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绘本教学提升幼儿情绪能力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3

体验式绘本教学提升幼儿情绪能力的实践研究

冯宝玉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振华幼儿园

摘要:该研究旨在探索运用体验式绘本教学促进幼儿情绪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教学案例,以3-6岁幼儿为绘本学习对象,分析幼儿情绪能力现状及分析,通过运用体验式绘本教学提升幼儿情绪能力,具体策略有:1、了解绘本故事,识别觉察人物情绪;2.体验换位思考,学习运用情绪调控策略 ;3.情绪表达干预,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内化 。 笔者根据实施现象并提出促进情绪能力教育的几个建议,希望能实现幼儿的情绪能力良好提升。

关键词情绪能力;幼儿;社会适应

情绪能力是在情绪智力基础上的一种习得能力,反映了个体通过学习掌握情绪技能以及将此种技能运用到具体情景中的能力。[1]对幼儿维持正常生活,以及学习工作,社会适应性都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生活过程中观察发现,幼儿情绪能力问题普遍存在,突出表现在情绪理解敏感度弱,应对压力负面调控,情绪冲动不善表达等方面,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班级管理问题,如师生关系紧张,幼儿之间摩擦频繁,家园矛盾增多等,严重影响班级秩序及幼儿学习环境。为此,运用体验式绘本教学提升幼儿情绪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幼儿情绪能力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新纪元,家庭亲子互动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育教养方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电子化保姆式陪伴最为常见。如在一些饭店休闲娱乐场所,甚至家庭里,家长有家长的娱乐,幼儿与手机IP游戏为伴,所谓“各有各精彩”。长期处于呆板模式状态下的幼儿,缺乏社会人际交往,情感单向流动,那么对于幼儿社会情感发展不利,也影响幼儿的情绪能力发展。

(一)情绪理解敏感度低

已有研究发现,情绪理解能够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相处。幼儿推断同伴情绪的能力越强,就越受到同伴欢迎[2],反之,不被同伴接纳几率越高。如,大二班的小郭,爸爸经常出差,和妈妈相处时间最多,妈妈也经常加班,电脑陪伴习以为常。在一次课例试教中,小郭看到很多老师来听课,表现出兴奋和引人注意的小动作,执教教师对着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看谁能学习锐明小朋友认真听课”然而小郭却不以为然,第二次教师说“小郭不认真听课,老师不高兴了”小郭还打扰旁边的小朋友,旁边幼儿不耐烦地推开他······出现以上情景,是幼儿长期处在教养方式简单粗暴的环境下,或是缺少家长的陪伴和有效情绪交流的情况下,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不强,不利于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

(二)应对压力负面调控

儿童愿意接受能更好的调节情绪,经常表现出积极情绪的同伴,而常常流露出负面情绪的儿童往往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绝。[3]如在玩水区游戏中,五个男孩只有4支水枪,牛仔因为拿不到水枪,心里十分愤怒。站在身边的轩轩被他拼命地拉扯着肩膀,大声叫嚷着,“我先拿到水枪,给我,边叫嚷边踢着轩轩的脚”轩轩不耐烦的拿着水枪对着牛仔脸上打水,其他几个男孩看见这种情形,拿着水枪一起瞄准他。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应对问题时,采取负面情绪并不会得到同伴的理解,反而使同伴更加疏远和反感。

(三)情绪冲动不善表达

情绪表达是个体在理解自身情绪和识别情绪后,运用言语、肢体行为的表现,情绪表达是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发展的关键中介。情绪和行为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表明,幼儿如果能成功地管理并表达他们的情绪,会比那些管理失败的幼儿减少攻击行为,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4]

如户外大循环活动中,睿仔和轩轩在跑跳区好像发生争吵的样子,小郭和轩轩是好朋友,看见这样情景,小郭二话不说举起拳头向睿仔打去,打得睿仔左耳又青又紫······。老师问小郭,你为何要打睿仔呢?他说轩轩是我好朋友,我看见睿仔被人欺负,我想帮轩轩。

从案例可以分析,小郭看见睿仔和轩轩有矛盾,心里是着急,加上小郭是个急性子,又有一颗“难兄难弟”的心,但由于情绪表达和情绪调控不和谐,攻击行为自然产生。


  1. 绘本教学提升情绪能力有效策略

(一)了解绘本故事,识别觉察人物情绪

由于幼儿生活和年龄特点的限制,情绪的体验和识别是有限的。如果家庭成年人情绪教育不到位,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将会影响他们社会适应性。家庭成员善于表达情绪、鼓励成员表达情绪能提高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5]由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和互为一体的,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情绪能力发展需要,巧用绘本故事,让幼儿在绘本故事里,了解故事中人物的各种情绪表现,这些情绪怎么来的,叫什么情绪等识别他人情绪同时,理解自己的情绪。绘本生动的画面能直观满足幼儿情绪体验,帮助他们增强情绪识别和理解。

如中班的汝仔经常做事不顺心就哭,全班小朋友对他的发脾气而感到莫名其妙。这时,教师通过绘本教学《我生气了》,让幼儿了解生气的事件和原由,懂得识别自己生气或别人生气时表情变化。活动中还让幼儿认识到生气时除了有表情的变化外,人的肢体语言的变化,如肩膀可能耸起来,大喊大叫、踢东西、跺脚等,通过不同的情绪故事绘本,理解识别不同情境中不同情绪。

