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罗栋才

合江县尧坝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合江县 646214


摘要:目前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既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特殊情况有关,也与部分民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因此,要注重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可以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跑得更快。要从小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点滴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放过任何机会,只有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开始,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最深层、表面、真实、虚假的道德体验,引导他们认识课程理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在实施的阶段中,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甚至大学的相关课程有很大不同。对小学生而言,认知接受能力差,学习欲望强,教育管理具有可塑性,是其成长的特点,在思想道德、法律观念等方面,小学生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处于幼稚阶段,对生命、人生、道德观的认识基本上还是空白的,这就使教师们进一步突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我国小学教师在德育、法治等方面缺乏实践经验,相关教育活动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理论,导致老师在各个环节上处于弱势,缺乏对学生认知的相应理论,这些教学内容很难与他们的认识水平相匹配。教学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突出矛盾,严重限制了小学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效果。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单一
教法直接与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关。许多小学德育法治教师在实践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只注重自己的讲课连续性和发展,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使课堂气氛枯燥,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师生关系不融洽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优势,通过讲授形式向学生传授概念、含义等理论知识,教他们如何操作等。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基本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需要。因此,同学们很闹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反而会对其产生恐惧、师生关系不融洽等现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
2.3教学实践性不足
小学教育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许多日常生活细节都与人的思想意识密切相关。学生们的可塑性很强,通过有效的道德法治教育,一定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法治观念。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大多以理论化为主,忽视实践性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提高。
3.4考核过于简单

对学生的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和学生通过收集教学信息,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评估在当今社会被忽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仍应遵循简明易懂的原则。另外,校方不重视检查结果,检查标准不高,形式过于简单,表面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果提高极为不利。

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措施

3.1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
        教与学主要强调的是教授学习方法,古人语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的提高,而且对以后的成长会带来不小的裨益。在小学德育法治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打破被动局面。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知识难度系数一般较大,但是,学生只要是能听得懂,能跟着老师讲课的步伐走,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做出总结,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比较熟练的问题,也要主动探究,同时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自己的思想更加开阔,跳出以往的漩涡。

3.2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在小学德育与法治课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知识传播效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才能不断产生学习的新鲜感,才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留白教学法也是近年来小学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效果。教师并不是只把学生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意识有了更多,提高了探索能力,达到了学以至用的目标,也是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小学德育和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思考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思维和习惯,寻求一个更科学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

3.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现代教育思想中,非常强调使学生是主体的,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主体,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情体验,培养正确的生活观、世界观和价值理念,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从根本上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

“以人为本”要求教师首先转变观念,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以及恰当的角色转换。二是熟悉教学进程和方向,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态,以多种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如果学生的兴趣不大,老师要深入探究,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回应,要明确教师的定位,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重建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寻求新的教学对策,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综合研究各种学习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要提高德育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和设计。要想更好地传授知识,学生必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学习道德与法治。

3.4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事实上,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全部应用于现实生活。依法治教教师应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弱,法治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案例引导孩子去理解知识。如在“家长的难处”教学中,法治教师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平时家长在家会有什么困难,逐渐引导孩子认识家长的难处,进而让孩子在家时帮家长倒水、洗碗、倒垃圾、做饭,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课后,法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帮父母揉肩、洗脚,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父母日常劳动的艰辛,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做家长的骄傲,这样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活动。法治教师要在课堂之上,注重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合作教学、体验教学,同时实施生活化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桃莉.以人为本,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黑河教育,2020(05):58-59.
[2]缪青.打开乔哈里窗,提升对话教学质量。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优化对话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84-86.
[3]卞开元.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