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李晓芳

西安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 710061



摘要:为了探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本研究。选择西安市的一所示范幼儿园的6名主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奖励行为进行为期(2019年10月15日至2019年11月15日)一个月的观察分析。经过现场观察、资料收集与整理、以及后期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奖励方式、奖励频次、以及奖励原因都会对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同时,奖励方式、奖励频次和奖励原因都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水平、接受水平、以及认知程度而具体调整。因此,本文从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奖励行为出发,研究了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正向和反向作用,有利于幼儿园教师奖励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奖励;幼儿教学;心理健康


1. 引言

奖励是指幼儿园教师针对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的良好表现而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认可和表扬,是促进幼儿更好地规范其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1]。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的奖励方式,教师可以保证高效的教学效果和幼儿管理,有利于幼儿教学工作的推动[2]。另一方面,幼儿时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所以,采用奖励方式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园时期,幼儿的思维和心理都处于初始成长状态,其动作行为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他们不会像大人那样“三思而后行”[3]。所以,适时适当的奖励可以让幼儿快乐起来,促使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模仿受到奖励的行为,有利于幼儿规范行为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不健全的奖励制度也会对幼儿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导致幼儿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利式地“表现”给老师看、以及不稀罕过多的奖励等。这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会使得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偏态型人格或敏感性人格,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4]。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方法

2.1 观察对象

本研究选择西安市的一所示范幼儿园的6名主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奖励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因为该幼儿园一直有实习生的实习安排,所以并未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告知教师。


2.2 自然观察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奖励行为进行为期(2019年10月15日至2019年11月15日)一个月的观察分析。通过现场观察,收集一些客观资料,然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本次观察完全是在幼儿教师和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的表现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反应。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奖励方式及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奖励方式具体是指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实施其对幼儿的奖励。经过现场观察和后续分析,认为幼儿教师奖励的方式主要包括语言奖励、动作奖励和代币奖励(如“小红花”、“小贴纸”)三类[5]。在一天的幼儿园教学生活中,教师采用语言奖励的次数最多,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奖励方式,能够调动幼儿短时间内的积极性。但是,幼儿教师大多采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奖励,如“小红表现真好”、“你太聪明了”、“你真棒”等。虽然也会让幼儿产生愉悦的心情,但他们并不会分析,所以不知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得到了奖励。动作奖励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手势动作(如拍手、竖大拇指等),身体动作(如拥抱、亲吻等)的奖励相对比较少。研究发现,代币奖励可以很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并“听话”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但同时也会导致很有幼儿为了获得代币奖励而刻意地“表现良好”,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之后,就不再积极了。这样不利于幼儿内部动机的激发和正向心态的形成。

所以,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采用代币奖励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合理的语言奖励或动作奖励,因为这类奖励在这个阶段其实就是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的反馈,能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内部动机,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3.2 不同奖励频次及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因为不同年级的幼儿在年龄、心理成长程度、接受水平、以及认知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6,7],所以教师在不同年级的总奖励次数(图1A)以及每次活动和每分钟的奖励频次(图1B)也不尽相同。


609a304a6d610_html_d5c18daff1d61be8.gif

1 不同年级幼儿园教师奖励行为的频次统计

(备注:该图随机选择10次活动进行统计。A为总奖励次数;B为平均每次活动奖励次数和评价每分钟奖励次数)


从图1A可以看出,小班的总奖励次数是最高的,大班的总奖励次数最少。从图1B可以看出,小班的平均每次活动的奖励次数和平均每分钟的奖励次数都是最多的,而大班的平均每次活动的奖励次数和平均每分钟的奖励次数仍然是最少的。这是因为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心理发展还处于初始水平,所以行为主要受情绪的影响。不断地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活动参与度,增强他们行为的规范性。而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年龄较大,心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约束力,所以对他们的奖励可以适当减少。


3.3 不同奖励原因及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过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奖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能力、纪律遵守、生活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对幼儿教师奖励行为发生的原因的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给与奖励的原因中,纪律遵守的占比最高,达到了30.83%;其次是学习能力(27.72%),生活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占比相对较小,分别是19.3%和14.99%。这说明,幼儿园教师更注重幼儿在学习能力和纪律遵守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奖励,有利于增加幼儿在学习方面的信心;在纪律遵守方面的奖励则能够增强幼儿的自我约束力,使得教学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但生活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忽视,不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幼儿价值观的形成。


表1 幼儿园教师给予奖励的原因

奖励原因

学习能力

纪律遵守

生活能力

情感态度

其他

占比(%)

27.72%

30.83%

19.3%

14.99%

7.16%


3.4 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奖励行为的建议

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奖励行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奖励原因要适当调整,加大对生活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奖励。中国提倡儿童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所以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的奖励行为要全面兼顾,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包括应试教育)而厚此薄彼。另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社会的人才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学历上,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品格修养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幼儿教师的奖励原因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重视纪律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兼顾情感态度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的综合发展。(2)奖励要具体化,且要有针对性。如上所述,笼统抽象的语言奖励只会起到暂时的作用,并不能达到奖励的实际效果。长期的这种奖励并不能刺激幼儿的行为反应,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成长需求。所以,在幼儿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来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使其能够从根本上充分明白受到奖励和表扬的真正原因,进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4. 结论

教师奖励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奖励策略和方式有利于幼儿学习和生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心理成长的健康发展。但是,不恰当的不适时的奖励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儿童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奖励和表扬并不一定都是好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起着反向作用。因此,本文从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奖励行为出发,研究了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正向和反向作用。但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篇幅限制,研究指标较少。另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太少,且都来自同一个幼儿园,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期考虑会增加研究指标的数量并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研究幼儿教师的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为幼儿园教师奖励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靠的指导作用,对教师奖励行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尚艳萍. 对小班幼儿实施奖励行为的现状研究[J]. 人文之友, 2018, 005(008):288.

[2] 王雪莹. 对集体教育中幼儿教师多样化奖励方式的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38):P.1-1.

[3] Twenge J M.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Ar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uffering more, or l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11, 81(4): 469.

[4] 董珊珊.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师奖励行为的研究[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20, 000(001):56-59.

[5] 刘慧敏. 幼儿教师实施奖励策略与产生效果的分析[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34(011):48-53.

[6] 许姗. 幼儿教师奖励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策略[J]. 新校园:上旬刊, 2017, 000(001):165-166.

[7] 卢佳鑫, 蒋亚. 给幼儿教师奖励幼儿的一些建议[J]. 亚太教育, 2015(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