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存霞

陕西省丹凤中学 726200

摘要: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为切入点,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以期为历史教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让学生能够区别家和国,理解家国的概念,最终使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总体而言,就是在学生养成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懂得爱国就是爱家的道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家国情怀教育作为一种情感寄托,是以国家为基础,使学生树立敬仰祖国、爱戴家庭的意识,同时,也是一种表现我国文化的一种形式。基于我国核心价值观与家国情怀教育实质的一致性因素,两者都能表现出以人为本的实质,不仅凸显出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和谐统一,还有利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将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及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二)有利于强化德育教育

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德育教育,其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还能使学生具备超强的个人素养,学生德行的发展对其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从历史教学这个小方面来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际上也是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从国家大方面来说,学生只有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具备爱国情怀,才能从内心深处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从而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家庭方面来说,德育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形成良好的品格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不仅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搭建桥梁,还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道德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家国情怀意识

家国情怀的记载者就是传统文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适时加入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不仅使教学富有趣味性,还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传统文化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不仅是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还为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及自豪感提供便利条件,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奠定一些基础。历史教师可定期开展集体活动或主题班会,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使学生意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此外,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时要 及时把握其中的民族意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使家国情怀的实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第一课其中的“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部分时,可用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基础,引出对古中国的介绍,并在延伸知识点时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教师:“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受地理和历史条件的影响,古代文明表现出的多元特征非常明显。现在大家想一下,古印度文化历史悠久,在世界中还代表什么?”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想到:“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接着,教师继续提问:“哪几个国家被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学生:“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此时,教师抓住契机,引出教学点古中国的相关知识,然后延伸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历史悠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忠、孝,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忠孝之义始终存在,虽然鲜少有人特意提起,但约束着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下面,播放一段视频,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知,不仅有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还便于教师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被传统教学所束缚,及时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历史学习中提升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在教学“鸦片战争”时,为了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将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分配任务点,使学生深入剖析导致这场战争发生的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最直接的导火索,即: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开启了各国列强对中国的侵华史。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当讲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这部分时,教师要借助史料,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构建了内容框架,还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当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及时渗透家国情怀:“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然而资本主义趁此发家,其虚伪的道德以及唯利是图令人憎恨,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又体现出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同时,使学生吸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三)创建情景教学,渗透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师可利用视频或图片,直观、清晰地为学生营造情境,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历史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詹天佑1918年与1919年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照片,描绘出詹天佑的变化,如:学生甲:“1919年的照片相对来说较瘦、略显沧桑。”此处说明从詹天佑的身形中可以看出其为铁路事业,劳心费神,尽心尽力,显现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随后教师为学生讲述詹天佑的一些资料如:在去世前一个月依旧在远东地区,忧虑国事等事迹,通过营造的情境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詹天佑为我国铁路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另一份方面,由于部分教师对铁路工程的相关知识不甚了解,无法使学生理解一些专业术语,如“京张铁路质量好、花费少、完工快”等,表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将有关京张铁路的视频播放出来,使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直观地看到关于铁路修建的一些知识,在此过程,教师要注重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精神品质。随后,引出詹天佑曾发表过的言论:“假如我失败了,那不仅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是所有中国工程师与中国人的不幸。”|让学生深刻感受这句话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及铁骨铮铮的精神,在视频或图片所营造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下,无形中渗透了家国情怀,树立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因此,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切身的感受和体验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良好的品质,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历史文化及历史人物,还使学生在前人的命运及思想中得到有效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借助视频和图片营造情境,并结合教学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家国情怀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云霞.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设计能力研究与家国情怀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9):11-12.

[2]辛惠萍.情境式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手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1):10

.[3]唐美玉.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