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实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2
/ 3


PDCA循环联合 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实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陈勇 谢中 彭立军 周俞杉 羊明智

南华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实习医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医学院2015级脊柱外科实习的实习医生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实习医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习医生教学后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医生教学后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外科实习医生实施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脊柱外科实习医生的技能掌握水平,提高带教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PBL教学法;脊柱外科;实习医生教学;应用效果

脊柱外科是一个新兴的科室,病情复杂,疾病种类多,鉴别诊断困难。因此,培养正确的诊疗理念、灵活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操作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脊柱外科实习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先给理论内容当父亲,再带领实习医生看病,然后讨论病例,由教师总结,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调动实习医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已有的研究数据,在传统的学科为主的医学教育体系下,多年以来,要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并非易事,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近年来,高校扩招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得临床实习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对实习医生的临床教学提出了挑战。在脊柱外科实践教学中,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析了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带教中对带教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南华大学医学院2015级脊柱外科实习的实习医生共6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实习医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观察组年龄21-26岁,平均(22.45±0.12)岁,男女各有18名和12名。对照组年龄21-26岁,平均(22.57±0.24)岁,男女各有19名和11名。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实习医生进入脊柱外科实习后,先加入医疗小组,向教师讲授简单父系理论课的内容。系统阐述了脊柱外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体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然后到病房查找相关病例,询问病史、体检、实习医生等情况,总结病例特点,提出检查内容,并对病例进行讨论,提出诊疗方案,由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1.2.2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结合PBL教学法。将PDCA循环与PBL相结合后,将实习过程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实习医生进入医疗组前,教师应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实习医生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实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近期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的特点进行提问。请实习医生思考并回答。第二,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的问题,计划教教师制定实习计划,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第三,实习医生在实习前应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预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今天的临床实习,教师讲解讲授,实习医生实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疑难病例可以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实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实习中遇到的案例汇总成病历,并对实习医生的父性总结进行总结。第四,检查疾病系统讲解和实习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强化学习内容;同时,在现阶段学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学习满意度和对本次教学的评价。同时,询问下一阶段的学习需求,确定学习主题,每次实习结束后认真完成作业,预习下一期病症内容,依次循环。第五,通过现场提问、技能操作、课后作业和问卷调查结果对教学效果和不足进行评价,及时反馈结果并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教学效果。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医生进行考核,写出完整的病历,并对相应的技能操作进行一次考核,由教师进行考核。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实习医生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分为理论和技能两部分,每部分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考核成绩越高)、教学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教学满意度越高)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教学评价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教学满意度以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教学满意度以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比较(x±s,分)

组别(n)

教学满意度

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对照组(40)

86.21±2.01

81.78±2.21

观察组(40)

95.12±3.21

95.21±3.57

t

6.678

7.845

P

0.000

0.000

2.2脊柱外科实习医生考核成绩

观察组脊柱外科临床实习中临床理论、临床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脊柱外科临床实习中临床理论、临床技能评分比较(x±s,分)

组别(n)

脊柱外科临床理论

脊柱外科临床技能

对照组(40)

86.67±2.21

82.45±3.21

观察组(40)

96.24±3.01

96.95±3.57

t

6.621

7.135

P

0.000

0.000


3讨论

目前,关于中国实习医生长期进行“填鸭式”教育的争论很多,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寻找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来取代或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学为基础的学习(LBL)。LBL以教师教学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PPT教学,以课堂教授为主,集体讨论为辅,安排课后辅导。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利于培养实习医生对新问题的思维和思维方式,忽视了对实习医生学习能力的培养[2]

脊柱外科是一门专门研究脊柱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使用药物外科和物理方法来维持和发展该系统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以及治疗该系统中的损伤的课程。它在骨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精细的学科分工,更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也需要脊柱外科。除自身脊柱畸形、感染等领域外,还广泛涉及创伤、骨肿瘤等领域。它有机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影像学、病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研究脊柱相关疾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教师传授、实习医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深入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是不可能的,课程结束往往收获不大[3]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目标应从传授知识和技术转变为培养医生这一特殊职业所要求的特殊素质。我国目前的医学教学模式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传统的大规模教学加实验课的医学教育模式很难适应GMER的要求。结合当前我国医学教育背景,如何实现GMER的根本目标,推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本土化,已成为国内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4-5]

PBL是一种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实习医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教学法。PBL及其衍生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实习医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充分调动实习医生的好奇心、课堂积极性和思维能力。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种通用模式,1930年由休·哈特首次提出,1950年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重新发现,并被广泛宣传和应用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PDCA循环不仅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而且适用于所有的逐级管理工作,并已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近年一些医生将PDCA循环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PDCA循环应用医学临床教学管理中,通过P(计划-计划、D(DO)-实施、C(检查)-考核、A(动作)-处理)四个步骤的重复操作,每个周期解决一批问题,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会出现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在下一周期进行纠正,有利于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6-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实习医生教学后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实习医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脊柱外科实习医生实施PDCA循环法结合PBL教学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脊柱外科实习医生的技能掌握水平,提高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新华,王莹,李群星,周艺,尹德录.在冠心病教学中应用CBL联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2):22-23.

[2]刘雪莲,何珂,张琦华,陈震.PDCA在住培学员轮转登记手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2):32-34.

[3]徐圆圆,曹蓓,曹旭.基于PDCA循环的医科院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308-311.

[4]杨秀华,孟涛.PDCA循环结合雨课堂在疫情下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94-96.

[5]李怡璇,谭祥秀.胸外科临床实习护生多模式综合带教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6):176-179.

[6]刘美丽,张良智,杨福广,高佼.基于OBE-CDIO的自动化专业新型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266-267.

[7]郭瑞,马韶君.基于PDCA循环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20(04):34-38.

基金项目:2018年南华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8XJG-YB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