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进茶博园》说起——例谈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设计与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从《走进茶博园》说起——例谈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设计与运行

李月萍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摘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与运行要能为学生打开美丽成全的德育之门,给学生生活的仪式感;能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敏感心灵,感受文化的美丽隽逸;能在实践中美化精神,享受醇厚深刻的德育美味;能体验愉快成长的德育过程,感悟童年生活的价值。

关键词 德育设计与运行 生活仪式 童年幸福


实例:

宜兴的春天美如画。“走进茶博园”这个经典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将开展了。

这些懵懂的雏燕,该从这茶园中衔回什么?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该怎样让孩子们好好享受家乡文化的美味,感悟生活的内涵?

当我刚宣布完这个“好消息”,期待着欢呼雀跃的场景时,“老师,我不想去茶博园。”一男孩怯生生地说。

“为什么?”我急忙追问。

“妈妈说,这春游没意思,8:00出发,12:00回,就是排着队伍走一圈的,不值。她空了会带我去好好地玩的。”

“对,我妈妈也这么说。”竟有不少同学附和。

我一时无语。

反思:

“好好地玩”这种源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渴求,因以往的“春游”确实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引导,没经细致地设计、精致地组织,匆忙而去,匆忙而归。寄生在“春游”名词形式之上的德育社会实践,怎能有价值?实践活动不光是去“游”,更该是一个为受教育者提供一系列学习机会的体验场。

如今的小学生,思想上已经触摸过新的美学和伦理:比如超越“春景”的“美丽”魅力,比如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心理。曾经的教育对象,已发展成长为我们的审美对象了。

然而对于生活,他们还缺少本质的认识。只知童年有乐趣,却不知何为趣,乐从何生。家长给予的一切接受得堂而皇之,却不知生活的幸福也需要自己积极地参与与付出。

德育要注重心灵的运营。陶行知说“根据孩子们不断地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天性,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踏进未知之门。” 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透过“春游”这个特殊的环境与设备,用特殊的相对固定的“游”这个方法,来进行德育的。因此“春游”需要设计,而且必须是精心设计!要让学生迷上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建构知识,敏感心灵,美化精神,提升价值观,享受童年生活的幸福,感悟童年生活的价值。

因此,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好好设计,好好运营。

一、打开美丽成全的德育之门

受迪士尼“最佳路线设计”的启发,我让学生来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进行活动运营。

“走进茶博园,我们能干什么?”“采茶!”游前讨论会上一男孩脱口而出。“不能采!不许采!”一片指责。

平静下来,男孩陈述理由:“我外婆家就在宜兴山里,那里有成片的茶园,被称为‘茶的绿洲’。春天,女人飘进茶园去采茶,绿洲衬着点点花衣,好听的茶歌在山谷回荡,那景美得无法描述。这是宜兴春天最亮丽的风景。我们也去采茶,我们也唱茶歌,我们也会是美景中的一点。”

我竖起大拇指。享受家乡美景,是社会实践初级的原始目标:参与实践,获得体验,是社会实践的中级目的;用自己的行动创造美景,这才是社会实践实现的最高目标呀。

“可是,去采茶会损坏茶园的呀!”“这茶叶就是让人采的,我们注意方式方法就行了。”“对对对,到了茶园不采茶,等于没到茶园。”大家一下子达成了共识。

“不做茶园小过客,要做茶园小采客!”口号声起,于兴致中,大家急切地盼望着与茶园的美丽邂逅了。


采茶去!或许只是学生内心瞬间迸发的一个充满童真的渴望,但它却用“我可以是一点美景”的自信愿望抓住了学生的欲求,轻快地打开了德育的心门,从形式到方法指引学生用“我正成为一点美景”这种简单却美好的参与,行走在了一条欢愉的体验曲径上,引导着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二、感悟美丽隽逸的家乡文化

“采茶喽!”花蝴蝶般地扑进茶园,孩子的天性便一下子使然。自由地飞呀,好奇地抚呀,尽情地摘呀,点点新绿飞扬,声声茶歌飘香。瞬间定格成就了美丽。

你看:小静捏起兰花指,静观良久,才温柔地摘下一片嫩芽;小轩埋着头,飞快地采摘。

希希晃着脑袋吟诗:“碧玉妆成一树高,我来采采新芽苞。不知细叶谁裁出,感谢春天多美好。”

一群女生举着茶芽比着小巧与鲜嫩,一群男生举着茶芽跟着黄鹂欢叫。阳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欢笑,汗珠闪烁着七彩的光芒。

休憩时,围坐在茶园的小山坡上,查点着采摘的成绩,同学们比较起茶叶的姿态来了。嫩尖,小叶,二叶,四叶,还有——枝叶。

男孩说,嫩尖可以制成高级绿茶——“阳羡雪芽”, “雪芽为我求阳羡,乳山君应饷惠泉”——苏东坡这样说的。沏泡后香气幽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汤色清沏。阳羡雪芽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著名。

一女孩说,这些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半展为主的可以制成“阳羡金毫 ”。还有说,宜兴还有阳羡青茶(乌龙茶)……