又如:对于很多新生入园,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陌生的集体环境,忽然离开依恋最密切的爸爸妈妈而产生分离焦虑的心理,教师选择绘本《魔法亲亲》。首先阅读故事关键页面,让幼儿觉察识别小浣熊的心情,体验绘本中浣熊妈妈的亲亲就像自己妈妈的亲亲。小班幼儿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焦虑,通过了解故事识别人物情绪,当幼儿把故事人物情绪与自己生活经验连接后,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渐渐地幼儿理解爸爸妈妈的爱一直在身边,在识别分离害怕过程中感受教师同伴的爱,慢慢地消除焦虑感。

  1. 体验换位思考,学习运用情绪调控策略

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不仅可以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提供重要动机,也是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6]由于一些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或是给孩子手机IP做保姆,以致部分幼儿自我中心任性,情绪调控能力不强。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手机电子产品陪伴下的孩子,执行功能容易受损。执行功能受损的儿童情绪控制常会出现异常,表现出更多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定且脾气暴躁。[7]那么,绘本故事中有不同角色,也有不同生活情境,各种情绪情感冲突故事。对于经常采取消极情绪应对情景的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素材,让幼儿假设性代入角色,理解故事角色情感,再通过讨论“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又任何处理”,从而培养幼儿情绪调控策略。如,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与交流,进一步理清故事前因关系和角色关系。通过联想与假设把幼儿带入故事中,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故事,从中理解人物生病的原由,让幼儿学习接纳自己并形成面对困难矛盾时的勇敢,并学习调控情绪和个性发展。如绘本《把坏脾气收起来》 这个教学过程中其体验目标是,让幼儿理解小老虎不收拾玩具、不洗澡惹怒了妈妈,并理解故事中小老虎生气的不应该,深入感受故事中小老虎的生气应该要调节控制。教师提问如何使自己生气平复下来,幼儿在联想代入中,说出自己的调节办法并向大家分享,通过换位思考训练、角色扮演,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幼儿间通过别人分享也学习了不同情绪调控策略。

  1. 情绪表达干预,促进幼儿情绪能力内化

情绪表达是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发展的关键中介。情绪表达是儿童情绪胜任力的关键内容,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8]

1.绘本儿童剧表演可以增进幼儿的情绪表达,让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绪情感,从而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在绘本儿童剧表演中,幼儿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为此动情,为此感到快乐,他们可以放松心情,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绘本儿童剧《我会关心别人》中,幼儿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得到积极、愉快的体验;在绘本儿童剧《把坏脾气收起来》中,幼儿扮演着小老虎的角色,从一开始大喊大叫地发脾气到后来学会把坏脾气收起来,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而不是压制自己的情绪,学习一些控制坏情绪的技巧和方法,逐步学会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发生一些情绪的困扰,不开心、哭泣、发脾气和孤独感等等。他们不会向大人诉说自己的情绪状态, 更不能自己化解。通过绘本表演将孩子这些难解的情绪展现出相应的处理方式,潜移默化中使幼儿掌握有效调控情绪的办法。

2.书写表达使个体卸下了对外界的防卫,不受社会的种种规范所限制,而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写出来,达到情绪宣泄的目的[9]。绘画表达是书写表达一种,是一种通过流畅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个体心身健康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绘本《爱心树》,幼儿阅读完故事很感慨地说大树太可惜了。其实幼儿是想表达的意思是,大树不断的付出,最终还是被孩子砍掉树杆,好可怜。教师借助这活动继续延伸感恩教育,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画出爱妈妈和感恩他人的故事,有的给大树擦叶子、有的画在家做家务、还有的给奶奶捶捶背。绘画表达使幼儿注意转移,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想象重构,表达了自己如何爱妈妈,感恩他人的情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形成。对于善于掩饰自身情绪或情绪表达不当、不愿表达消极情绪的儿童来说,绘画表达提供一条安全宣泄情绪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9]也是幼儿情绪得以内化的有效方法。


  1. 提升幼儿情绪能力教育的几个建议

  1. 注重体验瞄准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体验,绘本教学应以体验为落脚点。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选择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相近的内容,把握准确教学理念,明确教育目标,教学方式要切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和幼儿心理需要。教师对绘本教材研读分析理清绘本教学中心主旨,才能有效达成心理健康教学效果,促进幼儿形成良好心理。

  1. 加强科研提升专业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学相结合,专业性指导技术比较高的课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心理专业技能十分有限,幼儿园在科研,特别是心理健康教研方面必须借助专家专业引领,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向专业化发展。

(三)家园同体提高情绪能力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两大场所,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互为一体的。研究证明,父母言行恰当的表扬奖励、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有效提升幼儿的情绪识别与理解,对幼儿情绪调节具有重要作用[10] 。体验式绘本教学在园学习后,教育效应不是一蹴而就,都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幼儿园应主动加强对家庭情绪能力教育的指导,使家园同体发挥2+5大于7的教育效应。


参考文献

[1]张璇. 基于扎根理论的幼儿园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祁晓萍. 5-6岁幼儿情绪表达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沈阳大学,2018.

[3]李亚娟. 家庭教育对3-6岁幼儿情绪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8.

[4]张琴琴. 4-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及其与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5]田瑞向. 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及其与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6

[6]刘小童,刘灵.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65-166+169.

[7]杨小平.幼儿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河南教育(幼教),2020(09):57-60.]

[8]LUCIANA M,NELSON C A. The functional emergence of prefrontally guided working memorysystems in four-to eight-year-old children[J]. Neuropsychologia,198,36(3):273-293.

[9]刘小童,刘灵.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65-166+169.

[10]熊莲君. 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D].湖北师范大学,2017.


608635ff57ad0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