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机械制图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机械制图中的实践研究

俞圣江

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 310023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实施,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必须积极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在机械制图实训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力度,将历史一体化教学与机械制图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浅谈理实一体化;机械制图;实训教学;应用分析

1理实一体化的内涵和意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了机械制图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首先,机械制图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但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养成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学习习惯。其次,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随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彻底消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彻底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在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机械制图实训实训教学活动,必须加强学生观察能力与制图能力培养的力度,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机械制图教学

2.1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不仅有助于课程改革成果的巩固,而且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在开展机械制图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合理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业院校在推动机械制图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时,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本专业课程教学的策略,严格的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规划设计机械制图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2与时俱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机械设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充足的动力,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在培养机械制图专业的人才时,应该深分析经济建设与会计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培养实践能力强且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专业人才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为学生后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运用多媒体教学

机械制图教学更加注重图形与空间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因此要想做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就要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设备紧密结合。多媒体设备能够做到更为直观的将课本中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变为集动画、图像、声音文字多重效果已一体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通过动画演示可以更为直观清晰的让学生了解一个零件一个结构是如何绘制出来的以及其最终绘制的效果是怎样的。多媒体设备的广泛应用可以把书本上那些难以讲解不能一点就透的知识点更为直观透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立体感觉,这对于机械制图教学尤为重要。

2.4运用计算机教学软件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机械制图专业教学主要是以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计算机软件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高校在开展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必须将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电脑绘图软件做好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首要教学目标。如今所使用到的绘图软件主要是《AutoCAD》、《CAXA实体设计》、《solidworks》等几个软件,二者各有特点侧重不同,《AutoCAD》更为侧重体现二维的图形制作图示,而《CAXA实体设计》与《solidworks》则更为注重三维的图形演示与设计。如何做到将电脑绘图软件与机械制图课程有机结合,对高校教师要就很高。也就是说,只有高校将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合理应用于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穿插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知识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空间思维能力,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制图课程教学的内容,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2.5运用模型直观教学手段

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时,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空间立体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机械制图原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应通过设计教学模型的方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如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适量的橡皮泥、黏土或者一些几何物块,这样在课堂上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亲手制作,并要求学生分组,每一组选一个模型任务,然后进行讲解与分析。这一捏一割中包含了体的投影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不失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多让学生接触实物多方面多角度的去了解所学习的对象,进行实训教学时在学生面对实体零件时应先向学生详细讲解泵体的具体用途,得知具体用途之后再结合实训场仪器测量设备对泵体的尺寸规格进行测量并记录,现场描摹绘制出泵体草图,将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正确标注。最终根据所绘泵体草图利用AutoCAD等计算机制图软件绘制出泵体零件图。

2.6运用分层次教学法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开展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和个性特点,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才能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机械制图专业课程的知识。此外,教师在开展机械制图专业课程教学时,应该以教学任务为基础,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严格的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习该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确保学生掌握机械制图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

2.7机械识图实训教学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绘图与AutoCAD基础知识的学习时,必须先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原理、AutoCAD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操作等相关知识,才能达到系统性学习绘制完整零件图知识的目的。首先,轴套类零件。由于此类零部件主要包括了轴、衬套等结构,所以教师在选用识图方式表现轴套类零件时,不需对其进行过多的描述,只需要按照要求将各个零部件用简单的视图表示出来,即可达到清除表达零部件主体结构特点与局部特殊部分特点的目的,为后续零部件加工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盘盖类零件。由于此类零部件主要以偏平的圆盘形零件为主,再加上这些零部件还配备了数量不同的端盖、阀盖、齿轮等零部件结构,如果从整体上分析的话,盘盖类零件结构其主体部分不仅包括了回转结构,而且还涉及到了功能各不相同的凸缘、均匀圆孔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所以,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选定对称面与回转轴线位置剖面作为机械制图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才能将零件结构清楚的描绘出来,从而达到合理表达目标零件结构分布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机械制图实训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为首要教学目标的。所以,为了确保学生了解更多的工作内容,教师应该严格的按照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谈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在机械制图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07:175.

[2]罗志明.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机械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7,20:467.

[3]吕建成.理实一体化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7,0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