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得——对格物的理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大学》心得——对格物的理解

尹向前

山东省济南第五十六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31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经常读中国古代的典籍,像《老子》、《论语》、《大学》等等,时常会被书中的精彩的论述感动,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偶尔会有一些灵感,我会把自己的一点点思考记下来。

对《大学》中“格物”的理解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界的千古之谜,今天与大家交流汇报,试着解解这个谜,才疏学浅,若有不当之处,恳请谅解。

《大学》这本书,爱好传统文化的人耳熟能详,原来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代以后,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影响极大。以四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首选就是“仁”字,而这个“仁”离不开“人”。社会的基础始终是人,人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掌握科技的还是人,成就人的关键是什么?《大学》里说:“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如何修身呢?

从格物开始!

为什么从格物开始呢?

因为我认为最能提纲挈领儒学要点的应该就是《大学》里的三纲八目了,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金钥匙。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的阶梯。

八目里面,修身是支点,也是原点,一边主要是向内的,一边主要是向外的:

向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养身心的功夫——严于律己;

向外——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事创业的成就——甘于奉献;

内外功夫和成就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而第一关就是格物。

格物太重要了!

格物是修身的第一门功夫;格物是人生进修的第一个阶段;格物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基本功;格物是一切教育教学的起点和立足点。

或者是因为孔子、曾子这些权威的圣贤当年都没有留下对格物明确而具体的解释,或者是因为格物的内涵太丰富,于是格物成了中国思想界的千古之谜,众说纷纭。我认为继承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关键和基础,首要的是要了解格物的真正意思。

那何为格物呢?

这里先介绍几种较普遍的解释:

据记载,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之)所好(而)来也。”

南宋朱熹对“格物”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他的观点影响极大,他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他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精通儒释道,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时王阳明的思想已成熟,哲学体系也已建立,“四句教”准确地代表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他认为“格物”是“为善去恶”,这里“格”是革除的意思,“物”是物欲,私欲。一般认为这种说法侧重于心法内修。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把前人所讲的“格物致知”分解为二:格物是从事物、经验中求得道理,即归纳法;致知是思辨推理的方法,即演绎法。而且,他认为两者是相互补充,不可割裂的,“非致知则物无所裁,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入邪。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焉”。王夫之也接触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把“格物”、“致知”作为人的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在“格物”阶段,“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即以耳目等感官接触外界事物为主,而以“心官”思维为辅;到“致知”阶段,则“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即以“心官”思维为主,而以耳目等感官活动为辅。但这两个阶段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这种说法有了点“唯物”的意思。

从东汉到明清,对“格物”的解释虽然各执一词,有些观点甚至互相矛盾,但是始终在不断发展完善,归纳起来大致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倾向于科学研究的解释;

另一种意见是倾向于品德修养的解释。

对格物的解释能盖棺论定了吗?格物到底是啥意思呢?

我在反复诵读和思考之后,偶然间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要准确全面理解“格物”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针对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关联性原则。

首先是针对性原则。

“格物”是针对谁来讲的,针对“人——有志于学者”来讲的,针对“君子——有志于天下者”来讲的。格物的主体是人,是君子。所以,解释格物一定要眼里有“人”,要以人为本;心中有“君子”,即是心中有理想信念。

其次是方向性原则。

我认为,要想全面理解格物,核心就是重新认识王阳明的观点。王阳明的“为善去恶是格物”中的“为善去恶”不仅是道德品质上为善去恶的修身法则,还可以理解为,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也可以说是把“自然法则的天之道与社会法则的人之道”都打通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格物。

这样“格物——为善去恶”就有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向内的,指修身养性;一个方向是向外的,指改造自然。

“革除贪婪的物欲”和“潜心研究物理科学”,都是格物,都是修身的第一门功夫。只有格物做好了,向内修才能做好“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向外修才能去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与始于道家而光大于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这个“外王”,不仅有德治和法制的政治制度,还有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等各项内容,可以说是包括了人类改造外部世界的一切活动。

第三,关联性原则。

把格物放到一系列关系中去理解,对格物的理解就会更全面。这些关系包括:“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个体)”,“自己与社会(群体)”,“自己与环境(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依据第一条原则这一关系可以存而不论)”。

在自己与自己关系中,格物是“苟日新又日新”,是“吾日三省吾身”,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洗洗澡,照镜子”等等;

在自己与他人关系下,格物就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等;

在自己与社会关系内,格物即是“克己复礼”,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等;

在人与自然关系里,格物可以是“天人合一”,可以是“人定胜天”,可以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这三原则之下来谈“什么是格物”,也许才是比较全面的。

结合以上对格物的理解,我又有两个发现:

一个是:格物就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古圣先贤认为格物是达到真知的途径,“格物”和“实践”的实质是一样的,所以实践就是格物,格物就是实践!

如果把格物和致知放在一起讲,格物指的是行,行有内外;致知指的是知,知有偏全,必须“知行合一”才好。格物是实践(实际),致知是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格物致知”,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修身”才可能螺旋式上升,内外逐渐尽善尽美,最终“止于至善”。

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格物的关系密切。

向内——品德修养——完善自我,与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只有让自己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才可以谈品德修养的完善;

向外——科学研究——改造世界——完善世界,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以及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相通的。劳动创造了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完善国家与社会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古人讲“大同世界”,我们说“共产主义社会”,努力殊途同归,梦想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