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升素养——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读写结合,提升素养——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探究

吴娟利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育英小学

内容概要:

本文立足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抓住读写结合的点,设计小练笔,引导学生通过仿写,续写,扩写,改写,补写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古诗文,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

古诗文,读写结合,创造能力,语文素养


古诗文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形容等手法,创造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在古诗文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文本设计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努力做到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和写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一、仿写

在教学中,看到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时,我们都可以和学生的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仿写,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
《忆江南》这首词词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开篇一句“江南好”,结语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我的教学先从“江南好”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然后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模仿课文的形式自己试着填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换掉括号中的句子,重新组成一首新的《忆江南》。因为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词义,进入了词所描写的意境,面对老师布置的小练笔,孩子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昂。

二、续写

续写是把没有写完的文章或事件写完整的训练方式,它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原作,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

古诗词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学完《杨氏之子》,我让孩子们想象孔君平听了杨氏之子的回答之后有什么想法,会说什么,做什么,然后再写下来。学完了《两小儿辨日》以后,我引导学生想象两个小儿后来的发展情况,孔子不能决之后的神态、动作等情况,写一段话或者几段话。在续写中学生的参与和创作愿望得到满足,形象思维被激活,创造力得以激发。

三、扩写

把阅读与扩写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在古诗词情节的空白处,或略写处(不够具体、形象的地方),我们可以让学生作一些合理的想象性的细节补充,将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围绕“和”字来写,“和”为诗眼。诗人描写了水月之和,山水之和,人景之和,抒发了作者宁静、平和的心境。教学中,我抓住“和”字,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写出作者笔下的山与水和谐,人与景的和谐等画面。这样的小练笔让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作者笔下的景物更具体了。

四、改写

古诗词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这些古诗改成现代文。

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教孩子展开想象,细致描写了辛弃疾笔下的夏夜风景,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读写结合小练笔设计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自我的感受与体验,写出来的作文才烙上学生情感个性的印记,涂上独特心灵的色彩。

五、补写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

张籍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中只讲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到底给谁写家书?是父母?是妻儿?还是兄弟姐妹?家书里面又写了些什么呢?细细探究课文,古诗中还有许多空白留待我们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我马上意识到这是读写结合的绝佳契机。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来替张籍写一封家书。第二天,收齐孩子们的作文一看,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作文文通字顺,字里行间情浓意浓。也有一些作文的语言轻松活泼,充分显示了学生的个性。一些孩子还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句子恰到好处地引用到自己的家书中。看着这些精彩的家书,我不断地发出感叹:太出乎意料!

以上各种小练笔都是我根据诗词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精心设计的,实践中得到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语文老师要有慧心,要善于思考,善于发掘,就能找到读写结合的最佳训练点。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创造能力必然会迅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也会在天长日久的练习中得以提升。

古诗文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善于把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夏丏尊,叶圣陶著《阅读与写作》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七路189号西安育英小学 吴娟利

邮编:7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