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语文中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浅谈生活语文中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王莉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宏保险特殊教育中心 641300

【摘要】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的自己的行为能力。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其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智障儿童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要努力增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教给智障儿童生活自理的技巧,巩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行为。本文针对培智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探讨,对于研究智障学生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 培养 生活自理


衣、食、住、行、生活适应是一个人立居社会之本。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损伤或由于遗传因素的基因突变等原因,造成大脑发育不全,形成认知活动障碍,心理活动障碍。他们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目标明确提出:培智课程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生活自理、从事简单家务劳动、自我保护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尽可能成为合格、独立的社会公民。可见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课程课标的要求。

1.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现状

1.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与家长的访谈及日常观察中发现:大多数培智儿童个人卫生差,早晚不刷牙,长时间不洗头,不洗澡,不勤换衣服;不会整理内务,不会叠被子,物品摆放不整齐;不懂得节约水、电、粮,就餐秩序不好。而培智家长大多存在溺爱思想,由于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身体障碍,想到孩子做不来或做得慢,有的家长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忽视对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即使在学校孩子能做的事,回到家父母非常溺爱。比如吃饭,怕他们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智障儿童一切生活全部由家长包办,养成了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习惯。

2.2.智障儿童没有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

智障儿童因年龄小层次低能力差,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他们,而是去代替他们做,例如:早晨起床,小张正努力而吃力地穿着鞋子,谁知奶奶看见了,马上又去帮他穿好了事,而不是耐心的教他如何有条理的穿好。总之,没有教会孩子自理的技能,也是导致智障儿童不会自理的重要因素。

3.3.智障儿童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当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家长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家长又嫌孩子穿得慢而帮他们穿,让本来就学会的穿衣技能又失去了强化的机会。孩子便逐步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2.如何在生活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1.1.巧用教材中的生活教育资源,培养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实用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培养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用到接触到的内容,在教学时就将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如:在上第七册第四课《睡前准备》时,请生活老师配合,把学生带到寝室去上课,睡前要做哪些准备呢?刷牙、洗脸、洗脚。依次让学生自己刷牙、洗脸、洗脚,与生活老师一起协作指导。这节课,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生活,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了语文知识,也巩固了他们睡前刷牙、洗脸、洗脚的生活技能。又如上《水果》一课时,从家里带来苹果、梨子、香蕉等水果,在借助实物学习词语之后,把水果分给学生们吃,告诉他们吃前要洗手、把水果洗干净,并带学生一起去完成洗手、洗水果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洗手、洗水果,多次反复练习后,学生自然学会了洗手、洗水果。

2.2.创设生活情境,丰富教材资源

对于不能在学校完成的一些生活实践的内容,就采取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如:学习《超市购物》,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模拟超市去,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推销员、收银员、超市保安、顾客等角色,自己去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物品,整个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多次的反复训练,大多孩子学会了去超市购买东西。又如在教学《爷爷的生日》时,让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分别说说 “爸爸”、“妈妈”和“我”都为“爷爷”准备了什么生日礼物,接着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边说边表演,通过大量肢体动作和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表演、感悟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同时,在这一情景中,引导学生自己为长辈准备生日礼物,不仅培养孩子感恩品质,同时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总之,通过创设系列生活中的情景,在情景教学中让智障孩子感悟,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3.3.以活动为载体,锻炼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枯燥的说教,而应实施体验式生活教学,开展生活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必要的生活技能。我结合学校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培养生活技能的活动。

如:学校开展了“美化校园,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结合这一主题。和班上老师一起,让学生动手画画、剪纸、举行作业展示等,把我们的教室装扮得非常漂亮。我和班上老师带领班上学生一起动手,清除了教室内外墙面污迹、顶面蛛网、花池石块、地面积物;让教室摆放整齐化、花池绿化美化,整个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美化校园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

同时,我还设计了“穿衣服比赛”、“女生梳头发比赛”、“叠被子比赛”等活动,把语文教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不仅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也锻炼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4.4.家校合作,强化智障儿童生活能力训练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智障学生的生活教育更应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而与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他们的家长。将学校学习到的生活技能必须通过家庭多次反复的训练才能得到强化,让孩子逐步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

作为智障学生的老师,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的问题要耐心帮助,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不要溺爱孩子,什么事都包揽下;也不要剥夺智障儿童动手的权利,只要没有危险,就应该放手让智障儿童去做。同时,家校对智障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如:学习了第八册第十三课《打扫教室》,回家要求家长指导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收拾自己的物品,并且家长要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反馈给老师,在学校再次反复训练,

实践证明,家校合作强化训练,对于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育必须着眼学生的未来,以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为最终目标。生活即教育,从智障孩子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强化智障学生的生活技能,必将提高智障孩子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

【2】《特殊教育概论》 华夏出版社 朴永馨主编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 裴娣娜主编

【4】《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学》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智力落后教育专业用的教科书

【5】章永.支持教育提升特殊人士生活质量[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