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过程真实地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让学习 过程 真实地发生

黄明华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200231

摘 要: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诫:“如果我们的老师一手遮天,始终不让孩子独自走路的话,他们就永远无法长大。本文就是从通过课文“眼睛”去读名人的作品,去了结其一生,用他们的思想、理念、品质风范来唤醒学生这点教学实践来写的。语文教学活动都要服务于人的“自我发现,自我长成”这个原则,才将语文的本真教育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高屋建瓴;批判思维;辩证思维;自我系统;自我发现;个体感悟。

当下的课堂生态,突出的问题依然是教的活动太过用力,学的活动流于形式。就整体而言,我们的课堂往往只是作用于当下,或作用于某一阶段,仍然是狭隘的,封闭的,知识本位的,缺乏活力的,仍然只是作为权宜之计而存在着,而不是指向学生的生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更不是指向教育主体蓬勃的生命与长长的未来的。

语文与其它科目相比较,担负的育人作用非常突显。新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材涉及主题主要就有青春激昂、劳动光荣、诗意人生、使命与抱负、责任与担当、良知与悲悯等内容。经典的选文打破了学生的时空界限,广泛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与革命导师、文学大师、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等进行心灵的沟通。这些主题和内容的设计,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来服务的,以下就谈谈“让语文学习过程真实地发生” 的自我教学实践。

一、树立一览全貌、高屋建瓴的思考习惯,提升批判和辩证性思维能力

对文本的解读目的绝不是要学生去背诵记住多少知识,为了分数去应付考试,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思考,从而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将文本作者潜藏的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小角度中的深层人性解读出来,并镶嵌进成长环境中去。学习永远不是一个被教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我读出了什么,对我的生命有怎样的触动,我是想怎样的成长。

杨绛在《老王》的末段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对于“愧怍”的理解,就不应该浮在表面,要倡导学生去了解杨绛一生的基础上,再来反观对这个问题的了解。96岁的杨绛,在她的《走到人生边上》中这样说道:“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这是人所共有而又是人所特有的本性。凡是人,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富贵的人。愚笨的人也不输聪明人,他们同样识得是非,懂得好歹。”她对底层人物从来没有偏见。然后学生在了解全貌的基础上去领悟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反省,杨绛的愧怍和亏欠源于她的善良,来自她的慈悲,根植于她对命运不公的迷惘与困惑。她确认自己是一个“以儒家思想做人,并且也是一儒家思想处世的人”,“我最爱《论语》,孔子是最富有人性的人”。只有这样导向学生高屋建瓴,这种一览全貌后让学生自己来层层剥竹笋,自悟的学法方法、思考问题的模式,慢慢就浸染在自己的生命中去了。

批判性思维属于高阶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审慎思考、分析推理。辩证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领域的鲜活表征,要求学生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2020年7月语文高考试题。全国Ⅲ卷作文“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由浅入深地考查了学生对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

二、还原作品的鲜活生命,借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就在其专著《什么是教育》中做了一组形象的比喻。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从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培育人、成就人、发展人的事业,是对受教育者终生产生影响的事业。

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课,布置作业是读《青年毛泽东》这本书,作业检测方式是学生上台展演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通过此篇文章,让学生走近伟人的一生,以此来带动自己的长成。

以下是学生的作业展示。2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湖南,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去北漂,他在北京过着寒碜的生活。面对高不可攀的北京房价,为了省钱,他和七八个人挤在出租屋的通铺上。但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毛泽东总是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去谈恋爱,追大V,听演讲,组织社团,大冬天的跑去天津看海。哪怕冻得哆哆嗦嗦了,他还有闲情逸致去逛公园,然后在文章里写道: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说句实在话,今天的我们,哪怕用羽绒服把自己裹成了球,大冬天去故宫或者北海逛一圈回来,能发出的感慨大概也就是,“麻蛋,今天冻成狗了。”毛泽东的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乐观精神,坚韧的毅力是我们所缺少的。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联系生活经历,打通心灵与文本与作者,找到关联点,然后产生反省、共鸣和浸染渗透。

新的时代呼唤一种生活语文,不该出现单纯以应试教育为指向的功利化倾向,而忽略对孩子成长更为重要的人格教育、品德教育、价值观教育、情商教育、幸福教育、快乐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利他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

让语文学习真实地发生,教师要树立“教”是手段,“不教”才是落点,“扶”是“放”必要准备,“为”要努力臻于“无为”,学习最终要由他律走向自律,学习者最终要成为自我教育者。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海量阅读,唤醒生命勃发的自由信心,点燃生命的激情。

参考文献:

1、倪文锦 欧阳汝颖 语文教育展望[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2、夏循藻 寻找语文教学之道[M] ,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4

3、王娜 高职语文教学与实践方法 [J] , 2015(7)P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