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王洪军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通过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与世界的发展历程,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事变迁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是学生丰富自我的必由之路,然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却常常被学生诟病过于枯燥无味,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氛围不佳等方面,使得预期的教学计划难以顺利推进。为了能够帮助到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活动,文章将重点探讨历史故事在实际教学当中的应用前景并给出方法。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 措施

引言

对于初中生,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极其重要。对于历史科目,初中生刚开始接触,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为了不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历史学习产生排斥,并且结合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历史趣味性,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关键,而历史故事的讲解就是一个合适的途径,如何讲好历史故事成为关键。

1.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现状分析

课堂上初中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而历史学科涉及许多历史事件,显得杂乱无章,这就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起来存在这困难,而且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背诵,不具备灵活性,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许多历史教师选择在课堂上讲述历史故事来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但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有时候叙述的不完整,有的甚至与真实的历史脱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很容易受到误导,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运用历史故事时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并且保证趣味性,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徜徉于历史的海洋中。

2.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实施的重要意义

进入21 世纪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全所未有的突破,尤其是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浪潮席卷了全球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不少工厂已经不需要雇佣工人,而是凭借全自动、智能化的机器人来进行操作,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很少失误,为此,许许多多低端的岗位被取代、取消。人们的生活也处处可见科技的影子,且不说人工智能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当下人们对于手机的强烈依赖就足以让人担忧,不少社会名流出面呼吁人们警惕科技的发展最终反噬人类的可能性,并抛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究竟是让技术成了人的奴隶,还是说反过来,人成了被技术左右的奴隶。破除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便是回归人文主义,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与科技的关系,为此必须重视历史教学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历史故事的引入有望改变历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固有印象,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引申思维,与课程内容串联之后可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3.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3.1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的故事

历史故事如果按照描述的中心进行分类可以分成这样两个类型: 以人物为中心和以事件为中心。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可以着重描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言行举止。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一类历史事件进行描述的时候要注意烘托人物性格。如在讲述汉武帝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选择史书中关于汉武帝的介绍,为学生展示他刚武强勇和好大喜功的性格,为理解他的治国之策打下基础。以事件为中心的故事要注重细节描绘。将这一类故事引入教学时要对故事发生的细节和过程进行生动描述,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3.2学会利用历史中的神话故事

真实故事都有一定的记载与来源,对于我们目前的考古工作或证实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神话故事相比,其带有趣味性与传奇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神秘性,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因此,学生更倾向于神话故事的学习。在讲明朝的历史时,有同学提出了隋朝的命名是因为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时候叫随国功,但是因为随字带有走字旁不吉利,因此改为隋国公,随后在建国时就把国号命名为隋朝;唐高祖李渊之前是唐国公,后来就定国号为唐,隋朝和唐朝都是根据职位命名的,宋则是因为宋太祖在宋周发迹,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明朝都不属于,那么为什么明朝的国号是明呢?教师很高兴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随后进行了解释:由于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在当时连衣食难以满足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向神灵求救,以求渡过难世,由此,明教应运而生,明朝的命名由此而来。随后同学又提出了这里的明教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明教是否是一回事,虽然在历史中没有得到考证,但是有一定关系的。教师通过故事的讲述,引起了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与疑问,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把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3.3巧用历史故事,理解教学重点

初中历史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历史离大家比较远,不易理解,若是想让学生们理解课堂历史内容,就需要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转化,这样更易于掌握。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历史课堂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而对于这些复杂的理论知识与概念,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们将这些理性的概念通过历史故事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点,提炼出教学的重点。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8 课《经济体制改革》这部分内容时,在理解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关系这一难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邓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趣味性语言让学生们理解这一难点,使枯燥历史课堂更加有趣。又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 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们就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产生的故事进行阐述,帮助学生们全面认识亚洲这些封建国家是如何建立的,以此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

3.4讲故事要富有技巧

故事的价值就在于其趣味性,与一般的聊天有别,故事往往有着严密的结构和活泼的语言,以及生动的剧情,借助一些技巧可以让故事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秘密法宝。如果教师还是像讲授教材那样照本宣科地诵读故事,不仅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就连教师自己也会很难忍受。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融入故事当中,教师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首先教师在讲授故事时,语言要简短明了而不要拖拖沓沓。课堂时间非常宝贵,故事再好也不是课堂的主旋律,因此,教师要用最简短的话语描述出故事的大结构,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故事的大体内容,如果教师把一个原本简短的故事讲述得过于复杂,不仅学生会感觉无聊,而且可能难以理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讲授故事的语言要尽可能的生动活泼。如果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语言进行组织,把故事讲得尽可能的生动,那么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很容易得到集中,教学效率也会成倍的提高。反之,如果教师还是用自己日常的大白话来讲授,那么会浪费原本有趣的故事。

结束语

历史虽然看上去好像比较死板、枯燥,实则不然。通过历史学习可以窥见人类成千上万年走过的道路,一方面从衰败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也从兴盛中学习经验。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学生如果能够深入其中,便可以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所在。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国雷.读史明智在教学中生成“行知”智慧[J].文学教育(下),2020(05).

[2]李莉娟.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才智,2020(15).

[3]崔晓娟.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 10) :80,83.

[4]门高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科学导报,2020( 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