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拓展“三节点”的把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1

课堂拓展“三节点”的把握

刘美花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心小学

 课堂教学拓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该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的 ,在一定范围和深度上和外部相关的内容密切联系起来的教学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可见课堂拓展在语文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延伸,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材”进行解读。如何在一堂课堂教学中实施好拓展性阅读呢?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三节点”的时机性。

  1. 做足课前拓展性阅读.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比如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教材中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但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在课前的预习拓展中,老师可以借用有雨果笔下的“万园之园”,让同学们听着诗闭眼浮想,想象这座几代皇帝,游历江南带回北京的梦幻之都,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最后用问题来引领到我们教材的学习:是不是很美呀?可那么美的“万园之园”,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了,是谁无耻的夺走了这一切,是谁无情地毁灭了这一切。下节课就让我们在一起穿越,穿越到1860年,去亲眼见证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 做巧课中拓展性阅读.

在整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在教学《梅花魂》一课中,“我”和妈妈要回国,“我”问外祖父回不回的时候,“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外祖父不回国呢?仅仅是因为年龄大了吗?若是这个问题不能有很好的解决,最后的课堂效果,学生可能就体会不到:外祖父那种思念祖国而又不能回国的思想感情。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为学生做课中拓展。从文章记载时的历史背景和外祖父的身份地位来看,当时交通不便,回国需坐船,外祖父年纪大,经不起折腾是其中的原因。另外,当时国内环境混乱,大环境下外祖父不适宜回国;外祖父身份敏感,在当时被列入“资产阶级”,“地主”,回国后恐遭遇不必要的麻烦。明白了这都是阻碍外祖父回国的原因,学生就能更好的体会文中外祖父寄予梅花的那种思乡情思了。

3.做好课后拓展性阅读.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在学习完《祖父的园子》一课后,学生可能只是处于对萧红童年的羡慕中,从而觉得自己当下的童年并没有文中小作者那样无拘无束,甚至觉得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很“不幸”。为了防止学生的这一错误想法,在学习完课文后,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有关《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补充。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通过后面文中的补充阅读,真正理解茅盾曾这样评价这部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总之,语文课堂拓展,就是教师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为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胸襟,丰富学生的体验和阅历而有意超越文本与教材将教学内容延伸到文本之外、课堂之外的一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语文课堂拓展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主体性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思维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强化教学主题,引导语文课堂阅读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