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3

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邓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讨论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多为昏迷、不能自行进食、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大小便失禁,完全依靠别人进行生活护理和治疗,再加上基础疾病多,因此,重症监护室患者容易发生院内感染。医院感染是重症监护患者最可怕的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增加困难,同时也使医院费用支出增加。了解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规范的护理预防才能更好地提高患者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护理预防

1、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ICU病室内的患者绝大多数病情极其危重复杂,全身营养状况和抗感染病原菌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常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易感性强,难以控制,极易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各种有创监测检查及侵入性诊疗操作日益增多,成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的重要原因。侵入性诊疗操作,如气管插管、动静脉导管、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不仅可以把外界细菌带人人体内还能将人体的某一特定部位的细菌带至其他身体部位,从而损伤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使得病原体更易侵入机体。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通过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的感染病原菌占医院感染病原菌的45%。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医源性感染病原菌增多。由于重症病房病人病情的需要,在绝大多数下情况都会使用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的繁殖和增加,降低了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加了感染病原菌的风险。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直接途径。医务人员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接触每例患者前后、执行每项操作前后是否洗手或对手进行消毒都是院内感染病原菌的人为因素。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操作过程不符合无菌要求,如吸痰过程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使用呼吸机用品及装置不被污染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未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等均增加了患者获得医院感染病原菌机率。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病室环境卫生状况很差。消毒隔离是发生ICU感染病原菌的外在因素,其可能发生情况是手术前未对伤口进行有效消毒、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不彻底、病室的通风情况以及消毒等工作不到位,出入通道的混用等都是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危险因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引起菌群失调 ,营养已成为许多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因正常胃肠道功能废弃,导致肠道内厌氧菌生长过度,有些患者应用后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从而引起感染病原菌。
             2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控制要点
  2.1开展院内感染病原菌知识的培训 每年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病原菌知识及消毒隔离有关的技术培训,医院再根据各科特点培训,把预防医院感染病原菌内容作为平时抽查的内容之一,达到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控制措施。
  2.2 建立重症监护室规范、科学的感染病原菌控制管理模式 
  如:消毒隔离、清洁卫生、一次性用品管理、各种操作规范等,制订地面、空气、病室墙面、操作台、各种物品的消毒规范流程。 
  2.3 ICU布局及环境管理
  感染病原菌患者与非感染病原菌患者应分开安置,按所感染病原菌的部位进行隔离。对有特殊传染性的感染病原菌患者及病原携带者予以单独隔离。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每张病床床旁备用手压式的瓶装洗手液,做到一床一瓶一消毒。定期清洁过滤网,做好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 

 2.4 ICU的人员管理
  2.4.1 进出ICU人员的管理 所有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戴帽子和口罩后方可进入ICU。ICU工作人员外出时必须外加外出服、更换外出鞋。
  2.4.2  严格洗手制度 有效洗手可使院内感染病原菌率降低50—80%。在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操作结束以后及时脱掉手套并进行洗手。
  2.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在进行吸痰、导尿、深静脉置管时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吸痰时戴无菌手套,可采用封闭式吸痰管,掌握吸痰的方法和技巧,机械通气时维持适宜的气囊压力;留置导尿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逆行感染病原菌,减少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做好会阴清洁,深静脉置管时,选择合适的导管和正确的置管部位,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应采取最大的无菌屏障,更换敷料时注意无菌操作。每天评估置管的必要性,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置管。 
  2.6 加强呼吸道的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病原菌
  2.6.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病室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按消毒隔离规范进行消毒。
  2.6.2对无禁忌症的患者抬高床头30~45°,定时翻身叩背,以减少胃反流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6.3加强口腔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溶液,每天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次,注重口腔护理的效果。 


  2.6.4 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护理,氧气湿化瓶每日消毒更换,每周更换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2.7做好生物学监测 重视监测工作,加强监测控制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措施。每周对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每月对发生的院内感染病原菌类型、发生率及感染病原菌的病原学特点等方面进行定期监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 
  2.8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高度重视全身性营养支持,积极开展肠内、外营养,鼓励患者积极自主、早期均衡饮食,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医院感染病原菌。
  2.9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成立了合理使用抗生素专家委员会,制订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规定,并列入考核范围严格考核。要求临床医师严格按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合理、正确使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以防止二重感染病原菌和耐药菌的产生。 

         3 讨论
             院内感染病原菌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病原菌,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病原菌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病原菌[1]。而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危险因素是决定院内感染病原菌发生率高低的重要原因,危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发生起决定作用。重症监护室患者基础病严重,免疫力下降,接受侵入性操作多,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而影响愈后。邢玉斌等[2]研究结果表明,重症监护室是院内感染病原菌的高发科室。而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病原菌率要比普通病房高5~10倍[3],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医院感染病原菌病人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两种,宿主因素和医源性因素。本文从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讨论,病人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细菌耐药性增加;患者继发感染病原菌后转入ICU,其中包括耐药菌株感染病原菌;各种重大手术、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人,营养状况差,抗感染病原菌能力低,各种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医护人员引起的交叉感染病原菌;危重病人是耐药菌株的储菌库和播散者,成为医院的重要感染病原菌源。另外,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条件、设施简陋或不合理也会成为医院感染病原菌的重要原因[2]。
因此,笔者认为,针对l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和知识培训ICU医护人员。护理工作应始终坚持贯穿于预防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各个环节之中,医护人员尤其ICU工作人员每时每刻均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病原菌的高度危险中,因此应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病原菌管理。预防手的感染病原菌,洗手可使细菌减少,而卫生洗手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病原菌最简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在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要严格按规范操作,如回套针帽。定期加强感染病原菌知识的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感染病原菌知识培训非常重要。
②合理使用抗生索,防止医源性疾病的发生。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是ICU感染病原菌率较高的原因之一,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破坏了人体正常的菌群平衡,使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病原菌及真菌感染病原菌。同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使用抗生素时要避免盲目滥用。护士应掌握合理用药知识,建议医生适时停药或换药,采用适当剂量,按规定时间给药,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和医院感染病原菌发生。
③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护理。在ICU病房内引起病人感染病原菌,主要是因留置各种导管所引起。呼吸机、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以及三通管等的应用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如果控制不严或使用不当,便是引起医院感染病原菌极其危险的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杜绝或尽量减少此类危险因素引起感染病原菌的发生。
④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是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最多的部位之一,喂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误吸危险因素的发生,积极设法促进患者排痰,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气管造成感染病原菌,对需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半卧位姿势以减少胃内容物误吸和返流;氧气湿化瓶在使用的时候要每周消毒更换2次,瓶中蒸馏水每天更换,不使用的时候,氧气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干燥保存,要做到一次性雾化器一人一用,雾化液24h未用完者予以废弃;要定期更换使用中的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管道上的冷凝水要定期倾倒,管路上雾化、湿化用水要使用无菌液体,加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
⑤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监测及管理。医护人员在使用一次性物品前应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核对有效期及生产批号。检查有无漏气等现象。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直接存放于有标志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内洒消毒粉,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盒中,每天专人回收,认真做好登记.送医用垃圾站焚烧处理,避免流入社会污染环境和回流市场,引起医院性感染病原菌。


参考文献:
[1]王枢群,张邦燮.医院感染病原菌学[M].重庆: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杜,2018:1.
[2]邢玉斌,索继江,常东,等.外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与暴发控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31(6):4-6.
[3]熊敏,应文娟,杨丽霞,等.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病原菌学杂志,2018,1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