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中的托物言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小学语文古诗中的托物言志

钟超秀

四川省宜宾市罗龙实验小学校 644104

摘要:古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格式工整,字字押韵,情感丰富。有些时候诗人喜欢对一些物品进行详尽的描写和叙述,借而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或者是悲伤之情,并借此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愿望,这也就是本文所提及的托物言志,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这类古诗时,可能仅仅将重点放在对“物”的思考上而忽略诗人想借此表达情感上,因此要格外注意这类古诗。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托物言志



古代诗人除了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智慧外,他们还拥有辞藻华丽的表达能力。古诗是他们在尽兴或伤感后的一种表达和情感寄托,在托物言志类古诗中,诗人用物作为载体,表达上较为含蓄本文总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几个托物言志的代表,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类诗的表达手法。
怀才不遇之情
在这类古诗的描写中,诗人大多借助某物具有超人的才能或者过人的智慧,但通常不被人赏识这一关键点,认真仔细的描绘此物在某件事上是多么的有天分,借以表达自己的才能无人赏识的愤懑之情,但此类诗作者通常有两类情绪,一种诗是诗人怀才不遇后的郁闷和伤心,另一种心境则是更加豁达开朗,认为自己的才能虽不被赏识,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定会遇见赏识自己的伯乐。
例如,在学习《马诗》这一课的过程中,作者李贺就是借助描写马儿的“踏清秋”的奇异之处,表现了马儿矫健飞奔的风姿,来让读者全面认识马儿,给马儿本应该得到重用铺垫好情感,得到大家的认可。其实学生如果不了解诗人李贺在写这首诗的大背景下,单单从这首诗来推断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全诗并没有一句话正面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与悲伤之情,相反,诗人在描写边塞风景大漠和燕山时都表现的大气磅礴,后两句也仅仅说什么时候才能给马儿带上“金络头”踏遍清爽的秋日,看似在写马,实际上在借马比喻自己。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难以理解,教师可讲解关于李贺生平事迹,在了解李贺满腹经纶却因为某些事件导致他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个大背景下,再向学生讲解几首李贺的《马诗》,本文其实是选自其中的一首,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诗人为什么大多数诗都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对于学生掌握此类感情诗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洁身自好之品
在这类古诗的描写中,诗人大多借助某物具有大家普遍认可的超凡脱俗的优秀品质,在引起大家共鸣后,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实际上也是说自己拥有与此物一样的品质,由于这类情感表达得颇为含蓄,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多让学生深剖本质的问题,找出诗人真实的情感所在,对于理解整首诗的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在学习《石灰吟》这一课的过程中,作者于谦同样是描写了石灰的特质,赞颂了石灰无论经历了什么磨难,最后都以一身清白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表现出石灰坚韧不拔的气节,前两句描述了石灰炼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第三句描述石灰经历千难万险也不会自暴自弃,最后一句更是点睛之笔,向人们传递出要做纯洁清白之人的愿望。其实和《马说》类似,单纯的看整首诗,并没有表达诗人自己的任何情感,处处流露出对石灰的赞美,但是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整首诗的背景后会发现,于谦的一生似乎就是石灰的一生。于谦是一个大清官,他廉洁正直,深受百姓的爱戴,他一生为国为民,最终却以“谋逆罪”惨遭诬杀。所以《石灰吟》这首诗何尝不是诗人的自述,即使最后面临被杀害的威胁,他也有着“粉身碎骨”也不害怕的气节,挥手将自己的清白寄托于石灰之上昭告天下。
三、刚正不阿之气
这类古诗的描写中,诗人大多借助某物在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难后,仍然面不改色一身正气,不与世俗同流的高洁傲岸之气。诗中通常会大篇幅的描写事物艰难的生存环境,然后事物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是如何成长或者是如何学习,最后话锋一转,直接表明即使环境再怎么恶劣,自己也不忘初心,坚守着内心的原则。
例如,在学习《竹石》这一课的过程中,诗人郑板桥就是刻画了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竹子的形象。首先,作为岁寒四君子的竹子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雅士做事题词的青睐,它有着潇洒又不失坚韧的品质,诗人在创作时多以其自喻,借以表达自己有着像竹子一样的高洁之气和君子之气。诗人郑板桥在写这首诗时,整首都在描写竹子自生根发芽开始生活环境就异常艰难,生根于岩石缝之中,缺少土壤、水和养分的供应,但它依旧死死“咬”住青山,坚强的活着,它忍受着别人自出生以来就没经历过的困境,但是竹子在这种环境下并没有自暴自弃,顽强地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的不卑不亢的气节。在了解郑板桥的生平后发现,果不其然,他也是个命途多舛之人,出生时虽富贵但家境败落,后来家人相继去世,最后虽然考取了一个功名,但是没有官职,好在最终得人赏识,潜心作画作诗。可见郑板桥这一生虽然胸怀大志,但是这一生太过坎坷,好在他自己一直坚持,勇敢地同世间的艰难困苦斗争,才能创作出如此令人激昂的诗句。


总而言之,在托物言志的古诗的学习中,一定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本领,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后,组织学生集中讨论总结这类古诗的特点,然后可给学生留一些简单的作业,让他们尝试着用一些物品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和志愿,用这种手法写一写,加强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郑晓娥.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才智,2013(25)
[2]张海燕.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