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7
/ 2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万明强

身份证号码: 36010219890424****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土木建筑大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施工员、质检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过往以传统教学为主,在本校评教系统中,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枯燥乏味,理论知识较多,很难与实际相结合。已就业的学生多有反馈,课程内容与实际工程结合不紧密,学以致用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直接参与工程一线建设,本门课所对应的专业知识应更需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本文主要梳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时成效、反思与改进等方面情况。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1导言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全国50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一定工程实践水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理论知识涉及面广等特点。随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目标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通识教育学时增加,专业教育学时有所压缩。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专业性人才。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考核制度过于理论化

在学校传统的考试机制中,闭卷式理论考试占主导地位,几乎是一张试卷定成绩,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在这种考试机制下,学生也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卷面成绩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检验学生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对于“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来说还远远不够。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只单单了解理论知识却远远不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有效应用,所以就需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学习,老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以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效果。

2.2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建筑施工技术是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一般高校的年轻教师虽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譬如,在砌体结构章节,教材虽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要求等理论知识介绍得比较详细,但实际工程中,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如何采取可靠连接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上述内容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了解框架柱上植水平钢筋的目的,更不会了解植筋的高度和砌块尺寸之间的关系。

2.3理论与实践脱节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专业课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而笔者发现,受一些外在条件的约束,老师们讲课的重点都放在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很少涉及实践环节,导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匹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门课程的精髓,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进行知识的输出与传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己的思考。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师生缺乏互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课程设计上没有巧妙融入实训教学这一环节,而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基于此,很多职业院校开始尝试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通过一系列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方式来还原施工现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老师们更好地讲授这门课程。

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效途径

3.1加强课程团队建设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在课程准备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大精力,且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完整。因此,通过团队合作,分工搜集各章节的教学材料,如施工图片、施工工艺视频或动画演示等,以达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通过团队成员之间合作与交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另外,学校也要给老师搭建平台,通过对外合作交流学习,学习施工工程经验和了解国内外施工技术发展情况。

3.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全面普及,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对我们改进和提高相关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信息技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局限于课堂,手机、电脑的普及不仅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节省了教学成本,整合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要及时关注施工方面的新技术,并由学校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包括一些骨干教师、一线专家,必要时可以联系其他知名院校的教师骨干以及有实践经验的施工专家,通过手机、网络直播等形式进行授课,学生可以在线观看,现场进行提问。还可以组建微信公众号,将一些最新的、权威性的建筑施工技术理论知识发布出去,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知识,做到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学生吸收课本知识,把重点、难点内容用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容易理解。“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偏施工实践的课程,上课时除了可以采用视频、动画、录像等方式之外,学校还可购买部分仿真模拟施工软件,使学生清晰地观看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工艺,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更好地吸收所学知识。

3.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专项实习,了解实习目的,具有针对性。另外,专业实习安排在暑假效果较好,一是课程理论学习结束不久,还比较熟悉。二是暑期时间能够保证,而且夏季有利于混凝土工种的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黄金时段。一些学校安排在3月份实习效果不理想,原因主要是春节后很多施工项目还没有完全复工,且温度低不利于混凝土养护,施工进度较慢;部分同学需要准备研究生复试,不能安心完成实习工作。二是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老师也可以和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不断提升工程实践水平。通过基地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譬如,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可以结合具体构件,学生在操作平台上按照图纸尺寸加工,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际是否有出入。三是施工案例专题报告,聘请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施工环节做一些专题报告。譬如,基坑降水、基坑支护、抹灰工程等施工案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践环节的认知水平。由于每年都有大量新项目开建,必定会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投入工程建设中,教师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实践经验,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技术”作为高职院校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选用教材、上课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素质高、技术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陆艳侠.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16,14(27):73-74+76.

[2]姜力.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农经,2017(20):141.

[3]朱晓钟.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西建材,2016(01):275.

[4]唐文锋.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6(0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