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建筑风貌设计的相关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2
/ 2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建筑风貌设计的相关对策思考

段歆怡

云南省安宁市温泉街道办事处 云南 安宁 650300

摘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聚焦中小型城镇建设,大力推进特色经济发展。浙江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共生”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对特色小镇街道景观风貌营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将以特色小镇为例,从街道景观风貌的角度,浅析特色小镇的特色与优势,为全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理论支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建筑风貌设计的相关对策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建筑风貌设计;相关对策思考

引言

目前较多的小镇存在规划不合理、基础配套不完善、城镇人文场所建设不足等缺陷,小镇的空间布局与整体风貌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的开发,历史原真性逐渐消失,小镇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脉也随之缺失,难以形成清晰的“城镇文化”。而城镇的文脉却承载着地域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反映着地域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城镇风貌特色。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没有了丰富文化内涵的经济大省是缺乏吸引力的,而同样缺乏文化融合以及地域文脉传承的小镇建设发展也是缺乏持续后续力的。立足于地域文脉传承原则,提炼符合特色小镇优化的发展理念和规划策略,以提升特色小镇的产业格局、小镇风貌及场所精神。

1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特点

从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类型看,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与世界特色小镇的发展形成具有类似的历史变迁和代特色。从我国住建部统计的资料中,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型、工业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发展型和农业服务型,其中旅游发展型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为155个,占总数的38.5%,其次为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数量为97个,占比为24.1%。旅游发展型能更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符合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建设,则能体现中华上下五千年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分布特点来看,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人口大镇,也都有人口小镇。从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分布的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受到交通、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越发达的地区数量越多,越落后的地区数量越少。从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投资的规模看,根据已经初步建成并已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小镇投资额约为50-60亿,规模较小的约为10亿,而规模较大的可达到100亿左右。按照住建部总规划,1000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6万亿投资额,占全国总GDP的7%;如果按31个省市的规划总和来统计,2400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12-15万亿投资额,可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推力。从对国内已建成小镇的样本统计来看,总投资中基建设施投资约占比30%-50%,估算全国1000个小镇基建投资将有1.5-3万亿。从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运营的理念看,特色小镇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诞生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沉淀而不断演进的复杂过程,还需要城镇、土地、产业、法制、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其运营过程分为土地一级开发或待开发期、产业项目开发期、产业项目培育期、产业链整合期、土地二级开发期等5个发展阶段。

2特色小镇发展困境

(1)缺乏品牌特色,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国内许多小镇开始大兴文化旅游,虽然休闲旅游的噱头很足,但实际上附加值低,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对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例如旅游小镇、文明古镇、休闲度假小镇以及超大城市周边的小镇,应该制定更为符合发展实际的各项政策,而不能“一刀切”。不同地区的城镇所具备的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因素不同,但是传统的开发模式未能充分挖掘小镇的地域文脉特色,忽视其文化价值的内在,使我国的特色小镇发展动力不足,进而失去市场竞争力。(2)缺失本土文化,公众参与度不高。城镇的发展就是历史文化的发展,小镇荟萃传统风貌、民俗民风、社会文化,延续地域文脉。但是随着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大部分都是政府主导规划并引进外来投资商开发建设,当地民众参与较少,对原有小镇风貌“重开发轻保护”,对地域文化的提炼不足。另外,在我国一些特色小镇中的功能格局、建筑风格、组团空间、人造景观等设计上存仿的现象,导致特色小镇的吸引力不强。

3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与建筑风貌设计的相关对策思考

3.1建筑风格设计

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底蕴,应该对建筑风貌设计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地域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其风貌特点得到体现。同质化问题的存在,会对特色小镇的发展造成限制,尤其是存在照搬城市建设方案的现象,无法体现其自身的风貌特征。此外,在设计中对于功能分区的重视程度较高,导致操作难度加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当前建筑文化资源进行汇总与筛选,将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到设计方案当中,包括了古旧街巷和历史建筑等,对于特色小镇的地域文化要素进行提取,使建筑风格呈现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建筑文化资源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其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能够使特色小镇居民增强文化认同感,给予游客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加快改造老建筑,在保留建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保障在设计中与时俱进,凸显标志性建筑文化元素。在设计建筑的高度和密度时,应该综合考量人口数量、气候状况等,实现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有效协同。此外,还应该创新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从而在增强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加快绿色化建筑的建设。

3.2建设特色建筑

文化体验场所、标志性建筑和公共交流场所等,是特色建筑的基本类型,应该根据特色小镇的基本需求和发展特点进行设计。标志性建筑在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应用较多,将其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特色小镇及建筑的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体现地域特征,同时结合主导产业加以优化。现代人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体验场所的构建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采摘田园和文化场馆等进行针对性设计,引导人们切身感受小镇的文化内涵。在公共交流场所的设计当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室外开放空间及半开放空间、室内封闭空间的设计上,满足人们的个性化交流需求,为旅游和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

结束语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开展生态地质调查工作,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观进行地质研究,从而对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相信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夙愿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奕.南疆小城镇色彩规划——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荒地镇特色乡镇规划[J].中外建筑,2019(12):114-117.

[2]史亚琪.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东华大学,2020.

[3]傅云鲲.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9.

[4]王开蕊.川渝旅游景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9.

[5]文林祥.基于特色小镇构建的江油市厚坝镇风貌规划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