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以情育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以爱育爱,以情育情

赵丹

荆州市南门小学 434020

内容摘要:爱学生,既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用爱培育孩子,让孩子自主、自信、自强,不断地开发自身资源,让自己发挥无限的潜能。

关键词:成长、幸福、引导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必将成为我们永远铭记的难忘之年。举国共抗新冠肺炎疫情之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你我在一起。我们为无畏无惧的白衣天使而感动,为无私奉献的科学家而自豪,为生活在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而感到骄傲,更为那些因疫情而导致思想、心理、学习出问题的孩子们感到遗憾、悲伤、无助………这次疫情应该给我们每个关心教育的人以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非常谨慎的反思:为什么孩子们愈来愈脆弱?孩子们学习到底为了什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我们认为,学习是为了培养孩子能获得自身健康发展的能力。学习本身就是孩子们现在应有的生活方式和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考大学,学生在校生活必须健康、阳光、有收获感、幸福感!分数仅仅是检验孩子学习效果和能力的一个指标,绝不是评价孩子优劣的标准!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性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对待这种差异。但是,我们要让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健康成长,只有健康,孩子们才能茁壮成长。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引导人的幸福成长"。

一是"成长",人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正如小树生长,我们可以给予阳光,水,帮助剪枝,捉虫,但外力不可能改变其内在生长规律。我们听过一个词“静待花开”,这个静待不是让我们用耐心去等待,更不是让我们坐等。他一定是想让我们要遵循学生身体,心智的发育规律,不要过高拔高要求,揠苗助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无论学生成绩如何,他们对学习始终要有信心、有兴趣、有方法、有能力!我们必须承认,因各种原因,有些孩子学习书面知识能力是非常欠缺的,无论如何,都得不了高分!这里的“学习”是指在成长中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生存基本技能和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这样的学习能力才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的!刚上讲台时巴不得个个孩子都考满分,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以至于成绩差的个别同学都没有休息时间,几乎每天课间十分钟和放学后我都会拉着他把今天学的新例题再讲一遍,本是一番好意,可不曾想过占用孩子休息时间过多,他是否会反感,从而厌烦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明白了孩子具有差异性,要因材施教,决不能为了成绩把孩子教成“书呆子”。生活事实证明:在学校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相比,离校十年后,谁是谁的老板不一定!谁做谁的领导不一定!谁比谁生活得幸福更是说不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独特的生活能力和方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二是"幸福",学生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多给学生幸福,给他们一些获得幸福的方法和途径,这样他们将来才能获取更多的幸福!对于孩子而言,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可以激发他的自信。所以,当学生有点小小的进步或者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时,我会大肆宣扬,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反之,当学生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跟学生一起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给予鼓励。

让学生爱你很容易,只要你真心实意地待他,他就会死心塌地地爱你。在他们一、二年级时,我会为他们弯腰系鞋带、戴隔汗巾、教他们系红领巾的方法、随时为他们削铅笔;三四年级时,他们会跟我说说家里的事情、会跳舞给我欣赏、会跟我讨论明星、会把悄悄话分享给我;现在转眼六年级了,课间我还是喜欢跟他们呆在一起,听他们说说周末的事情,听他们讨论游戏装备,我会与学生用当下的流行术语来交流,课间可以与他们打成一片,哪怕是上课才因为做小动作被我批评的学生,下课也会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围着我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三是"引导",教师应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不要歧视问题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去了解他们问题症状,然后加以解决,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上,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们自己作为班主任而言,我们从自己来看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到了社会上以后对老师的回馈最多,对老师的感恩最多。我们对待问题学生,无论他有多少缺陷,都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让孩子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真心的关爱和期盼!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其实脑袋瓜挺灵活的,他们也许是家庭的原因,也许是爱玩,也许是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等等,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我认为,只要孩子追逐生活美好,开拓人生边界,有趣有情有爱,愿与你分享所有真正的好东西,有一颗积极向上、善良的心,老师目的也就达到了。

本论文非抄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