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规范化的开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小学德育管理规范化的开展策略

王娟

河北省沧州市上海路小学 061000

摘要:目前,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较多,对学校规范化管理意义缺乏认识,使得学校规范化管理效果不佳,难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需要促进自身办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和调整,提高小学阶段教育质量。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采取规范化措施,保证学校管理规范化效果,推动小学学校教育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规范化

一、加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学校是学生求知的场所,有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师生关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教职工应当注重自身言行的规范,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条例,对每个教职工的言行举止采取规范措施,避免教师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作为教师需要革新自身教学理念,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则需要注重自身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指明方向,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内容外,需要和学生共同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内心关心和爱护学生,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和影响学生。同时注重尊师重教的规范化。学校需要构建尊重师长的管理机制,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索者,应当尊重每一位教师,服从教师的管理和安排,对于违反校规的现象和行为,应当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从制度上保证良好的校园风气。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学校可以结合不同的节日、节气等,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教师发挥其引领作用,和学生组成相应的团队,做好相应的分工,相互配合,如挖坑、浇水、移栽以及填土等,保证植树活动的顺利进行。借助这样的活动方式,美化环境的同时,加强学生教育,促进教师和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二、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

学校规范化管理中,应当注重学校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为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开展提供依据。如何构建规范化管理制度?首先,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立体、细致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中,应当注重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的完善。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教职工是主要的力量,学生是整个学校的基础,管理制度应当注重人性化和严肃化的融合,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参与各项管理工作,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在管理制度中健康快乐成长。其次,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条例。学校管理工作中,其内容较为复杂、繁琐,如教师素养培训管理、学生日常管理、学校设备设施管理以及学生安全管理等。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明确的划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这样的管理工作中,应当注重单一管理制度对其他工作产生的影响,避免出现管理制度混乱的情况,保证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在学校管理制度中,应当保证各项措施的可行性,严格要求每个教师按照要求执勤和考勤,将教学评价纳入到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在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中,应当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给每个教师以公平竞争的机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管理体系,以“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强化学校行政、教师队伍、教学教研、后勤保障、学生养成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力求在规范中求优化,向细微处要质量,坚持用问题导向考量管理水平。

三、加强德育工作和安全管理

学校管理中,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是两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和自然,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深入理解日常行为道德规范,加强学生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首先,“规范化”的养成教育。学校不断强化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平时通过学校行政、教师及督导员执勤,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情况,对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及爱护公物等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每周公布各班的得分情况,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强教育。其次,“生活化”的德育引领。德育工作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的培养和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育人工作。学校坚持开展国旗下演讲、主题班队会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的庆祝活动,举行小主持人大赛、全校大合唱比赛、“六一”文艺汇演等,强化教育手段,促进德育阵地功能作用,起到良好教育效果。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四、加强教育设施的规范化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想要借助相应的教育设施,保证学校可以正常有序的运行,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应当注重教育设施的规范化管理。首先,注重教育设施维护和更新工作,如体育课程中,其使用的器材等需要定期检查,避免由于器材自身的因素,导致学生出现运动安全问题,保证体育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在体育活动中,操场、跑道、足球、篮球以及单双杠等课程,应当由专业人员维护,降低各种教育设施的损耗,保证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的信息化产品增加,如多媒体教室、投影仪以及智能语音室等,需要做好相应的维护和管理,为教育活动开展做好准备。其次,应当加强设施管理人员培训,制定科学完善的培训制度,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养,引入一批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维护人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学习、走访等活动,学习更加先进的设施管理和维护手段,保证校园设施更加高效的利用。

总之,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开展,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学校管理规范化工作中,应当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丰富多样的规范化措施,保证小学学校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劳涛.探究中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上),2019(58):112-112.

[2]张明宇.关于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问题分析与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9(4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