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0
/ 2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途径分析

额尔登其其格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五中学 750333

摘要:小学中的音乐课之前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家长和教师都比较关注学生的主干课程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对于这些附加的课程甚至觉得可有可无,而且有些学校还会出现有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音乐课的情况,虽然音乐课并不是国家规定的重点考察科目之一而且在一些大型考试的时候也不参与考试,但是音乐是很多学生的一个兴趣,有许多人都没有自己一个明确的兴趣,而这些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放松自己劳逸结合。

关键词:节奏感;小学音乐;听力训练;肢体动作;形象化音乐;基于兴趣

音乐的节奏是音乐本身所包含的音律的变化规律: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而节奏感就是听音乐的人对于这种节奏的感知,拥有节奏感的人能够从一首音乐中体会到一种别样的意境,并且即使是同一首音乐如果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最终所表现出来的节奏感也是不一样的。本人在本文中就如何能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适当加强听力训练

音乐是依靠我们的听觉进行感知的,只有能够听懂音乐才能够算的上的会欣赏音乐,其实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训练学生的英语语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通过多听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几首节奏感比较强烈的音乐,然后在播放一些节奏缓慢的音乐,让学生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不同节奏的音乐带来的感觉,而且音乐听力的练习不局限于音乐本身,也可以是任何生活中的声音,下雨时不同雨势下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不同季节的风声,公园里不同年龄段的人跑步的声音,这些都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声音而且是同一种声音在不同背景下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韵律。

例如,在学习“动物说话”这一部分内容时,这是一首节奏比较简单的儿歌,对于小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对于音乐学习而言,创作的方式是多样的,想要创作出一段旋律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想要创作出一段脍炙人口让大多数人都认同、都能够产生共鸣的音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不同的音调和音符之间的组合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但是这个规则并不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出来的,要依靠音乐人的耳朵来进行判断,所以学习音乐的基础就是要多听,听生活中的声音、听大自然的声音、听别人的声音,了解这些声音的特点才能够灵活运用,并且也能够在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明白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可以先从一些比较简单的声音开始,比如本节课中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二、巧妙利用肢体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大部分人在听音乐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会跟随着音乐的播放而不自觉的做出一些动作,正如有些舞蹈如果只单独看来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一旦加上了背景音乐就感觉这支舞蹈像是突然被注入了灵魂一样,并且我们很少听到有音乐人会为一支舞蹈专门谱写一段音乐,但是会有许多人用同一首音乐当作背景编出不同的舞蹈,对于这些舞蹈的好坏评价取决于舞蹈动作与音乐节拍的契合程度,这种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感知通过我们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对于小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过程中,单纯的讲解概念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应该先让学生释放自己最原始的感知,伴随着音乐进行身体上的律动。

例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这一部分内容时,“劳动最光荣”是电影“小猫钓鱼”的主题曲,在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找到这部影片然后在正式学习之前播放给学生观看感受,这首音乐的内涵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其韵律上的美感,而且也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观看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劳动所带来的充实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自行演唱并且可以在演唱过程中加上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手势等,有些时候我们在听一些歌曲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跟着音乐做出点头、摇头或者踏步的动作,这些就是我们的身体对音乐的节奏做出的反应,这才是真正对于音乐的感知,而节奏感就是我们内容对音乐的感知然后通过一些其它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简单的训练方式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伴随着音乐用手打节拍。

三、借助形象化音乐

音乐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不像语文或者数学学习一样,那些学科中的知识点是以真实存在的汉字或者符号作为载体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表述方法,音乐的学习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的,和一些形象化的艺术比如画画或者跳舞相较而言,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让学生的更难把握,但是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和神奇所在,有些音乐虽然是通过耳朵让我们去感受,但是听者却能够根据音乐的推进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副动态的画面,而且随着音乐节奏的改变画面里的场景和人物也在不停的变换着,这些音乐能够将音符形象化,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知系统之间的融合更加真实的感受到音乐的传递。

例如,在学习“士兵进行曲”这一首曲子时,这首曲子是德国著名作家舒曼的作品,它的主要音调都是比较激进的,这也跟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有关,当时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已被苏俄击败,在这样一个国家破灭的危机时刻,这个民族所有的人民的心情都处于一个极度愤恨和极度不满的情绪中,在进行这首曲子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性格以及作者在创作这首曲子时的时代背景,这些外界的客观因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和阅读课文是一样的,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就写一篇文章,而且有的人喜欢用一些其他的事物对自己真正想要描写的事物进行一个比喻,如果读者对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遭遇没有一定的了解就可能在解读的时候出现偏差,鉴赏音乐也是如此,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来感受这首曲子并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想曲子中所蕴含的画面。

四、基于学生兴趣培养

学生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就是源于对一个事物的兴趣,兴趣就是一个人产生好奇心的开端,也是一个人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的基石,学生以喜欢为前提去学习一项事物远远要比在教师和家长的敦促之下进行学习所要取得的效率要高很多,现在有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不能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学生的各种假期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的,除了专业课的补习班,还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有一个一技之长,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可是到最后这些兴趣班往往都不是学生的兴趣,那些本来应该是一个欢乐愉快的学习氛围却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其中,而是加重了学生身上的负担。

例如,在学习“三个和尚”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音乐学习并没有一个特别的系统的概念感知,他们对于音乐最直观的体会就是好不好听或者好不好玩,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或者一些有关于音乐的故事讲解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授音乐本身,应该添加更多有趣的元素到课堂中,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在讲课之前可以询问学生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叫做三个和尚,如果有学生听过就可以挑选其中一个学生对大家进行讲述,从这个故事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音乐内容,最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故事和音乐结合创作一个小的音乐剧进行表演,剧中任务的台词最好采用唱的方式,让学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音乐创作,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他们正处于刚开始进入学习的阶段,教师不能站在自身一个已经拥有了几十年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来看待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本来就拥有的特性,并利用这项特质寻找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许多小学生身上都会有一些在我们看来大大小小的毛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并加以利用,说不定就可以变成小学生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宋扬.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管窥[J].黄河之声,2015(17)

[2]山莹.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J].赤子(中旬),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