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校德育形式 提高德育品牌内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3


创新技校德育形式 提高德育品牌内涵

柳杨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党委组织部 江苏 盐城 224002


【摘要】现代德育正朝着“整体性德育”、“主体性德育”方向发展,新型的德育方式都在不同层面涉及青年学生的心理,德育无法回避心理教育问题,德育不能没有心育。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德育的功能,实现“以德养心,以心育德”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 职业生涯


目前技校学生厌学旷课、打架斗殴、吸烟、考试舞弊、玩手机游戏成瘾、男女交往失当等行为问题的产生,既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方面及法制观念等原因,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不少学生的行为规范中的问题常常与心理问题交错在一起,需要把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的发展必须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其心理基础,将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坚持知行统一。现代德育正朝着“整体性德育”、“主体性德育”方向发展,新型的德育方式都在不同层面涉及青年学生的心理,德育无法回避心理教育问题,德育不能没有心育。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德育的功能,实现“以德养心,以心育德”的理想境界。结合同类学校的做法和我校实际思考如下:

一、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辅导内容上的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理想能引导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学生为什么学。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它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因此理想教育从来都是德育的题中应有之意。理想是分层次的,有社会理想、有职业理想,我校应该根据现在新时代的特点,学生将来要从事技能工作特点,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生涯辅导内容,以职业生涯辅导为抓手,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

技校一年级主要通过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职业能力与兴趣,进行职业生涯理想教育。开展优秀毕业生事迹宣讲,读名人传记写读后感活动,有计划组织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社会职业调查,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分成小组有目的地重点调查该职业对思想、道德、文化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还要设计开发一套适合我校一年级学生的以职业生涯辅导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活动课。其中一年级上学期是以适应性为主的系列课程;下学期是以生涯辅导为主的系列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辅助,将理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为一体。技校二年级主要通过组织学生调查理想的专业,调查该专业开设那些课程,有何要求,培养目标是什么,就业趋势如何等,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和专业。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技校三年级主要通过成人宣誓、团体心理训练、访谈优秀学生等活动,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职业辅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他们为实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理想而奋斗。在这一过程,学生会感悟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在取得职业生涯成功中的重要作用,会体验到只有国家的兴旺发达,才会有自己光辉灿烂的未来。学校职业生涯辅导活动的开展,是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融为一体、分步推进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是调动学生主体、进行成功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报效社会的过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开展途径上的结合

1、团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团队训练活动,旨在通过团队活动的形式,缩小人际距离,促进集体凝聚力,从而缓解学习、工作中带来的压力,有利于校园人际的良性发展。比如技一班干部团训活动,各种兴趣班第二课堂的开展,技一、技二每年心理健康节的开展、心理情景剧比赛(分设不同主题进行),技三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活动等。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活动项目,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轻松的氛围里增进彼此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同伴互助,让其自觉调适自己的身心健康。

2、以读书节为载体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让读书成为习惯”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随着素质教育、养成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时代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不仅仅是各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而且它也是培育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的必要条件。每年读书节活动可以开展“读书与生涯规划”为主题,开展各项活动。如:《名人传记》读后感征文;《“XX”(职业)的一天》心理情景剧表演;《“XX”(职业)的一天》大赛;“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辩论大赛;“规划人生方向成就职业梦想”——我的生涯规划书征集活动等。学生在编制剧本和排练剧目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依托读书节,将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素质、职业规划教育,作为一项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引进学生的学习和自主性探究活动之中。使学生逐步系统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体会职业工作要求、发现自我个性特征、掌握职业规划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从业与创业的意识与观念;逐步理解学校学习与社会职业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提高和增强未来择业、就业、从业与创业的职业素质与竞争能力。

三、学生成长记录册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载体上的结合

在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力,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会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学生成长记录册应运而生。学生成长记录册,共分技一、技二、技三三册,每册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轻松学习篇:在这一模块里,主要引导学生自行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成绩进行记录和反思,并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快乐成长篇:在这一模块中,学生将记录他们的成长轶事,他们在学校各项活动中所获得的荣誉,以及他们在自我评价、父母、教师、同学朋友对他们的评价。多彩人际篇:在这一模块里,介绍人际沟通的技巧,人际关系调试策略,人际交往礼仪,引导学生爱亲人、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描绘生涯篇:这一模块是学生成长记录册中最有特色的一项,是“以职业生涯辅导为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实施载体。通过气质测试、社会职业调查、专业调查、职业心理倾向测试等记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了解这一职业所在行业发展趋势,了解这一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这种了解是结合自己前途的了解,是主动、深入的了解。《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让学生既在评价自己,同时又在进行自我教育,因为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依此进行修正,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或是在看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评价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对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心里逐渐清晰。让学生珍惜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迈好每一个台阶,以真情实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同时《学生成长记录册》引入了“人生规划”的理念,为人生定位,描绘生涯蓝图,引导学生挖掘潜能,形成奋发向上的内驱力。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真正的职业意识,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制订具体、可操作的阶段目标及其相应措施,不断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提高学习自觉性;明确自身素质与职业要求相符、差异之处,形成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积极心态;懂得珍惜在校生活,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是学校德育与心育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四、班主任与心理健康辅导员育者角色的结合

在传统德育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其直接的后果:一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急剧增加,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控,就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二是导致教师威信下降,可谓两败俱伤。在当前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中,必须注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引导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过程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讽刺、挖苦、指责、不愿意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倡导的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将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增进师生心灵沟通。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通过邀请专家讲学、观摩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开展学生和教师团训、分享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方案、开发校本心理健康班会教案等方式,为如何在学校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准确运用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技术做出理论的指引,向班主任传递一个信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亮点,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内化,还要从学科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挖掘心理健康的要素,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内化在课堂中。学生工作处还应开发我校校本的心理健康班会课教案集。内容涵盖自我认识、生命教育、人际教育、青春期教育、学习心理调适、感恩教育等,并将此教案集放到学校网站上,供全体班主任下载、使用。

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心理咨询活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学校特划出一整层约200平方米的面积,投资近10万元,倾心打造市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中心分为心理教室、音乐放松室、多功能活动室、个体辅导室、接待办公室和档案室等几个功能室,添置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心理测试软件、音乐放松等专用设备。我们还根据“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墙体颜色的选择到室内窗帘、设施的选定、布置等,都精心设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

在接待咨询活动方面,我们实行学生预约制度,即来访的学生先自行填写相关的表格,将其基本资料等信息保留下来,然后和心理教师约定面询的时间。在咨询的方式上,我们开通了微信、QQ、电子邮件、信箱、电话等。在咨询活动中,能够广泛地应用多种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并对人格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维护等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扩大影响,中心还创办了心理报纸—《馨语月报》,让学生能以趣味性方式接触心理知识与感悟。校报《蓝海风》也都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总之,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松源. 健康心理与异常心理[J]. 心理医生, 2010(5):224-240.

【2】胡娜.与他人相处时如何进行情绪调节[J].大众心理学2019(6) .

【2】韩君.“资普生”心理调查及对策研究 [J].大众心理学2014(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