这是最美的课堂。陶先生说:根据孩子们的一般的智力,透过启发性的普通教育,我们培养和指导他们对特殊活动取得更深的了解,对人生各方面的关系和宇宙人类的历史的发展取得更广的认识。

你看:在这里,孩子们释放了天性,大自然表达了热情的欢迎。孩子,自然,互相爱惜,彼此接纳,倾诉着深情与厚意,顺畅地链接。家乡文化的韵味从片片茶叶上盈溢,轻柔而舒缓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身心过上了“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也使德育的使命得以承担。

这就是真童年。童年该欢乐,童年该温暖。孩子们埋在童年山坡的梦想和快乐,德育就该轻轻地如春风春雨去浇灌,帮助孩子构建梦的王国,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欢舞起来。


三、体验愉快生成的德育过程

轩轩盯着一棵茶树,把一棵树上的叶子全采下来了。他难为情地想丢掉,男孩制止他说:“片片茶叶都有用,大叶可以制成大众化的红茶、绿茶。”哇!宜兴的茶史就此翻开了。从三国孙吴时代宜兴所产的“国山茶”至唐代茶圣陆羽所撰写的《茶经》到现在的阳羡雪芽、阳羡金毫,感叹家乡茶的历史悠久,茶知识的宽广深沉,更多的聊起了制茶。

“我建议把采的茶叶带回家制成茶!”一条活动的延伸路径出现且一呼百应。

小灿妈妈立即视频传授制茶过程,沁宇奶奶分享炒茶秘方,很多家长加入进来,查资料出谋划策,家长群沸腾了。

透过视频,你能闻得到家家茶香。

炒茶。灿灿在妈妈的指点下,戴上厚厚的手套,像模像样地在平底锅里转碾着茶叶。出锅,稍卷,色绿。艳茹开大火,挑铲刀,炒出来的茶叶不太像样,碎的多,呈棕色。浩浩同学先搓再炒,用小火,见得茶叶慢慢干慢慢卷,竟乐得手舞足蹈。博博同学锅边一贴,捂着烫出的泡却直喊“香”。

…………

家乡是位温情的母亲,她把家乡文化的基因遗传在了孩子的骨子里,把家乡文化的精神撒布在了家乡的每寸土地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德育行走在春天里,引领着学生投亲于家乡文化,快乐地去遇见,去好奇,去体验,去感悟,去拓展,吸收着家乡文化的精神,让家乡文化优雅地盛放在心的原野。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四、享受醇厚深刻的德育美味

捧着亲手炒制的茶叶,活动在延续。

泡茶自品。烧开水,同学们精心地泡制了第一杯茶。茶叶在杯中舒展,心花在脸上盛开。哇,好青绿的茶,好香的茶!家长夸,围者赞:嗯,不错,汤色清澈,清香淡雅。

献茶敬亲。按照约定,颇具仪式感地让长辈坐下,恭恭敬敬地端起这杯茶,奉献到长辈面前。接过茶,抿一口,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温热的茶汤不仅温润了喉,也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取名感恩。这茶该叫什么名呢?家长有的说叫百元茶,这茶值百元。有的说叫无价茶,因为孩子说是特意献给大人长辈的。孩子们笑盈盈地说——感念亲人恩情,哺育我们长大。感念家乡恩情,培育我们成才。这茶呀,我们早想好了,它名叫——“感亲”!

分享共品。小博惦记着他的茶叶来自于小组同学的共同采摘,所以他让妈妈带着他挨家送茶叶,让组员分享劳动成果。“哎呀,我还正想去你家一起制茶品茶呢!”接过茶叶的佳琪妈妈连声说着“谢谢!”

一杯茶,不光激动了每个参与孩子的心,也激动了每个家长的心。从采摘到烘焙炒制,茶味渐香,心越激荡。于体验中找到幸福,感悟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这杯茶,不光用这一刻骄傲了孩子,更教孩子学习了生活的礼仪,实践了生活的方式。循着茶香,孩子们悟到了:家乡春景美,生活更甜美,美美享受正当时。

这杯茶,超越了本身的价值,激发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了生命的共生性。随着活动的延展,教育在自然地实施,悄然地扎根;学生的生活本质被提升,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只持续了三五天,但在学生生长的年轮中成了最美的印记。你听同学们都在说:“好盼望下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之所以学生会“迷上了”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从这瞬间的光影与芬芳中,每个人都有了深深的感悟。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

德育是对生命的唤醒。“根据孩子们愿意帮助别人的倾向,透过集体生活,我们培养和引导他们对民族人类发生更高的自觉的爱。”(陶行知语)以课程的思想、心态,形式、结构来抓住学生的欲求,设计和运营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就拓展了事件的长度和空间,就能春风化雨,无痕地潜入生活,让心灵激荡,帮助学生留住一抹青绿,拥有一段丰富的经历与经验,在心灵深处建设起一个更具意义的春天。

德育是一种生命的关怀。站在生命发展的高度来设计和运营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不断认识、理解、适应、改造人类世界的过程中,重建自我,成长和发展自我,极大地激发生命的可能性和内驱动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超越,使生命之花更具生命力,更加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