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发展职高语文教学实践智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发展职高 语文 教学实践智慧

侯天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一线教学对教学实践智慧越来越关注。所谓教学实践智慧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理解教学情境,巧用教学资源营造情智相长的和谐氛围,优化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教育方针,这就需要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情境职高教学实践智慧

一、关于教学情境与教学实践智慧

(一)教学情境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考虑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能尽快使学生进入"角色",这显然是优化的教学情境。有研究者指出,优化的教学情境有两个标准:一是耗费低(包括时间的耗费和物质材料的耗费);二是效率高。实际上在这一整体中,教师起着关键的引导者作用,积极调集所有的智慧资源,使之达到和谐统一。这一创设优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也自然促进了他的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

(二)教学实践智慧

亚里士多德提出有三种知识与智慧相连,即认识,技术和实践智慧。理论智慧以认识为基础,这种知识是在特别的情境中的见解的表达,认识是必要的和普遍的,它能够被理解者展示出来,组成系统的思想,最后成为在相同的环境中的可再生的理论资源。技术是关于制作的知识,范围从建筑的艺术到对事件处理的创造性,它的表达通过日常的程序式的方式,和理论知识共同分享理解者从特别到一般的能力。一项好的技术具有可再生的程序,不管环境如何改变它都将导致可以预言到的结果。实践智慧或实践才智,关注的是个体在对前后细节理解的基础上怎样行动的知识。以上三种与智慧相关的知识在职业高中的教学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当前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教育方针,这就要求职业高中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实践智慧的发展。

教学实践智慧不能脱离于具体的教学情境,它总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表现的。教学情境是有利的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调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有效教学。现代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理念要求教学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把趣味性、知识性审美性以及道德性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被抽象的知识和单调的作业训练所困扰,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也是一种常态。为了扭转这种现实,教师要努力提升教学实践智慧,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是教学实践智慧高水平的体现。因为优化的教学情境蕴涵着教学的目的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目的是教师提前赋予的,而内容的发掘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来共同实现的,而且必须是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二、教学情境发展教学实践智慧的具体举措

(一)诱生入"境"

教材内容多以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为载体,对于学生特别是对于已经有一定厌学情绪的职业高中学生来说相对是比较抽象而枯燥的,掌握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教师带学生进入角色,首先要注意优选典型的场景,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历过的,并为他们提供鲜明的感知材料,让他们觉得特别的熟悉和亲切,这样就能够激起他们热烈的情绪和强烈的愿望,自然而然地步入情境,甚或陶醉于情境。因此,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提前把教学意图蕴藏其中,等待学生们的自己"落网"。"当学生自然步入老师的"局阵"中,会以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感受、体验和思考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和谐氛围中耳闻目睹全是新异的事物,同时新鲜感也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眼前的学习任务中。"当学生对周围环境有所觉察、有所感受时,他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而会自然而然地调动、激活其思维、想象和情感体验。教师创设的各种情境都是渗透着他意图,让学生在有教育内涵、有美感、有智慧有情趣的空间中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语言和行为反过来使使原来创设的情境更为丰富,情境渲染的氛围更为浓烈。在这个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感受到学生积极的反馈,又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这样‘情境—学生—教师’三者之间就形成了良性推进、多向折射的优化整合的心理场,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心眼’去学习,教学便可进入一种沸腾的状态。"

(二)回归生活

曾经在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与学生有过这样的对话:"窗外的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此刻,你们最想干什么?"我问。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当然我也希望,可是现在我们必须在教室里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啊!"完全没想到高一的职高学生会有这样的情绪,我有点"措手不及"。

"那你去找我们班主任或者学校申请嘛。"

"这并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还涉及到安全等问题。"我试着调整着学生的情绪。

我的语文科代表更是像质问一样对我说

:"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我更想知道,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去?"我灵机一动,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

"如果大家不愿意说,那就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接着我在黑板上用力地写下了《我们为什么要春游》这个作文题目。

不出所料,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浩气四射的作文。

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习的动力。

(三)境趣合一

我们知道,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他们对一切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渴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甚至非常规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比如,教师组织教学时优雅的举止、亲切而柔和的语言、鼓励的目光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学习也因此而变成一种享受,使学生自觉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教学艺术巧妙地把教学内容组织起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地把教学的重点、难点恰当地融入特定情境之中,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或争辩,拓宽学生思路,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知识扩展到一些相关的问题,使所学知识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构成一个围绕特定的"教学情境场"的知识网络。这样就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宽阔的空间,让他们的思想在自我构筑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从‘丰富情境’、‘想象情境’、‘文题范围宽泛’、‘材料安排求异’、‘表达方式多样’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巧用教学实践智慧创设美、智、趣共存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亲切、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达到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境界。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教师指导的情境中,学生能主动探索,思路自然脱离程序化教学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思维由被动上升为主动,促进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开展。

优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让师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触景生情,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师生双方都体验到教与学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加对未来充满信心,最终在情感共振中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