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阶段如何突破传统教育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2

谈小学阶段如何突破传统教育观念

朱洁琼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

在激烈竞争的21世纪,我们从小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幼儿阶段还十分有限,模仿的成分往往大于创造;到了小学学龄阶段,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发展起来,所以,小学阶段是人的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可是,传统观念、传统教育模式束缚着我们,我们应如何去突破传统,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呢?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是核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执行人,他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动,因而其观念如何将在教育行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1.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创新精神。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必须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求异思维占优势的人,富有好奇心的人,善于启发诱导学生的人,重视自我评价的人。他的工作必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善于将教育科学理论与具体教育实践相结合。而缺乏创新能力的教师,则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要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和胆略。教师要改革要创新,必然会碰到阻力,阻力会来自意识形态,也会来自传统的习惯势力,更会来自无知与偏见。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就要挺得住,不惜冒险犯难,即使遭到阻挠、非议,也不改变信念,坚持下去,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预定的目的;还要不断同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观念作斗争,不迷信书本和权威,不拘泥于前人的经验;更要下决心,丢弃患得患失与平庸作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2.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建立现代教育观。

基础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表现在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因素的批判性以及突破和超越的意识,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现代教育的高度,逐步确立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从而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现代意义的思考。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包括以下内容:(1)充分信任、关心、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2)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允许差异,耐心指,区别对待;(3)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给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以及成功的机会;(4)实施特色教育,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

3.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我们教师要回归人本,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尊重、爱护、赏识、期望学生。变学生适应教师为教师适应学生的服务观。扭转“唯师为尊”的不正确观点。因为传统观念支配下,教师往往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而不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用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学生,总认为“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结果,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处于压抑状态,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必须树立现代学生观,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4.转变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建立以发展和创新为本的教学观。

我们教师都认为知识比能力更重要,那么在教学中也会注重知识而忽略能力当然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就毫不奇怪了!教师有了以发展和创新为本的教学观以后,自然会真诚地热爱学生,备课就会真正地备好学生,上课时心中就会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就能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创设出广阔和谐的空间。

二、要进一步解放家长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们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对家长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对其没有直接的约束力,学校也仅仅能够对其提出一些建议,家长是否接受,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都很难把握。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过高。如许多家长都希望子女早成长,快成才。然而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使他们怨嫌学校作业不够,不惜本钱给孩子补加作业;或让其参加各种补习辅导班;或者花钱为子女择校读书,舍得花钱为子女购买各种辅导资料、请家教、开“小灶”,推着孩子拼死拼活地涌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中去。比如我在杭州工作的表哥由于现在初中是划片招生,他不满意儿子所在学校,就想办法把儿子送回诸暨市浣江初中来读,几年下来,各种费用加起来少说也得花十来万元钱,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认为这值得。他时时告诫儿子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这样给孩子的压力很大。家长的眼光应该放到是否孩子提高了自身素质,发展了自身的才智和能力,看其是否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迎接未来挑战的信心。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发展和创新。把孩子视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去教育。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时时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转变学生传统学习观,树立全新的积极主动学习观。

学生在传统学习中是“教师权威”、“唯书是尊”。老师叫学生往东他就往东,叫他往西,他就往西,叫他坐即坐,叫站即站,越老实,越规矩就是好孩子。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做过的不敢做。教材上的、书上的都是正确的,不敢怀疑,不敢反对。许多学生的学习简直就是“照搬”、“拿来”,起一个活的录音机的作用。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越老师,超越课本。比如我在教浙江省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第九课《布衣元帅》时,我让学生先看文中照片描述徐帅的外貌和衣着,然后对照课文进行比较。学生描述衣着后觉得与课文不符不敢怀疑书本,却认为自己没有看清或者认为是自己描述出错。其实这照片真的与课文不相符,是编教材的人出错了,我们的学生由于受旧的学生观念的影响,不敢怀疑书本。我就借此向学生宣讲积极主动的学生观,要敢想敢说敢做,要敢于怀疑,大胆怀疑,要敢于反对,即使是教师、专家、教授或者教材也可能出错,改变以前被动消极学习的态度。

可见,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只有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科技,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新的滋味,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思维方法。超出常规,开展具有独创性、主动性、敏捷性和深刻性的求异思维,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性思维,提高超常规的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