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疗法在皮肤美容的应用原理

/ 3

电磁疗法在皮肤美容的应用原理

刘沛 廖雪花 党艳芳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上海, 200052


摘要:

电磁疗法(electmmagnetic therapy,EMT)是使用不同频率和电流形式的作用下,对皮肤、肌肉、或者其他软组织起到药物导入、创面修复、肌力恢复等物理治疗方式。目前在皮肤美容领域,有一定的研究证明:电刺激可以对面部皱纹起到改善,药物离子导入可以促进皮肤吸收,电针联合光电技术可以面部年轻化,恒定低电流直流电可以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电磁疗法目前在皮肤美容领域有着多种临床运用形式。


关键字:电磁疗法 直流电 离子导入 皮肤美容 面部年轻化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in skin cosmetology

Liu Pei Liao Xue Hua Dang yan fang

(Shanghai time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Shanghai,200052)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EMT) is a kind of physical therapy that uses different frequency and current forms to conduct drug introduction, wound repair and muscle strength recovery for skin, muscle, or other soft tissues. At present, in the field of skin cosmetology, some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an improve facial wrinkles, drug iontophoresis can promote skin absorption,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an make facial rejuvenation, constant low current direct current can promote skin wound healing.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has a variet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ms in the field of skin beauty.


正文:

皮肤美容,主要解决患者在面部皮肤上的色素性疾病,皮肤衰老轮廓松弛,以及痤疮、皮肤敏感等等病理性伴有损容的皮肤疾病。电磁疗法(electmmagnetic therapy,EMT),在90年代,电刺激的物理治疗方法就长期运用在运动医学,康复科学,皮肤科等领域。本文拟将采用物理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疗法在皮肤美容的临床研究和运用现况进行综述,以及为改物理疗法对于皮肤疾病治疗的原理,提供依据。


电刺激对于面部皱纹的改善:

电刺激疗法(electrical stimulation,ES),低频低电压电流对于皮肤的细胞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增加细胞的代谢率,同时抑制衰老基因的表达。Saniee在伊朗亚苏吉医科大学一则研究[1],使用微电流对30名45岁以下受试者进行2个月的皱纹部位刺激,44次后额纹部位改善可达到21.18%。另外,在我国,李素廷,洪莉[2]使用100 mV/mm 2 h的直流电刺激,可以提高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的活性,抑制其衰老及凋亡。这也说明,电刺激的皮肤抗衰抗皱的作用,和提高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加胶原和基质的合成有关。

在我国,范小立[2]对64例患者进行眉弓、眼外眦等部位针刺,电流强度设置为 1.0~20.0mA,每次治疗持续 30 min同时采用激光除皱仪联合治疗。结果显示额部,和眉间纹的改善较为明显。另外,李素廷,洪莉[3]使用100 mV/mm 2 h的直流电刺激,可以提高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的活性,抑制其衰老及凋亡。这也说明,电刺激的皮肤抗衰抗皱的作用,和提高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加胶原和基质的合成有关。


电磁疗法的透皮给药促渗:

皮肤的SC结构[4],角质层去核扁平化,镶嵌在细胞外机制中,同时被细胞间脂质所包裹。角质细胞为砖墙,脂质将角质细胞粘合在一起,如同水泥。SC结构也因此被称为砖墙水泥,起到阻挡外界环境刺激,其他物质侵入皮肤的屏障作用。不仅是外界有害异物,即使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也很难在屏障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提高外用吸收率。在离子导入、直流电等物理方式的作用下,可以干扰脂质双层结构,形成暂时性的孔道,将药物导入。其中离子导入可以使得角质层两侧产生电压,该电压变化可以是角质细胞的a-螺旋角蛋白重新分布而形成新的孔道,在次过程中,药物可以易于透皮吸收[5]。赵豪亮,辛晓昌[6]在收治的94名黄褐斑患者,使用药物口服结合面部黄褐斑位置的离子导入维生素C 2ml+还原性谷胱甘肽(参数:2—24 mA功率8W),3天1次,持续2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9.36,相比于纯口服氨甲环酸+中草药(总有效率74.47%)的有效率明显高。因此,电磁疗法的透皮促渗技术在痤疮,色斑,皮炎等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中,有推动促进药物吸收作用。


电针联合光电针对面部年轻化:

