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9
/ 2

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李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63319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化发展,大学教育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也逐渐关注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我们发现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通过相关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大学生的压力知觉与心理资本呈一个负相关的关系,心理健康与压力知觉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连接关系,基于此,本文就对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概述。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他们没有办法将压力疏导,长期积累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问题的主要形成因素在于压力的感知,适当的压力会提高我们的动力,但过大的压力容易使人们有一种焦虑心理,不知所措,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压力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基于外界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压力都有所区别,随着这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出,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外界因素干扰,对于心理,我们一般是提倡积极心理,在积极心理中,感戴和心理资本属于重要组成成分,感戴是指接收他们帮助后产生的积极向上心理,目前我们缺乏对心理资本和感戴对心理健康方面促进作用的研究,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

一、提出问题

这次研究的主题为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于主题内容我们进行假设:心理资本和感戴具有连接作用,能够测试出人的心理健康程度。通过压力知觉能够间接测试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压力知觉能够使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心理健康。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我们将相关参考系数建立可视化模式,感戴与心理健康之间为多重中介模型,此次研究的主体对象为贫困大学生,对于上面这些假设问题,我们要一一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二、研究方法分析

首先就是确定研究对象,这里我们以某高校贫困大学生数据库中随机抽取650名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在这650名贫困大学生中,有336人属于特困生,252人为一般贫困生,201人为男生,387人为女生,年龄波动范围在19.43-22.52。确定好研究对象,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研究工作,这里的研究工具比较包含四份表,一是大学生感戴量表,包含了各项测试数据,分数高低体现出了感戴程度的高低。二是压力知觉量表,这张表中存在14个项目,包含了紧张感和失控维度,分数越高表示压力知觉度越高。三是心理资本量表,这张表主要包含了乐观自信、希望和坚韧等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资本水平程度越高。四是心理健康量表,这张表中包含了情绪调控、幸福感等维度,总共有16个项目,得分越高表示心理越健康。我们采用综合统计分析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从而达到分析目的。

三、结果探讨

在这次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压力知觉、心理资本、感戴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连接关系,不同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性。从而统计结果来看,心理资本和压力知觉主要呈一个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与各项维度指标呈一个正相关关系,其中压力知觉在感戴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对于压力知觉在感戴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研究,主要是采用分化的方式依次验证,这种验证方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感戴能够对心理健康进行一个动态测定,当压力知觉进入回归方程之后,其测试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感戴数据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式不难看出,感戴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相互连接的关系,压力知觉主要起到了一个中介衔接的效果。从拓宽理论上来说,感戴是积极情绪的一种,能够进一步拓宽人的认知,从而对人的行为意识造成影响,感戴有助于个体建立长久稳定的价值资源,如果个体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和资源,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树立自信心。

从结果数据上面来看,心理资本和感戴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够起到一个直接预测的作用,感戴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对心理健康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同时还可通过适当的环境创建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人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于压力,一般来说,压力值越大,那么人就越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降低了人的幸福感和积极体验感。心理资本是一种综合性的积极心理,它对于正常行为习惯有一套标准的衡量体系,也就是对,心理资本会增加个人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高人们对于心理问题的抵抗能力。感戴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个直观的预测,在研究数据分析下,我们可以看到,相同压力环境中,感戴意识越高的个体越能够有好的评价,积极心理要明显高于低感戴人群,对压力的感知也更为清楚。还有就是这类群体对于问题的处理更能够寻求外界帮助,自身对于压力的调控是比较强的,适应能力也比较突出。从调节模式的数据方面来看,风险环境下对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感戴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个体受到创伤之后,通过感戴可以有效降低创伤个体出现应激障碍的概率,帮助个体更好的成长。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个体感戴意识越高,那么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概率就会低很多,这类人群有更加良好的心理素质,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都比较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对心理资本与感戴的研究逐渐成熟化,很多高校都将心理资本与感戴的处理措施融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在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实现模型化分析,对于贫困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贫困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提升心理资本水平和感戴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力带给他们的焦虑感,改善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高校教育部门要重视感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结合现实情况开展感戴教育。学校层面上来说,可以多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和健康心理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这些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希望,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融入到团体活动中,通过与社会和他人的交流,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挫折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结语

贫困大学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各个维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的维度系数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就贫困大学生而言,我们要加强心理资本和压力知觉在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浦冬梅,刘必渝,程超.大学生心理健康重点管理人群及对策—以贫困大学生及毕业生为例[J].科技咨询,2018(26):54.

[2]裴勤锋,刘光辉,朱志伟.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期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28.

[3]邵春燕,安琪飞,何海莹.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7(27):12.


作者简介:李琦,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宁安市,出生年月:1995年1月,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现有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