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高中语文阅读思维的培养

粟耀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的开展,并结合教学经验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满足新课改的语文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推进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思维;存在问题;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合理地探索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这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可以引进多元化教育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预期目标。

1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灌输式阅读教学,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不注重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高中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阅读能力是重要的学科素养,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完全投入,如果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强烈的兴趣,那么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相反的,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教学过程也不会很顺利。因此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加强兴趣培养力度,让学生能够爱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实现寓教于乐。

2.2教学过程单调乏味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更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必须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从高中阅读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仍旧采用单一化的方法,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过于被动,学习深度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充分思考,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表层,知识应用水平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是难以实现。

2.3阅读实践活动过少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合适的阅读技巧、扎实语文基础知识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前提,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有这些也是不够的,想要真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实现良性发展,教师需要注重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具体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高效阅读的实现。可是当前大多数高中生阅读量都不足,阅读教学形式也比较简单,给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挑战,哪怕学生掌握再多的技巧和方法也无处施展。

3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3.1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才能高效开展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语文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纲等,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制订。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也能够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教师便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学生要对文言文中的实词与虚词进行了解,掌握两种词的用法与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翻译与理解。其次,对文言文中的人物语言进行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对语言内容进行学习。最后,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一来,教师便能够结合阅读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学习和理解,提高了阅读课堂教学效率。再比如,学习课文《再别康桥》时,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诗歌中的意象之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婉转悠长的音乐,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2教师要善于指导和倾听

高中生在学习上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在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时也能够结合自身的思考和观点,总结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还能和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教学反思,要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总结,并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优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推动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语文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感受作者年轻时期的伟大抱负与革命精神。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情感对这首诗进行朗读,对诗词进行理解,表达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也可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让学生对其中情感表达的不同进行寻找。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对诗歌的情感表达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

3.3开展以情感引导阅读的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和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感受课文的深度与内涵,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及情感表达进行培养。并且,通过课文的艺术性还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课文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课文情感进行感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让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充满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动力,以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让学生了解事件的起因,对作者本人有基础的认知。同时,在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慷慨激昂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富有感情地完成阅读过程,深化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短片,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景进行了解,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作者在发表演说时的情感,为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奠定基础。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通过文字和作者进行沟通,感受文章蕴含的丰富情感。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手段优化教学策略,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做铺垫。

参考文献

[1] 刘桂红 . 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2] 肖进雄 . 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J]. 甘肃教育,2018(9).

[3] 孙良 . 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J]. 考试周刊,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