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温度拓展文言文教学的深度——初中文言文教学几点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用文学的温度拓展文言文教学的深度 ——初中文言文教学几点尝试

相红瑛

日照高新区中学

审视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普遍流于表面的“词句串讲”,习惯于以简单的“读背”代替深层的挖掘与赏析,让本来承载着文化传承使命的文言文教学难履其责,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如何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体会文言文应有的温度,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直抵文章的灵魂呢?现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浅谈几点尝试,就教于方家。

一、从意象入手,体味“文”之雅

文言文“教什么”关注点,不仅仅是古汉语知识,更要带领学生感知和挖掘文本的丰富意蕴,引导学生品味文言文的独特韵味

在执教《咏雪》一课时,学生们无需多言便能理解“柳絮”好,但认识却比较粗浅模糊,说不出所以然来。倘若深究比喻讲求的形似,盐的色泽与降落姿态,与灰白色的柳絮扬风而起相比,似乎盐更胜一筹。写物的基础是形似,但仅仅停留在形似的基础上,那未免浅显了些。在“赏文炼字环节我与学生们一起从两者给人的直观感受、姿态美感、情感联想等维度去分析差异。“盐”吃着咸、品着涩、摸着硬,柴米油盐捆绑着生活俗事,难脱“俗”感,也从未在诗歌中被人赞美。相比之下,自古文人对轻柔、飘逸、优雅的“柳”偏爱太多了,当代作家张晓风更赞美柳树“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这一俗一雅对比下,两者高低立现。

再者,瑞雪,虽飞舞在寒冬,却寄予着人们对新春的无限希望。柳絮,是柳的种子和种子上附生的茸毛。种子,本就是生命最初的模样。以柳絮喻白雪,将雪与春天联系了起来,让人产生无限温暖的遐想。而以盐作喻,却无从引出更多意蕴和延伸的意义。无论谢道韫是凭着一种诗人直觉的天赋,还是基于平时积淀脱口吟出这句“未若柳絮因风起”,都不得不折服于她的才华横溢、不同流俗。诵读、思考、沉吟、玩味、交流、对话,作品的文学缓缓溢出,学生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底蕴的魅力

  1. 时空流转中,想象“文”之景

文言文教学,疏通文意固然重要,但结合课下注释,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翻译,往往损失了文言文韵味。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诸多的文言佳句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倘若止步于作品语言的表面含义,很难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和审美情趣。善于想象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纵横驰骋于抽象的艺术世界,领悟其中“诗情画意”;而拒绝想象的人,则将很难进入作品

在赏析《醉翁亭记》其中景物描写时,我先带学生一起观看里一组由现代摄影技术拍摄完成的延时摄影短片,短短几十秒看到从朝阳携云照亮深林到云卷云舒间夜幕降临。我让学生们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眼前景象,大家抓耳挠腮只能想到一些干巴巴的词汇。同学们再读“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闭眼时,仿佛这景致就在眼前,不禁惊叹欧阳修简直是一位用文言文来摄影的大师!倘若仅仅靠翻译去理解字面意思“太阳升起,林间雾气散去;烟云聚拢,山谷昏暗”,怕是错过了一场时空流转的山间奇景。一番品读、赏析后,同学们展开想象描绘文中之景,言外之象,笔下的山景增添了些许灵动:“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郁郁深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一切都恢复了清新翠绿。转而傍晚,日下西山,烟云聚拢,暮霭沉沉,岩石穴壑一片昏暗。”展开想象,为文言文翻译赋予活力与生命气息,才能真正读出文言文之美。

三、文章情境下,领悟“文”之道

学习文言文,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围绕文本情感深入挖掘,重现文章情境,才能真正地读出文言文的文学之道。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倘若学生们只把它当作一篇写景的散文来赏析,那至多感受到秀美山川的景色。在初读感知后,我们描绘出“穿越时空”的情景,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所谓“识时务者”抓住机会攀高位,却有“不识时务”的文人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深山脚下,翠竹掩映的屋舍中,一位老者的案前随意摊开一份远方朝中来诏,读完诏书的他淡然一笑,轻捻胡须走出茅,面对巍巍群山自白:“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已经是不知多少次回绝梁武帝,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皇帝,离开这大山回归朝中,那才是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这位老者——陶弘景心中,像云一样,自由自在,没有挂碍才是人生意义所在。看遍官场的凄风苦雨,才更向往这青林翠竹的山居别院。

深入情境中,再读《答谢中书书》,学生们穿越时空,假设自己就是陶弘景,将内心情感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有人猜测,他许是委婉回绝了谢中书的出仕邀请,唯愿远离纷扰;有人揣摩,他许是期待挚友亲临畅谈理想;也有人思索,他许是幸有知己懂他遁隐的选择……通过一封信笺的深入解读,学生们跨越时空,透过文字来一场与作者灵魂的对话,感悟到古代文人独善其身的处事态度。这山川,不仅仅是山川,是他们对抗世道的武器,也是他们坚持自我的保护壳。

千言万语无尽处,文言课堂也深情

四、于“不起眼处”,感受“文”之情

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简练”,常常“一字见乾坤”。所以,文中那些越是“看似平常,实有讲究”的不起眼处,越是考验着读者的洞察力,作者的小心思都往往藏在这些细节里。

在欧阳修的《卖油翁》中,陈康肃公自称“吾”,卖油翁自称“我”。在同一文章中,作者何必自找麻烦使用两种第一人称呢?课堂上,我的问题一抛出,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紧接着我给出王力《汉语史稿》徐国莉《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的相关资料,“吾”更礼貌、谦逊,“我”更主观、随意。但是,学生在品读时却发现,两人自称和性格气质竟然完全矛盾:貌似谦恭的自称“吾”背后,是康肃公摆身份、端架子的恃才傲物、不可一世;而耿直实诚、略带下里巴人之嫌的自称“我”背后,是卖油翁不卑不亢、谦逊自信。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心理时,也终于体会到了作者这“不起眼处”考究用意。

同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用词也如此一般“一字见乾坤”,《记承天寺夜游》“怀民亦未寝”中,一个不起眼的“亦”字也大有文章。如果去掉这个“亦”字行不行呢?学生们不假思索回答:“不行。”再深究为什么不能删,这“亦”是什么意思?亦,也,表示同样。那么张怀民与苏轼同样在哪里呢,仅仅是同样月夜未眠吗?以这个不起眼的“亦”字为起点,在一连串的追问下,我们追溯到了苏轼人生转折点: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终于获释出狱,却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元丰六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个年头,漫长的无眠夜已是不知过了多少个,而张怀民也在这一年也被贬黄州,寓居不远处的承天寺。恰恰是这一个不起眼的“亦”字,道出了人生低谷抑郁之时的惺惺相惜,学生们也从中体会到那句知己难觅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背后无限人生感慨,人生如逆旅,但幸有知己并肩携手,共守得内心一份空灵。

王荣生教授说:“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点是文化的传承与反思。”正是在意象处抓神韵、赋予翻译新生命、回归文章写作情境、不起眼处”多留意,通过层层深入的“精思细读”不再迷失在文言文枯燥乏味的浅显解读,用文学的温度暖化文言文课堂,不断拓展文言文教学深度,方能回归到我们的文学世界中,体味“文”之雅,想象“文”之景,领悟“文”之道,感受“文”之情。


参考文献:

1.《余映潮文言课文教学实录及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 孙绍振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