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生活情境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生活情境化教学

葛娜娜

德州市第一中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和其展开良好的沟通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在学生看来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难以消化,因此教师可采用生活化方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生活情境化;教学

1学习目标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高涨的热情。此外,教师为了维持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还需要告诉学生所学内容的重要性。以学习目标创设的情境,是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说明某一节或某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的重要性来创设情境。

例如,在“环境与发展”这章内容中,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及其具体体现,大多数学生是可以说出来的,但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解决措施时,学生就会感到有一定困难。课标要求根据问题说明可持续发展途径,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知道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明白可持续发展与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通过展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明确学习目标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2生活现象引发疑问创设情境

这是教师根据日常生活现象引发的疑问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教师在讲“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时,课前导入可根据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提出问题:“制冷空调采用壁挂式,暖气安装在接近地面的位置,这都是为什么?”“水壶里的水烧热时,壶嘴的气流为什么会上升?”基于生活现象中产生的疑问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探索思考,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3让学生体验情境

角色体验情境是指:在教师创设的地理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扮演人物角色或地理事物角色,顺利解决一些地理问题。高年级教学也可以适当采用角色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教师讲“农业区位因素”时,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种植影响因素,让学生扮演水稻种植场的农场主,考虑哪些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会影响水稻种植。进入角色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让其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学生还可以扮演地理事物角色,如在学习“环境问题的表现”时,让学生扮演“森林”“矿产”“土地”等,活化地理事物,通过地理事物之间的对话,深入剖析当前环境问题的体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中加强学习体验。教学好比一部剧作,教学情境就像是舞台,教材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增加情感和行为体验,从而强化学习动机。

4悟之以理,理解生活

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通过“悟之以理”更好地理解生活。学生主动、积极地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可以使他们的直接经验迁移到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是构建生活情境教学的着力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地理课程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地理问题的存在,引发学习需求。生活经验是学生自己实践检验过的感性认识,是其最为可信,也是最能从浅显中见深奥,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材料。教学时及时联系生活可使教学内容变得亲切可感,使难点易化。

为了有效达到“悟之有理”的教学效果,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寻找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情境,设计真实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气候变化”时,通过节约用电,享受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活情境,学生能认识到世界上的许多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知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保护人类环境,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教学过程中选择真实可靠的问题情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设问,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组辩论、真实体验等方法为学生释疑解难,使学生能在质疑—探疑—释疑中积极思考、分析,从而形成关键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5开展信息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时代的来临,地理教师就可借助现代多媒体微课以直观形象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微课是一种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方式呈现知识点和教学主题的行为,使教学更直观和更有针对性。

6明理导行,回归生活

“明理导行,回归生活”的生活情境教学是建立在“悟之以理,理解生活”基础之上的,两者不可分割。生活情境的科学创设是学生思考、感悟的前提,学生通过思考、体验、感悟形成良好的素养,最终投入到行动中去是教育的目的。这是构建生活情境教学的关键点。

在学习人教版新教材选修部分《环境保护》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危害”一节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生活小区、校园、建筑工地等地拍摄一些视频资料、图片资料供给课堂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学生自身行动获得生活情境,并将学生置于情境,从学生生活中找到学习情境,找到地理课程内容与情境,学生会更加关注与参与学习活动。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分析垃圾来源、对人类的危害,并对垃圾的分类利用进行思考。再结合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的基本分类方法: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它垃圾等四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所获得的地理知识进一步扩充,明白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明白垃圾分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明白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意义。

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学生有了感悟、体验和意识。感悟是通过深入体验获得的,因此,体验越细致、越深入,学生获得的感悟越多,实施能力就越强。体验后的思考是提高感悟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生活情境教学,学生体验到垃圾分类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贵在人人动手参与,重在习惯逐步养成。鼓励学生行动起来,为美丽中国做奉献,教育学生回归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7比赛情境的运用

皮亚杰曾指出:从认知的角度考察,游戏是一种智力活动。智慧创造了游戏,游戏又蕴藏着智慧。喜爱游戏是学生与生俱来的本能,传统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排斥游戏的方式,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游戏悄无声息地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基于情境教学“快乐高效”的理念,游戏比赛情境也被视为创设情境的途径之一。

简单地理知识的游戏情境包含地图拼图、地理绘图和地名猜谜等形式;学习较为复杂的地理知识,例如讲“防灾减灾”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将大多数学生玩的游戏“和平精英”作为情境线索,创设“绝地求生”的比赛情境,对本节“防灾减灾手段”和“自救与互救”两部分内容,让学生分小组开展知识竞赛抢答。这种游戏活动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是非常有利的。

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把生活和教学进行结合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解决,促使学生理解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价值。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生活问题、生活现象进行教学,开展生活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有亨.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198-199.

[2]段志波.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9(1):00156-00156.

[3]马红军.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9,21(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