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建设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1
/ 2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建设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居浩

南京市建设工程储备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在对比南京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对老城区干道、内外环蔓延段、瓶颈卡口段和城市建设区、施工片区的交通拥堵成因和拥堵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交通治理建设层面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动静态交通结构矛盾日益显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本文从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交通拥堵特征为例,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针对性提出拥堵治理建设层面的对策,为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方向,也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一、南京市交通现状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机动车发展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状态,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呈现出循序渐进的逐步推进现状,交通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南京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一)机动车发展现状

2019年,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1.21万辆,比上年末增加8.40万辆,增长3.1%,增速放缓。其中全市私人汽车保有量211.19万辆,较上年增加3.94万辆,按常住人口计算,私人汽车千人保有量为248辆/千人。

(二)路网建设现状

至2018年底,南京城区道路总长度8469.04公里,较上年增加108.17公里。其中快速路267.54公里,主干路1277.22公里,次干路1126.29公里,支路1487.48公里。从道路级配组成看,快、主、次、支道路里程比约为1:4.78:4.21:5.56,主城路网构成已渐趋稳定[3]

二、交通拥堵原因及拥堵特征分析

(一)交通拥堵成因分析

南京市交通畅通程度总体良好,但是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依然是我市必须面对的问题。导致南京市主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交通供需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交通设施建设速度追赶不上土地开发、人口增长和车辆新增的速度;二是全市路网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主城各组团开发增强,交通需求旺盛,但受河道、铁路等影响,跨区通道数量不足;三是主城功能成熟度远高于新城,向心力巨大,而新区配套设施尚未完善,吸引大量交通。四是公共交通、慢行等交通设施效能发挥不畅,交通管理水平和部分市民出行规则意识还需增强。

(二)交通拥堵类型及特征分析

以南京市为例,根据南京市主城交通拥堵出现位置,综合考虑时间分布、空间部分、主要原因等,南京市交通拥堵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及类型:

1)老城区干道常态性拥堵。

主要集中在中山南路、汉中路、中山东路等老城区主要干道,拥堵状态基本保持稳定,平峰时速一般在25km/h左右,高峰拥堵速度较平峰时速会有40%左右的折减,基本保持在16km/h左右。因为老城区人口、岗位及公共资源相对聚集,主要干道,尤其是早晚高峰时常态化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

(2)快速路系统蔓延性拥堵。

近年来,南京市拥堵逐步从快速内环向快速外环蔓延,快速内环、绕城外环局部路段及部分转换节点开始拥堵。主要因为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市民出行半径随之增大,同时绕城公路城市化改造工程完成后,外环功能逐步完善,与城市快速内环的衔接也进一步紧密。

(3)瓶颈障碍卡口处拥堵。

由于瓶颈处通行能力不够,造成在进出城通道的瓶颈处以及需跨越障碍通道处出现拥堵。主要因为主城与新城间的联系通道不够,无法满足出行交通需求;同时,南京市路网受山体、长江、城墙、铁路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多条道路无法贯通或扩容。

(4)城市发展带来的片区性拥堵。

一般出现两类地区:一是处于城市更新或开发初期的地区,拥堵表现为片区内路网建设速度较慢,现有道路无法承担交通集中而造成的拥堵;二是受周边区域开发或用地布局改变而引发新交通需求的地区,拥堵表现为原有设计与新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引发的拥堵。

(5)施工造成的临时性拥堵。

此类拥堵主要是由于地铁、过江通道、快速路、道路及环境提升等工程施工或施工前封闭而引发的交通拥堵,出现的位置不定。

三、交通拥堵治理对策研究

近年来,南京市不断通过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智能交通管理、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识等,试图缓解交通拥堵状况。但是,交通拥堵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仅从南京上述五类交通拥堵的分布及特征入手,针对建设层面提出相应的治堵对策研究。

(一)老城区优化挖潜,实现堵而有序

由于老城区资源相对集中,道路供给不足一直是历史遗留问题,短期内交通拥堵状况往往无法根本解决。针对老城区常态化拥堵的特性,可以通过三方面建设提升,缓解交通拥堵:一是可以充分挖掘老城区现有的支路、街巷的路网潜力,有序推进断头路建设工程,实现道路贯通及通行能力提升;二是对部分道路的路口渠化、车道合理划分、公交站台位置优化等一系列改善措施,化解部分小微堵点,以精细化的设计和改造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三是在条件允许的路段,尽可能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慢行交通分离,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不断提升各类交通设施的通行效率和安全问题。

(二)快速路系统分流,实现功能分散

由于多条放射性通道的接入,南京市快速内环不仅需要承担主城内部交通,还需负担外围过境交通,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因此,需要加快建设新的功能分压通道,提前分流外围过境交通,有效降低城市内环交通压力。例如:进一步加快南京市城市1.5环通道建设,该通道不仅是一条城市新城快速通道,承担全市部分通勤交通同;时还可以兼顾国道功能,承担过境交通,极大改善目前南京市绕城公路交通拥堵现状。

(三)瓶颈障碍保障供给,实现逐步贯通

主城内部受紫金山、宁芜铁路、秦淮河等因素影响,多处通道无法贯通,且老城区与外围新城的联系通道建设速度较慢,造成了拥堵现象。针对此类拥堵,应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加快推进贯通通道的建设,以减少瓶颈路段。例如:加快龙翔路二期和机场二通道的建设,不仅可以打通两桥地区内部交通,让板块之前快速牵手,也让江宁和主城、河西和南站之间新增一条快速通道。

(四)城市新区同步推进,实现路网优化

近年来,南京不断推进铁北、红花机场等多个片区的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此类地区道路路网覆盖率不足等问题逐步暴露,交通拥堵现象也随之明显。因此,应当不断加快城市新区的路网织布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时序安排要与片区开发紧密结合,通过路网不断完善优化,保障片区发展。

(五)建设时序合理统筹,实现影响最低

针对施工造成的临时性拥堵,需要从整个路网角度,考虑城市干道、地铁、地下管线等多工程施工影响,采用科学定量分析方法,结合项目重要程度、所属区域级施工工法,合理统筹施工时序和施工期交通组织方式,缓解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

四、结语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全方位思考、多角度研究,精准施策,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参考文献

[1]周师凯,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1):159-160

[2]顾叶华,蔓延式交通拥堵机理与治理策略研究[J].现代交通技术,2018,15(2):77-80.

[3]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19)

[4] 徐婷杨明丽杨丽丽.城市交通拥堵分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