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预防性护理在 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王妍丽 李秋萍 王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ICU病房2019年10月份-2020年10月份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针对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从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总发生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患者伤处愈合时间(3.56±1.23)d,护理满意度23例(63.89%);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12例(33.34%);观察组患者伤处愈合时间(2.04±0.74)d,护理满意度35例(97.22%);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例(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可降低ICU机械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理应作为ICU护理首选方法予以重视。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前言:ICU病房内的患者因其病况危重,故而常需要借助医疗器械保持病情稳定。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评估不到位。常规护理中对于患者皮肤耐受力以及隐蔽处器械压力程度的观察不够细致,进而易发生Ⅰ期Ⅱ期器械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护理比较而言,可更加准确的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由此达到最优化预防效果。本文于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72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6例,性别:男/女=22/14,年龄(36.57±2.68)岁,平均病程(9.57±2.46)d。观察组36例,性别:男/女=21/13,年龄(37.25±2.46)岁,平均病程(9.35±2.35)d。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为ICU收治疾病;(2)患者依从性较强;(3)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并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活动。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2)患者凝血功能异常;(3)患者肝肾功能不全且身体存在浮肿病症。

1.3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性,并保证病床洁净。同时,还应随时检查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如氧气管是否存在堵塞、脱落问题等,确保患者正常得到ICU器械的治疗保障。

针对观察组患者应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应在每日针对潜在的损伤风险加以评估,并记录好对应的数据。好比呼吸装置的使用时间,血压袖带的充气加压周期等,若存在持续加压或者长期佩戴通气面罩等现象,应根据患者病情利用保护性敷料,以免器械压力较大,造成患者出现机械性损伤。

其二,技术培训,医院应随时组织技术培训活动,从呼吸装置、体位垫等其它装置的使用技巧与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形成原因上加以学习,并将其应用于ICU实践护理中,由此确保护理人员产生较高的预防性护理认知度。

其三,定期检查,对于ICU病房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至少保持2次/d的检查标准,尤其对于测量血压袖带等常用器械,应当保证此器械具有间歇测压功能。同时,还应对患者肌肤发红、淤青处进行分析,查看是否由医疗器械引起,防止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时间与护理满意度;(2)观察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605d544ef025c_html_27e449979675b6d4.gif ),使用605d544ef025c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时间与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愈合时间更长,护理满意度更低,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1 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愈合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愈合时间(d)

护理满意度(n/%)

对照组(n=36)

3.56±1.23

23(63.89)

观察组(n=36)

2.04±0.74

35(97.22)

t/605d544ef025c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4.684

4.857

P

<0.05

<0.05

2.2 对比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略高,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 患者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

组别

Ⅰ期(n/%)

Ⅱ期(n/%)

Ⅲ期(n/%)

Ⅳ期(n/%)

总发生率(n/%)

对照组(n=36)

5(13.89)

4(11.11)

2(5.56)

1(2.78)

12(33.34)

观察组(n=36)

1(2.78)

2(5.56)

0(0.00)

0(0.00)

3(8.34)

605d544ef025c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5.465

P





<0.05

3 讨论

ICU患者在其接受治疗期间,由于不同疾病使用的医疗器械不同,且时间不同,导致他们的皮肤损伤程度有所差异。常见的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多由通气面罩、便盆、中心静脉管道、测量血压袖带等器械的使用引起,严重时还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身体正常功能。常规护理多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护理重点,而忽视了ICU器械与患者身体的接触情况。预防性护理是从护理风险视角,对其展开细节检查,确保患者在顺利得到医疗器械辅助服务的同时不会遭受压力损伤后果。经由观察组相关数据:患者伤处愈合时间(2.04±0.74)d,护理满意度35例(97.22%);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例(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预防性护理可适当降低ICU患者遭遇器械性压力性损伤,而且还可实现伤处快速愈合,保障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稳定。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ICU护理质量,故而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简介:姓名:王妍丽(1991.0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广州,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护师;研究方向: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