电针是运用特殊的电针,将电流导入皮下肌肉和筋膜组织,电针器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脉冲电流,使得肌肉收缩舒张并恢复张力。从而使得面部轮廓紧致,改善面部视觉上的松弛下垂的外观,从而起到面部年轻话的作用[7]。耿菁,王琳[8]运用射频联合电针,对86例有除皱需求的女性面部进行研究。射频输出频率 2~6 MHz,最大输出功率 1.2 kW,电针为5~20 mA,每个部位10-20mins。10d治疗1次,进行6次治疗后,结果(DLQI)进行评估,数值显示皮肤油脂量下降,含水量和弹性明显升高。激光美容技术中,激光、强脉冲光、主要改善皮肤表面素色问题,射频、点阵等主要在真皮层的层次促进胶原再生,增厚胶原纤维[9]。而电针的深度肌肉刺激,正好弥补了肌肉层面的抗衰紧致问题,与其他的技术的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直流电对于面部皮肤修复:

直流电在面部皮肤受损上的针对性修复生理作用有[10]:(1)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和加强组织营养 (2)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消除炎症(3)直流电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而阳极有减少渗出.(4)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因此对于皮肤屏障受损,而出现的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皮炎或单纯的敏感性皮肤,都有着直接的修复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在低电流密度(0.02-0.06 mA/cm2)直流电对于创面皮肤的刺激下,白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再生修复过程加速,这种效应在阳极更为明显[11]。同时此时的皮肤细胞损伤时[12],细胞内钙离子通道增加和细胞去极化而产生的内源性电场endogenous electric fields,EEF),进而促进创面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等在EEF发生定向性的迁移,帮助修复。应用以上的特性,谭苏红[13]应用直流电疗法,对50例敏感性皮肤患者进行保湿剂的导入,4周后相比于口服硫酸羟氯喹的对照组,瘙痒、灼热、皮疹等不适反应明显减少。


总结:

综上所述,电磁疗法在皮肤美容上有这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前景。和目前现有一些其他光电方式的美容相比,EMT的几乎无创,并发症更少,相对治疗成本和费用也比较的可控。但目前针对于患者越来越高的年轻化需求,纯粹使用的电磁疗法还是效果有限的。对于有面部皮肤抗皱需求的,目前临床上大多,搭配一些的射频类刺激真皮胶原再生[14],A型肉毒素阻断过度紧张的表情肌。对皮肤敏感,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痤疮等等[15-16],需要联合药物和保湿修复产品的导入,尚能起到比较稳定的疗效。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电磁的穿透性和导入深度,是受着皮肤表皮电阻的限制。因此对于导电介质的使用也会干扰部分的实验数值。

电磁疗法的临床运用涉及广泛,不仅在美容皮肤领域,康复科,妇产科,眼科等都有着协同治疗作用。还有更多未知的生物效应,等着研究者们用精准的实验室数据,为临床上提供更多、更可靠的研究证据来推动其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摘自:

[1]Saniee F, Kh K K, Yazdanpanah P, et al. The effect of microcurrents on facial wrinkles[J]. Journal of Jahrom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2012, 10(2): 9.

[2]李素廷,洪莉,闵洁,汤剑明,等 电刺激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 929细胞活性、衰老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5):P69-73

[3]范小立,Nlite 激光联合微电针除皱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美容的临床效果[J]医学信息,2016, 29(2):P207

[4]李瑶,孙乐栋.表皮角质层屏障功能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1):61—64.DOI:10.3969/j.issn.1674—8468.2020.01.018

[5]武晏屹,田硕,白明,苗明三,基于皮肤功能特点的药物透皮吸收新思考[J].世界中医药.2020.15(3):361-369

[6]赵豪亮,辛晓昌,宋叶霞,离子导入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颜面黄褐斑的临床效果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3):4261-4262

[7]赵成哲.密波强电针透刺改善面部皱纹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8]耿菁,王琳,非侵入式射频除皱术联合电针除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2020, 5(5):62-63

[9]陆海山,郭剑,孙华凤,茅东升,张旭东,陈志勇,赵启明,面部抗衰老除皱术的研究概况[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4):350-352

[10]迟戈,马艳彬,李非,李竹,梁文,直流电疗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16(10):42-53

[11]Ramadan A.Elsaidv M,Zvada R. Effect of low-intensity direct current on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nitric oxide in diabetic foot ulcers[J]. J

Wound Care,2008,17(7):292-296.

  1. Reid B,Zhao M. The Electrical Response to Injury: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Wound Healing[J]. Adv wound Care (New Rochelle),2014,3(2):184·201.

  2. 谭苏红,探讨舒敏之星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0,(20)

  3. Christine A. Catinis,Suneel Chilukuri,The beneift of combined radiofrequency and

ultrasound to enhance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outcomes for the face and neck[J]Plastic and Aesthetic Research,2020.7(2)

[15]许贵霞,王娟,姚秀华,吕红,张兰芳,张思平,他克莫司软膏联合舒敏之星导入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 对敏感症状、心理状态的影响[J]疑难杂病志,2020.19(17):1147-1151

[16]顾艳丽,舒敏之星导入薇诺娜透明质酸修复生物膜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9.43(7):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