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康美心灵 温“心”音乐品质——试述把音乐心理学有效渗透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乐”动康美心灵 温“心”音乐品质——试述把音乐心理学有效渗透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杭勇

南京市东山小学

摘要:音乐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及理论来探究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种种心理反应的相互关系,并发现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弥补了现阶段下的小学音乐心理教学方法不足的问题,更帮助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难题得到解决,提升了小学生们的音乐学习动力和效率,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 音乐教育教学 应用

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渗透音乐心理学的现状

音乐心理学是探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绘诉述心理事实和揭开心理规律来对音乐教育教学进行指导。伴随着小学生们的心理的逐渐成长,通过日常的音乐教学审美性日渐形成各自独特的态度,但由于一些音乐老师仅有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缺乏音乐心理专业知识。致使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十分缺乏音乐心理学的支撑,出现了没能正视音乐心理学的重要性,更是缺少了足够的研究,发生了在教育中存在着重生理轻心理,重技巧轻理论的状况。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渗透音乐心理学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揭示人类音乐行为的心理规律,在深入探究“以人为主体”的音乐学科在各学科的内在法则中,音乐学科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首先,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渗透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明显地提升音乐课堂上教育教学的效果。音乐心理学融入音乐课堂后,能够有效地帮助音乐老师观察课堂上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依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音乐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让音乐教学变得有趣生动,提升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音乐学习当作是爱好来看待,从而把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上升到更高的平台。

第二,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融入应用音乐心理学,营造了互相信任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习音乐积极性还培养了优良心态,使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地慢慢地树立起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了在小学校园里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努力帮小学生们面对既枯燥又乏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抵触情绪祛除。更有必要将心理学渗透至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

第三,音乐心理学在对乡镇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解决有明显的作用。乡镇小学的老师们拥有心理健康教师资格的少之又少,在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合渗透音乐心理学教育理念,在某些层面上很好的改善了学生很多心理健康的问题。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音乐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1.感受——情感教育法

一般来说,情感教育方法,主要方法有参与体验教育法、情感陶冶教育法等。把情感教育作为入手点,推动音乐心理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融入。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们情感体验,不断积累同学们的心理感知;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进行通感体验,感悟音乐的曲式结构及表现形式、音乐的内涵。

第一,参与体验教育法

所谓参与,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育者(教师)与学习者(学生)共同参加起来,以友善且平等的师生身份共同进入教育教学环节中。然后,解析和研论教育教学的内容,直到师生共同把学习难点解决。例如: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把通俗音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情绪,让学生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更投入更积极。

第二,情感——陶冶教学法

简单来讲,情感——陶冶教学法就是通过音乐、表演等方法,营造出具象的场景,来推动内在情感主动体验,促进学生的主观向上性。通过教学活动,把理性活动有效地结合于情感活动,尊重每一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心情放松,开展更有效地音乐体验和学习。

 2.自主探究教学法

综合音乐心理学理论,教学环节里的自主探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挖掘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潜在内心里的试探、好奇心,积极调动探究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们加强对音乐的听辨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赏析能力。

同时,利用学生们敢于探索的特点,开展音乐教育教学游戏,使学生们经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好音乐的自信心;全力烘托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推动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自发性。

3.行为心理教学法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试着利用情景模仿、律动或者打击乐等形式多种方式来表达,比如在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哗哗 泥巴巴》一课中,让学生们的内心情感得以充分表达,通过艺术行为来对山里的孩子上学的艰难路上乐观开朗的性格的情感表达的体现。小学生们心理特质是充满好奇的,我们要会积极地引导、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更好地完善和塑造个性发展的健康性。例如:利用歌唱、舞蹈、表演相融合的审美性,让学生能够做到动静自由转换;让学生们乐于接纳,在学生心灵播种一颗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种子,生根发芽,全面的发展,开花结果。让学生们在情境中通过歌声尽情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歌唱生活,终能闻见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花香。

 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融入音乐心理学的注意事项

 1.融入音乐心理学,使其合理化

依据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把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明确化,大胆分析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任务;依据小学生目前的心理理解基准,整合合适的小学音乐教材、教具,挖掘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潜力和动机,借助于音乐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选取恰当而有效的教学用具,编写出教学设计,加强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确立教育教学的身份,打造“以人为本”的教学天地

在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浇灌音乐之花的园丁和朋友,更是学生们康美心灵的建设者。小学音乐教师要对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学生们搭建美好的心灵和品质。同时,发挥自身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用音乐心理性的特征与小学生们交朋友,让教育教学氛围更融洽快乐。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是一个对美、对艺术学习和创造的过程,现实中的音乐教育教学,应加强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关注心理变化情况做长期的教育教学跟踪,进行不断地有效地分析,了解小学生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和需要,选择合适他们身心发展的教材教具,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调动小学生们乐于参与音乐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在无形和有形中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效率,帮助小学生们搭建温“心”(馨)课堂的音乐品质,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乐”动康美心灵和品格,温“心”(馨)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耀文.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市: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

  [3]洪晔.论心理学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市:音乐大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