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浅析初中地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唐佩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 710016

摘 要:地理作为一门融合性较强,分支较多的学科,在教室授课过程中会存在较多问题。而初中学生面临新学科的挑战时,大都呈现出接受能力差异化,持续性不强的特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模式以及认知能力来论述教师应该运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理思维



好的思维模式适用于学生各个阶段的发展,通过接受教育,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有迹可循的思维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初中地理这样一门新课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综合思维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出现的较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于关于观察细微事物,辨别事物之间的差异能力、理解事物的抽象性在不断的发展。其次,初中生的思考能力也在逐步发展。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在时间思维上,带有更强的捕捉力,能够较为精准的区别时间单位。除此之外,初中生的立体思维模式也在初步形成,面对简单几何图形能够构造三维立体思维。因此,初中学生的认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向更为成熟,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二)在思维能力方面,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开始从“经验性”向“理论型”转换,初中学生的记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相比其他阶段都较强,因此,在初中是最适合培养初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独立思考模式的阶段。


  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重要论点,这也足以证明学习与思考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人的逻辑发展趋势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能为他们之后研读更深层次的文章,研究复杂领域具有奠基作用。人的思维曲线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致呈现半正态分布的趋势,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达到峰值,随后思维呈现稍逝下降随即处于平稳状态。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时期,激发创新思维的潜力,开拓批判性思维的建设使每位教师的责任所在。教师作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引路人,一定要密切关注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性,并结合思维曲线,研究出不同备选方案,助推学生对知识更系统化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1. 通过情景构建,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地理,作为初中生初步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在学习和理解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其知识结构横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地域维度,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认知上的困难以及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展示具体的模型、多媒体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初中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地理这门自然科学。例如,在学习地球仪时,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自己携带一个小的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寻找极点以及经纬线等基础知识点;在学习定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自己在班级所在位置坐标着手训练,再逐步推进到地球仪上具体坐标点的确认。通过情景构建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循序渐进的认识地理这门抽象的学科。

  1. 通过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更是一个人综合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有关地理知识方面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可以开展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知识竞赛类活动、参观观摩活动以及趣味实践类活动。顾名思义,知识竞赛类活动则是随机不定时开展问答式地理常识测试同时评选地理之星,这种测验的方式既能考察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通过竞争评比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参观观摩活动则是通过参观地理实验室,调动学生的触觉与视觉的知觉来促进学生对待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认知。而趣味实践类活动则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对省份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省份拼图的活动,让学生快速高效的记忆中国的省份名称与对应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提升,进一步有利于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1. 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协作意识

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公认快速高效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作共享意识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划分四至六人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引出案例,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加强学习交流。

  1.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总结凝练能力

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和组织培训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已经成为许多新的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工具。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总结思考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系统认识,加深记忆。例如学生在学习地球运动的时候,可以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入手建立分支,分别对公转和自转所包含的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展开相应内容的填充,通过思维导图的凝练,可以使繁杂赘余的知识用精简的语句进行概括,通过导图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概括,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在期末复习中,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回忆起细碎的知识点,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1. 总结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已经成为教师格外关注的问题,也纳入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当中。通过对初中学生思维模式、认知能力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开展创新性活动的、小组讨论、利用思维导图以及情景构建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学习。通过这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初中学生从认识地理到逐渐掌握地理知识的重大进步,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传松.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2]王涛,朱彦芳.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