:采用成角腰骶关节向头侧计数(L5~S1),其中S1为尾侧,L5为头侧。依据三维成像冠状切面对12胸椎、第12肋骨相连接的解剖关系来行识别椎体。

1.3观察指标

采用1至10来分别记录S5至L1的椎骨水平,倘若脊髓圆锥在两者(两椎体)之间,则按照最低椎体+0.5计数。

根据水平标记行分组,L1是平第一腰椎,记10;L1.5是第一腰椎和第二腰椎中间,记9.5;以此类推,L2记9.0;L2.5记8.5;L3记8.0;L3.5记7.5;L4为7.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行处理,一致性检验为Kappa,该值为≥0.75被认为一致性较好,且个孕周胎儿脊髓圆锥差异以q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一元性回归,当P<0.05,则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性情况

80例孕妇经超声检查,已经获取了满意且清晰的胎儿三维图像,同时脊髓圆锥末端较为清晰,其脊髓圆锥位置的三维图像清晰,位置分别为矢状面和脊柱冠状面。

2.2一致性检验

经一致性检验三维表面成像以及二维超声获取的脊髓圆锥末端到骶尾部最后的骨化中心段椎体个数分布相同,Kappa值为1.0(≥0.75),充分证明两种成像结果一致性较好。
2.3脊髓圆锥椎体不同孕周的位置分布情况

脊髓圆锥(22周至35周)位置在L1至L4椎体,分布无交集(P>0.05),且相邻的孕周互比差异更加微小;脊髓圆锥(31周)位置在L1至L2椎体;孕22周和孕23周分别在L3.5和L4;脊髓圆锥在孕29周后位置在L1至L2处;脊髓圆锥主分布图中孕23周和孕24周与其他孕周互比(

P<0.05);脊髓圆锥椎体为孕30周至35周分布互比(P>0.05),详细情况见表1。

1脊椎圆锥椎体不同孕周位置分布情况(n

孕周

(周)

例数

(n)

椎体位置

L1

L1.5

L2

L2.5

L3

L3.5

L4

22

2

-

-

-

1

1

-

-

23

3

-

-

1

-

-

1

1

24

2

-

-

-

1

-

1

-

25

8

-

-

2

4

2

-

-

26

4

-

-

1

2

1

-

-

27

5

-

-

1

3

1

-

-

28

8

-

2

3

2

1

-

-

29

7

1

2

3

1

-

-

-

30

6

1

2

3

-

-

-

-

31

10

1

2

5

2

-

-

-

32

6

-

3

2

1

-

-

-

33

7

1

3

2

1

-

-

-

34

7

1

2

4

-

-

-

-

35

5

1

3

1

-

-

-

-

总计

80

6

19

28

18

6

2

1

2.4胎儿脊髓圆锥椎体位置与孕周关系

将X轴设为孕周,而Y轴位胎儿脊髓圆锥椎体,两者的相关性行回归线分析,方程为:Y=0.089X+6.024。结果:脊髓圆锥椎体的位置伴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当椎体位置上升至一定位置后不会再上升,为R=0.801,两者关系呈正相关关系,且P<0.05。

3讨论

脊髓栓综合征为脊髓发育异常的疾病,造成脊髓圆锥扩张低位,进而出现排便和排尿困难、下肢运动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为此脊髓圆锥低位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故尽早确认胎儿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有利于早期筛查胎儿脊髓脊髓拴系综合症,临床意义重大[2]

妊娠期早期,胚胎脊柱的长度与脊髓相似,其重末端止于脊髓尾部,经过胚胎的继续发育,脊柱的不断成长,脊髓末端位置会逐渐上升。

高频超声被广泛的应用于脊髓圆锥椎体位置的定位当中,其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本次所有研究者通过超声均已取得了较为清晰的脊柱三维图像,同时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定位准确,其检查方式不受脊柱生理弯曲的影响,可完整的显示骶椎、腰椎,此外亦能对椎体的结构进行多平面观察,便于精准定位。此次研究中,三维表面成像与二维超声成像的技术水平基本相同,且一致性检验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较好,为此可以说明两种检查方式均能准确的判定胎儿脊髓圆锥椎体位置、成像清晰、准确性高,故可满足临床检验需求。

经过本次研究中显示,当脊髓圆锥位置在L1至L4中孕周在22周至35周,少数23周、24周在L3.5和L4;但是当孕周>29周后胎儿的脊髓圆锥位置为L3;多数孕妇在孕周在35周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为L1、L2.通过该结果提示,孕周与胎儿脊髓圆锥椎体的位置发生改变。为此当孕妇在产检中发现中晚期孕妇脊髓圆锥位置低于L3,应引起格外的重视,并明确胎儿是否存在神经管畸形[3]

总之,对中晚孕期行超声检查,可清晰的显示脊髓圆锥图像、位置,通过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对提升胎儿脊髓圆锥的准确性,尽早排查脊髓栓系综合征、提升生育质量意义重大,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欣,张鹏,范晓冬,肖燕,李华.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超声定位识别椎体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1):146-147.
[2]程起,陈明,王莹.超声识别椎体以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2):2346-2349.
[3]钱柏伶,解丽梅.三维超声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3(08):7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