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3

初中阶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赵维

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初级中学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生活的需要,语文实践的需要,并在近年各地中考题中时有出现,而大多数一线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不够重视。本文从关注教材,深度挖掘;聚焦生活,强化实践;关注技巧,方法引领三个维度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教学 策略


一、我的思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1.是课标的要求,核心素养的体现

2011年《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目标第八条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①新课标把非连续性文本纳入到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范畴,并与议论文、说明文、科技类作品放在同一个层次,足显其重要性。

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及:“要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而非连续文本具备材料形式多样、文本内容丰富、信息量广泛、与时代紧密结合等特点,学生能熟练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也正是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2.是生活的需要,语文实践的体现

非连续性文本在我们生活各处均是存在的,简洁、明了、准确、多样的材料特点,往往渗透在我们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比如生活中的药品说明书、海报、各处景点分布图、旅游地图、家里的水电用量统计表、银行账单、学校校徽班徽、微信公众号推文等,都属于非连续文本范畴。学生熟悉并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也正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3.是中考的需要,备考的要求

从2012年开始,各地中考卷陆续出现非连续性文本的试题,近几年更是受到出卷老师的欢迎。2016年邵阳中考、舟山中考、温州中考、北京中考、遵义中考等,2017年丽水中考、台州中考、河南中考、绍兴中考等,2018年衢州中考、湖州中考等,2019年杭州中考、绍兴中考等,都将非连续性文本列入考试范畴,作为一个阅读篇目独立考查,分值从10分至16分不等。更有地区中考卷年年涉及非连续性文本,成为中考常考题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能再忽视非连续性文本。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紧迫性

从学生角度,大多数学生非连续性信息获取能力欠缺,筛选、处理、整合信息能力较弱,对该类型文本较生疏,概念理解较模糊,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教师角度,很多教师对该文本不够重视,在初一初二的教学中常常被忽视,而到了初三备考,才整理一些试题进行练习。教学没有系统性,零散呈现,也有些教师只是关注试题的讲解,而对于整个非连续性文本的系统教学感到迷茫,不知从何入手,也缺乏相关的教学策略。

从教材角度,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阅读范畴,但是目前教材还是以连续性文本为主,并没有系统性的涉及到非连续文本的编排。

二、我的探究

(一)关注教材,深度挖掘

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有着自身特点,但本身还是一种阅读材料,仍需语言表达和信息理解,因此其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教师应关注教材,利用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利用课本中的有效资源辅助阅读,发挥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的最大效用。以下介绍五种阅读教学策略:利用插图,图文转化策略;利用表格,表格解读策略;新课延伸,“1+X”策略;打破框架,主题重组策略;依托综合性学习,拓展链接策略

1.利用插图,图文转化策略

教材中有些课文配置的插图,这本身就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文转化策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插图内容转化为文字表述,或者将课文中的文字信息要求学生用插图来展示。插图转文字,可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文字转插图,可以提高学生语言品鉴能力和情境表达能力。

插图转文字,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复述插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重要信息。如教学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课文配有一张当时的地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来讲讲本则新闻主要内容。再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一课时,课本选取了一幅都本基作壶口瀑布的插图,图中瀑布画面气势恢宏,磅礴大气。可以在课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插图来谈谈画中描绘了怎么样的画面,课中可以根据插图结合相关句子进行赏析品味,课后可以结合插图来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文字转插图,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主要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学习《故宫博物院》时,可以设置“小导游游故宫”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按照作者说明顺序制作游览路线图,再让学生根据路线图来讲解,将说明性文字转化为清晰明了的图形类非连续性文本。再如教学九年级下册《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课时,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先来描绘画面内容,为把握本首词的主旨奠定基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2.利用表格,表格解读策略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使用表格解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本时理清文本思路、梳理故事情节、归纳文本信息,总结提炼重要内容。

如教学《范进中举》时,采用列表的方式,提炼文中关键信息,将范进的外貌特征、学习经历、社会关系及其变化等直观的展示出来。不仅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更把握了文章关键点。

范进小档案

姓名

范进

身份


年龄

54岁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中举前:

中举后:

学习经历

考了20多次,到54岁才中了个秀才;同年中举

主要社会关系

中举前:

中举后:



3.新课延伸,“1+X”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往往采用“1+X”组合,“1”为连续性文本,“X”是若干个相关的非连续性材料的补充,并且各组材料之间在内容上形成相互补充和相互印证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特点,适度补充一些关联资料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如:执教《大自然的语言》时,可以拓展补充古诗韦应物《观田家》、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时雨》,还可以补充文化常识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等。执教《范进中举》时,可链接古代科举制度的知识,《儒林外史》中的重要人物解读,后人对《儒林外史》的评价等。在教学中,采用“1+X”阅读组合形式,以新课为支点进行链接补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再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又能在平时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现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常态化,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4.打破框架,主题重组策略

教材虽然是经过精心编排组合的,但是一线教师在遵从教材的基础上,也可以按照教学实际进行编排整合,以便其更好的发挥效用。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或对象,将六册课文跨篇目、跨单元、跨年级进行摘取整合,训练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所需要的筛选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甄别能力等。如:

跟着课本游中国主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出处

课题

摘取内容

阅读目标

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

第四、五、六段

1.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感受各地不一样的风情面貌。

2.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写写熟悉的景物。

3.体会散文、诗歌、说明文等不同文体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

4、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

七年级上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写两处相关句子

七年级下册

《黄河颂》

全文

八年级上册

《三峡》

全文

八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

全文

八年级上册

《黄鹤楼》崔浩

全文

八年级上册

《钱塘湖春行》

全文

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

描写石拱桥句子

八年级上册

《苏州园林》

描写园林句子

八年级下册

《安塞腰鼓》

第七段

5.依托综合性学习,拓展链接策略

综合性学习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活动,有些活动需要文本材料的配合,教师可以在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如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可以设置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筛选确定阅读子专题。如确定“名言格言”、“诗词风骨”、“古今名人轶事”、“自强不息时文精粹”四个专题后,全班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四小组,每个小组挑选其中一个专题

第二阶段:进行资料搜集。一周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信息整合。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进行筛选整理,思考自己搜集的材料如何体现自强不息,尽可能多角度、多形式。

第四阶段:展示汇报。各小组可以采用采访稿、演讲、朗诵、故事会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第五阶段:巩固成果。整理成册,打印成文,班级中轮流浏览或粘贴供全班同学品读。

(二)聚焦生活,强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来源于生活”,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不仅要从课内挖掘,还要关注课外,实现课内外相结合,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融合。如教室张贴的课程表、值日表、作息时间表,校园里的逃生图、楼层示意图、黑板报、对联、名人警句,还是生活中的说明书、路线示意图、广告牌、收据单等,都可以成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料。

()关注技巧,方法引领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提出:“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②综观各地中考试卷,大多围绕“领会文本意思”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两方面来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提炼要点、判断甄别等能力。无论是备考还是平时训练,教师都应运用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并教给学生阅读该文本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1.图表解读探究类

【题1】(引用)

  1. (2019年杭州中考卷14-16)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选择题

  2. (2017年丽水中考卷9-11)下列表述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结果相符的一项是( )选择题

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信息量密集,能直观简明地表达意思。图表类题目能综合考查学生捕捉信息、分析信息、解读信息等能力。

表格类(柱状图、饼状图、表格、折线图、坐标图等)方法引导:采用“三关注原则”。第一关注表头关键词,题目是整个表格的综合表述,审清表头很重要;第二关注纵向和横向,找最大值和最小值,仔细分析表格,认真观察数据变化;第三归纳数据,求同存异,找出规律,扣牢表头,概括解析。

图形类(漫画、徽标、图标等)方法引导:采用“读题-析图-悟图-表述”四步骤。第一看标题,标题往往是漫画或徽标等图的眼睛,透过这个“画眼”我们可以洞察画的主题。第二仔细分析画面,看画面有几个部分组成,分析画面由哪些元素(外形、线条、色彩、文字、人物等)构成。第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类比联想,思考漫画表达的意思或画面传达的深意。第四明确题干,根据题目要求清晰流畅地表述。

2.概括梳理要点类

【题2】(引用)

①(2017年台州中考卷8-11)我国无人机管理难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

②(2015年义乌中考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析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概括梳理要点,主要考察学生概括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可以这样引导:第一看清楚题目要求,抓住题目关键词;第二在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能运用材料中的句子可以直接引用,如果需要自己概括,那概括后得出结论;第三分点表述,注意条理清晰,逐一写清。

3.材料整合探究类

【题3】(2017年台州中考卷)(引用)

6077ea4f83f08_html_5a36efd467fd08af.png

材料整合探究类要求学生能整合材料,发现共性规律,又能分析比较,发现个性规律。还要学会结合链接材料,学以致用。采用“研读文本-找出关键点-结合链接-点对点对照”的方法。第一根据题干信息,仔细研读文本,各则材料均要兼顾;第二找出与题干信息对应的关键点,注意不要遗漏;第三根据找出的关键点联系链接材料,看哪些点可以结合;第四材料中的点和链接中的点一一对照,梳理整理,分点展开。

4.观点论述评价类

【题4】(引用)

①(2017年中考丽水卷)阅读《职业生涯规划,你准备好了吗》,回答问题。阅读“规划辅导”部分,分析指导师给中学生做心理测试的意图。

  1. (2019年绍兴中考卷)

6077ea4f83f08_html_68a5644b2228cbd3.png

观点论述评价类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呈现的的态度、倾向性的能力。不同的文本组合关注的着重点不同,而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采用“三步走”原则。第一结合材料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多角度分析,包括正反面分析,思辨性得出结论。第三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相关句子和自己生活体验,逐条展开回答。


三、我的反思

综上所述,基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要性和该文本阅读教学紧迫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把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高到重要位置,使其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生角度,要努力提高信息筛选、甄别、整合、处理等能力,熟悉并掌握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在生活中,要做个细心人,挖掘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多感受,多理解,多表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从教师角度,首先要重视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教学,使其成为学生阅读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次应努力探究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平时注重不同文体、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整合训练,做到阅读的常态化。再次,中考备考,不能仅仅局限于试题的分析讲解,要明确考点、透彻分析、全面把握,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

② 张多琴《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 《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