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视角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6
/ 2

学习中心视角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策略

郭红梅

河南省虞城县明德小学

摘要:

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小学生阅读,存在很大程度的碎片化、无序化现象,且阅读量不达标。我们语文老师要想法设法引导孩子阅读,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其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导读时,书的封面信息与插图,无疑是便捷的突破口,进而借助文中的经典句段,为学生揭开书中一隅,进一步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此外,导读单是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阅读品质的便利手段。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导读课;阅读兴趣;阅读期待

正文: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字数规定为不少于145万字,同时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然而,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拿到一本书后能认认真真读下去,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呢?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激发阅读兴趣

导读课承载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书的封面信息与插图,无疑是便捷的突破口。

1.观察封面信息

童书的封面往往能反映书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观察封面上的信息,他们自然会主动思考书中的内容,这样便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中书的题目,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入口。比如,看到“草房子”这三个字你想知道什么?从《夏洛的网》这个书名你能猜到什么?

借用有趣而又充满色彩的封面,也可以激起孩子的探究欲望与阅读兴趣。比如《安徒生童话》,让学生观察封面,然后和目录进行比对,猜猜书的封面配图对应的是目录中的哪一个故事。在进行《稻草人》的导读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最近老师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稻草人》。从封面,你都看到了什么?猜猜看,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内容?学生通过看图,继而你一言我一语,自然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之门。

2.观察书的插图

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应该也是非常优秀的。一般情况下,插图和书中的内容都是相互对应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或者预测。

比如《夏洛的网》第一章中,小女孩弗恩抢夺爸爸手中斧子的画面,就有着很强的冲击力。这张图片一出示,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带入故事的情境中。这个女孩是谁,这个男人又是谁,女孩为什么要夺男人的斧子?孩子们纷纷猜测,大脑迅速运转起来。

3.观察书的目录

读书前看目录很重要,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对这本书的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还很容易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比如《城南旧事》目录: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

这些目录本身就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先通过看目录预测故事内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最后老师大致透露故事内容,猜对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没有猜对的,在恍然大悟的同时,会产生更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选读,产生阅读期待

学生通过观察书的封面、插图、目录等基本信息,已经对整本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阅读兴趣,此时,可以出示文中的经典句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进一步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

 1.阅读经典句段或故事情节

导读课上出示书中的经典句段或故事情节,揭开了书中一隅,让学生朗读并加以预测,孩子们自然会产生更加强烈的阅读期待。

比如在《安徒生童话》的导读课上,我出示了《拇指姑娘》中拇指姑娘和燕子一起飞跃高山深林的片段,再对比故事开头妇人精心呵护拇指姑娘的描写,这一矛盾冲突,自然会调动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或阅读经验去补白。课下孩子带着强烈的急于证实自己预测结果的心理期待,会迫不及待地主动去阅读。

2.关注人物,预测故事情节

抓主要人物,适当加以延伸,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比如在指导阅读《城南旧事》时,便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作者林海音入手。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冬阳童年骆驼队》中的英子学骆驼咀嚼的样子深入人心,很容易勾起学生对自己童年的回忆,由此引出城南旧事中的其他故事,效果很好。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草房子》中的桑桑,《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女娲,《希腊神话故事》中的阿波罗……这些各具特色、学生又比较熟悉的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走进故事的抓手,从人物过渡到书中经典的情节,吸引学生深入地读进去。

3.观看影视作品片段

现在很多书籍被拍成了电影,改编成了电视剧,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到整本书阅读中来。导读课上,让学生观看后寻找书中相应的回目,相对枯燥难读的文字自然就活跃起来了,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产生了阅读期待。

一些有难度或者有深度的书,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阅读文字,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加上不同时空的文化隔阂,使学生阅读起来容易产生障碍,打击他们阅读的积极性,适时播放影视作品,会事半功倍。

(三)填写,把握阅读重点

导读单是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它一般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阅读品质的便利手段。

1.借助导读单,填写思维导图

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是阅读的核心。所以,我们可以在导读单上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用点、线、面和符号等元素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形象化处理,实现整本书信息的可视化和知识的结构化。

思维导图力求简单明了,形式多样。一开始,老师可以围绕书中的主要人物或重点章节等设计简单的思维导图。随着阅读的推进,再慢慢地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情况自己去自由绘制。比如《城南旧事》的思维导图,就可以围绕目录进行设计,然后让学生填写每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后面再逐步让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填写。

有的还可以利用文中的空白处设计思维导图。《草房子》这本书中每章节的每个部分只用“一、二、三”来划分,可以让学生给每一部分命名,既锻炼学生概括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对情节的整体把握。

2.借助导读单,填写阅读计划或读书卡

为了使阅读不至于盲目,一定要在开始阅读一本书时,让孩子制定阅读计划。教师可以在导读单上呈现阅读计划,让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填写。阅读计划要求尽量具体到全书多少页,计划几周看完,每天看多少页。并做好每日记录:阅读时间,书目名称,阅读页码等。这样利用阅读计划表,便可以清晰的呈现阅读的过程,整体把握阅读的进步。

读书卡是指在读一本书时,把一本书的名字,主要人物和作者,主要内容,或者此书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和自己的感悟等记录在卡片上。导读单可以与读书卡结合,记录每天阅读的精彩,或提出阅读时产生的疑问,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与反馈。

引导孩子读整本书,我们任重而道远。身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做好孩子阅读路上的领路人,引领孩子在书海中尽情驰骋,领略最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5-13.

[2]董淑玲.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9(22):63-64.

[3]黄淑琴.整本书阅读指导理念下语文课外阅读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0(2):140-141.

[4]范毓梅.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中),2018(7).

[5]魏丽.浅谈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革新,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