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3
/ 2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宋涛

江苏省 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 215225

摘要:课堂教学是进行理论讲解、实验示范与思维观念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与教师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内在素质教育,同时由于教学方法应用不当等情况,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较差。初中物理在课堂教学在现阶段的工作实施上,需要针对当前的教学工作现状进行优化与革新。本文从当前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相关研究与现状分析,为课堂教学工作提供较好的应对思路与改良方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

一、引言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的新指标、新要求,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工作上,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与人才教育的要求,并根据新课改与中考考核方向的改变,在课堂教学环节实施优化与创新,使整体教学流程能够具有明确、合理的实施方向,以此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课堂学习体验。由于地区发展、生源情况与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学校在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工作实施上,还存在多个方面不足,对课程的教学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

课堂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实施流程与完整的实施模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基于教材内容进行理论讲解,使学生按照教材内容的章节设置进行学习。[1]该种教学模式在思维模式与行为引导方面较为固定、生硬且单一,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与发散性没有得到较好引导。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如容易出现困倦、厌烦等心理。由于受到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作为绝对主导对象,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较为被动,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上的抑制。初中物理学科在理论内容上涉及较多实验教学内容,大部分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然而在该方面的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高效沟通的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实验演示下进行思考。

(二)教学引导质量较差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育作为前期数理化教学的重要准备阶段,该时期对于学生的知识积累、理论架构等具有较大影响,对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内容制定与实施模式而言,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革新。[2]随着中考考核内容的新一轮转变,在学生的理论体系考核上加大了实验类题型的考核。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教育工作的实质性要求,对教学重点与实施模式进行转变,确保学生能够在关键性的理论课程学习中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然而,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上,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注重教学的引导性,在部分类型的课程内容教学上,只通过单方面讲解进行理论阐释。学生该种课堂教学模式下难以通过自主性参与理论内容的讨论与验证,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在实验性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着重进行讲解的内容为理论结果,对于实验过程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理论内容的验证环节,教师没有进行优化,学生能够进行动手实验论证的时间也较短,进而造成学生对于实验教学项目的理解不够深入。物理学科教学引导工作的实施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工作的实施环节上,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参与学科理论内容的学习,以此加深学习印象与理解。但部分教师将教学引导的工作精力与时间,集中于课程理论内容的讲解上,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进行较好实践学习。

(三)课时安排缺乏合理性

物理学科在教学内容上综合性较强,既包含理论内容的教学部分,也包含实验教学的部分,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具有一定要求。[3]部分教师在课时的安排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教学理论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等,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偏向理论内容的讲解,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缺乏合理性。对此,为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环节得到较好的教育,教师需要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上进行调整,同时结合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课时的合理安排,确保学生的薄弱项目能够得到充分的教学指导。

三、相关改善思路与对策分析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

物理学科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物体的质量、运动规律及其基本结构等,在学科教育领域,国内对该门学科的初中教学工作制定中,一方面将教育目标定为学生的学科思维培育,另一方面使学科理论内容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科理论内容的学习中,结合实验案例进行理论内容的理解。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该门学科在课堂教学环节需要教师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确保教学工作的主题内容、开展模式等,能够较好引导学生参与至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往的教学观念较为注重学科理论内容方面的教学,并且教学工作的开展模式较为单一、固化,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题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工作开展方式等方面,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以此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基于学生的内在培养,进行课堂教学工作的合理设置。

(二)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

课堂教学工作不单单是学科理论内容的教学环节,还关乎学生的思维、观念等内在思维培养。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思维固化的情况,在教学工作的实施上注重学生的思维引导,转变以往主导性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提问、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理论内容上的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需要加强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引导性以及师生主客关系的转换。以往的课堂教学工作主要采取教师为主体的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在此种教学环境中较为被动,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与流程安排即可完成理论章节的学习。从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上进行分析,新时期对于学生的学科教育较为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内在素质教育,对于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工作,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与目标制定的侧重点,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主体性的建立解放其思维,进而在发散性思维与联想能力的帮助下,更好进行学科理论内容的学习。

比如,在浮力的性质与特点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与思维水平等,通过相应的教学引导模式使学生能够基于基础理论知识展开思考。在进行浮力大小测试的课堂实验教学环节中,可通过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设置疑问,如木头与泡沫板的浮力对比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木头与泡沫板的浮力是否相等、什么情况下能够使二者的浮力相等。该类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转变以往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悬念与研究问题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进一步引导下,使其能够基于原本的实验流程思考如何进行创新与优化。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经过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其功能性、便利性等方面得到较大程度优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上,教师可加强信息技术的引入,借助其功能性、便捷性以及丰富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环节的课时安排与内容设置等得到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之一,其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提供多种便利功能,如影像资料的教学展示可以帮助教师优化实验项目的课时安排。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种便利条件,同时借助新颖的教学内容展示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集中于课程理论学习。比如,在物体的升华、凝固与汽化等方面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较难以全部实现物体结构变化的实验展示,此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影像展示功能,使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全面的内容展示,加深学科理论内容的理解。

(四)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较好引导学生参与至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该方面的营造工作中,需要加强趣味性与多变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使学生能够在氛围的推动下积极参与至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氛围的营造工作上,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热点等,使其与物理学科的理论内容通过相互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验上的探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

比如,在杠杆、滑轮的作用原理教学中,可采取实验小组分类合作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与体验的方式,了解杠杆与滑轮的作用,并应用其相关原理进行简易机械的制作。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的形式,打造相对活泼以及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其在活动体验与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积极性。

结语:在后续的课堂教学工作中,需要采取多种优化方案与创新措施进行改良,保障课堂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华松.“问题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导学”的应用[J].物理教学,2017:50-54.

[2]赵全敏.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科技资讯,2017

[3]高耶琴.“未来教室”平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