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培训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7
/ 2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培训方式

贺菊娥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中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现有的培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然而,久居于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因工作繁重,经费短缺,培训内容与农村脱轨,评价单一等多种问题导致他们压力巨大,思想封闭,职业认同感低,被动、低效参与培训,文章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入手,建议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做好培训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中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关注教师的培训需求,不仅能够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还能让农村教师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发展专业、提高素养,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学生受教育的水平。但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需求之间, 忽视了教师需求。解决教师需求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压力繁重,无力自己研修 
  农村中小学教师除了担任大班额多班教学,专业不对口跨级教学,单班包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还要身兼多职,工作时间长,工作繁重,教师有了过大的心理压力,且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平衡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时,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无能力自己外出参加其他研修和交流。 
  2.教师缺乏自主参与培训的意识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在职研修的目的和意义认识模糊,认为自己的知识足够用了,培训只是被动的任务,忽视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专业发展,把培训的目标定位在获得参培经历,只为评职晋级,不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加上培训内容和人员都是事先指定,忽视教师的培训需求,教师被动参与,动力不足,常出现请他人或培训机构代替参与培训的情况,培训成为负担,大大降低了教师参加培训的意识。 
  3.经费短缺,没有外出培训机会 
  虽然教师培训以上级拨款专项列支,多渠道筹措,但大部分农村学校无力承担,教师在职研修经费严重缺乏,相对于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能不能外出交流学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部分学校把仅有的外出研修名额当作是对教师的奖励,培训资源与职务、职称和荣誉挂钩,只向极少数人倾斜,一般教师多年没有外出机会,导致思想封闭,教学方法老旧。 
  4.长期留守农村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农村中小学中,中老年教师占据很大比例,他们的观念较传统,繁重的工作量,超长的时间,单调重复的方式,特殊的教育对象,造成长期留守的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尽管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但大都会说,我再怎么努力,成绩再好,我还在这个地方,还是这个样子,没有规划职业生涯的想法。 
  5.内容脱离实际,不能让农村教师感同身受 
  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的培训方式统一,形式多样, 但因为教师的个体差异,城乡差异,学校硬件、软件条件的不同,培训前又缺少对农村教学实际的调研和了解,导致网络研修、集中培训中专家培训所讲的方法、内容、措施脱离农村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真正满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大部分教师在培训后都认为帮助很小,形式化严重,难以引起共鸣。 
  6.分数至上,原有专业知识得不到巩固和延伸 
  做“四有”好教师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全新要求,教师需要“德、能、勤、绩”综合发展,但农村中小学中,成绩至上的思想让教师产生疲劳心理,对教师的评价过分强调学生成绩,偏重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忽视德、能、勤的现象常有发生,有时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和管理不搭边际,没有涉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实践领域,原有专业知识得不到巩固和延伸。 
  7.方向、目标不明确,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网络、集中和校本培训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参培方式,网络研修虽然可以灵活分配时间上网学习,但大多分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够,无法独立完成培训内容,培训效果事倍功半,或只重积分,不关心成效;集中培训时,教师期望专家讲座能起到理论引领的作用,然而部分讲座让教师听完后一知半解,难以让理论转换成教学实践,无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校本培训有的学校不重视,没有按时、按质开展,无培训实效,工作力不从心。 
  8.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教师在职研修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研修效果的评价停留在作业完成、教师的满意度,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度的层面上,缺乏对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实际影响评价,不管是网络研修、集中培训,还是校本培训,自己学习或请他人代学,用心学习或随便学习,教师都可以获得成绩或结业证书,没有有效的监管方法,成绩优劣很難成为中小学教师晋升和加薪的重要依据, 制度不完善,影响参培教师的积极性,有失公正。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培训方式 
  1.简约、高效的培训 
  简约、高效的培训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中负担重、实效低的有效方式,情况不能和城区学校一概而论,农村教师教学负担重,决定了培训内容、方式不是越多越好,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特别是上课期间参与网络研修会导致农村教师工作量加重,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的教师会影响到教学工作,对于农村教师的培训,要做到从效率中找实效,从方法中见成效,形成简约、高效的培训方式。 


  2.能更新原有观念的培训 
  农村中小学教师需要能改变传统观念的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农村教师原有的知识、思想、观念急需改变和创新,只有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形成新理念,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知识需求,才能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感知信息化教学、高效课堂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差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3.保障经费、专家引领交流的培训 
  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完善专家引领的校际交流制度,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增加更多的学习机会。俗话说,“一个人走得快,一个团队走得远”。农村教师尤为需要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实践反思、情景体验、互动研讨、论坛参与、考察交流和基地实践等培训方式,使其在专家的引领下,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思考、实践、总结,并通过自己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以实现在专家引领下的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况 红.有效实施“国培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13-115. 
  [2]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199-20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