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融入客家建筑元素的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小学美术课堂融入客家建筑元素的研究探讨

张一晶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中心小学 福建省龙岩市 364101


摘要:新课程中提出,小学美术教学应尽可能应用自然环境资源,选择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闽西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与客家建筑。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客家建筑元素,对于激发、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客家文化;建筑元素

0 引言

艺术源于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场景,使其在之中发现美的价值,表现美,并应用美,从而提升其的审美能力。将多彩多姿的客家建筑转化为平面化的美术符号元素,并以点、线、面的形式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之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客家建筑文化传承的价值。文章以客家土楼为例,就客家建筑元素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融入展开探究。

1 客家土楼建筑的文化价值及艺术内涵

作为一类客家建筑物,土楼多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及江西省份,区域位置的不同,“土楼”的叫法不同,江西将其称作围屋, 福建将其称作土楼, 而广东则称之为围龙屋。综合而言,土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①别具一格的建筑造型;②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站在现代建筑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土楼的建筑布局十分合理,再加之地理位置的优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形态,即客家文化。与普通民宅建筑不同,土楼反应出了客家人极强的群居能力及独特的价值观,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性、艺术性,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土楼多建设在山区地带,当地交通业发展缓慢,居民多以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农耕活动, 是土楼形成的基础。土楼和自然环境相融,与自然生态下的山水环境协调发展,是古人基于诗意化生活的向往。

2 小学美术课堂融入客家建筑元素的路径探析

2.1 多视角记录土楼建筑美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提出的“做中学”,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多通过搜集资料、照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客家建筑元素,了解土楼,课堂结束后。学生是否对土楼结构、建筑元素有了正确且清晰的认识,针对这一问题,大多数教师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由幼儿园步入小学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更加乐忠于实践活动,对此,教师也可以由此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用镜头记录土楼建筑。

多视角记录土楼建筑美,要求教师积极组织,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到“土楼采风”活动之中。家长们携带上自己的设备,学生可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通过光影记录的形式发现土楼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一张张照片中,土楼如同有了生命般,学生们通过观察镜头下的土楼群、门楼、木栏杆、窗極、瓦片等结构,可切身的体会到土楼的独特魅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回到课堂,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其他学生进行点评,以“摄影展”的形式加深对土楼的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在“玩中学” 、“做中学”,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他们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摄影师,同时又化身为一个个小评委,学生的的自主性被大大提升,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发现并欣赏土楼的美,这对于他们美术学科素养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幼儿的 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2.2 多角度发现艺术作品美

在教学文本的选择上,要贴合小学阶段的美术特点,教师可以描绘土楼的线描画、水墨画、油画、水彩画等艺术作品安排课堂活动。首先,让学生自主欣赏土楼艺术作品,并鼓励其以多角度观察、体会作品美的元素。然后,引导学生们思考作品所描绘的具体内容,及在造型、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特点,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为接下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土楼美术作品的欣赏,即:①分类欣赏,选取多个类型的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来体会土楼艺术作品的多种形态美。 此时,教师需积极的引导学生体会在建筑点、线、段三种元素的巧妙下的独特美感;②细节欣赏,指的是基于特定建筑细节的欣赏,这里,可以是栏杆、窗极、楼梯等等,让学生们讨论其中的设计与表现形式,来加深对于建筑美创作的理解。

2.3 在实践中感受线条装饰美

学生们通过观赏,对土楼的建筑特点有了初步的认知,在使之感受到土楼建筑美的同时,教师也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跟踪学生的审美发展,把握发展时机,引导其以线段描绘出土楼的屋顶、门窗、梁架。学生们通过创作丰富自身视野,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升。

当学生们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时,不知用何图案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门窗装饰图片,以为学生提供参考,增强其创作欲望。在“屋顶”的线描中,可带领他们观察瓦片的排列,通过观察找到创作的落脚点,找到规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按审美创新的要求去发掘土楼建筑资源,并加以提炼与优化,整合成教学资源,使教育呈现出原本的色彩。

2.4 接纳并引导多元表达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使学生具备艺术多元表达的能力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不同的想法及表现形式,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在学生眼中,教师的认可是他们创作的动力。基于此,在教学形式上与教学活动上应体现出多元化的特色,美术课堂教学可与各类游戏活动综合进行,包括区域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2.4 第二课堂的建立

美术创作活动与学习环境创设相互融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画作、制品进行空间环境的布置,使教学更加贴近与日常生活。以“绘制家乡土楼导游图”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布置绘画土楼导游图的任务,由家乡带领学生们土楼参观,也可以通过宣传短片来了解,并要求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信息带到课堂之中。学生运用文字、图案、数字等相结合的设计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了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导游图,在具有欣赏性的同时,又兼顾了实用性的特点。

3、结语

如何提升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始终是各位教师注重的问题, 艺术源于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场景,可有效的强化其的审美能力。文章以土楼为例,就客家建筑元素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笔者认为二者的恰当结合,对于开发土楼教学资源,丰富美术课程内容有着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田野.福建土楼:方圆之间,天人合一[J].文化月刊,2020(08):22-23.

[2]邱德娘.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美术欣赏活动——以“家乡的土楼”主题活动为例[J].福建教育,2019(03):40-41.

[3]简小农.农村小学文化遗产美术校本课程探微——以南靖土楼文化遗产为例[J].艺术科技,2015,28(01):225.






作者简介:姓名:张一晶(1982.0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福建省龙岩市

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