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法

吴锐

安徽省 池州市 东至县第三中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就是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历史课倡导学生多样化的主动学习,这对历史教师如何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心领神会、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历史课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很是必要。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把辩论的形式引入课堂,实践证明很受欢迎。针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局限性,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或交流,要事先拟定题目,对学生提出疑点,摆出矛盾,矛盾要发人深省,引人争论。给学生充分的课下准备时间,以备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轮廓,并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例如,在讲“西安事变”时,设计的讨论题目是:“你们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来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该杀不该杀。”正方的观点是“顾全大局,和平解决,蒋介石不该杀”,反方的观点是“消灭蒋介石,推翻国民政府,蒋介石该杀”。如中国历史中的历史人物唐玄宗,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上,很值得进一步研究,于是,在讲述唐玄宗时,就为学生设计出“评价唐玄宗”的题目,正方同学从唐玄宗乐于接纳姚崇、宋?等武周遗臣,并采纳其建议,指明唐玄宗任人唯贤。以列举唐玄宗时期,如“诗仙李白”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月下冶炼图,大科学家僧一行举行规模巨大的天文观测活动,“画圣”吴道子赢得“吴带当风”之誉,足见盛唐文化的辉煌,而这一切是与在位的皇帝分不开的等等,赞誉唐玄宗重用人才,为政清明,从而创造出盛世景象。而反方同学则旁征博引,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指责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沉溺享乐,而最终酿成“边庭流血成海水”,“千树万树生荆杞”的衰败景象,可见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转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讨论要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这有利于争论的双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这样争论得出的结果,印象会更深刻,也有利于记忆。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以教师的总结,让学生明白评价历史任务的标准是看他对历史发展起的作用,看他的作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这种方法的开展,促使学生活用教材,而且为了给自己的观点以充足的论证,学生还会主动地走出课本,查阅资料,并进行收集、整理,这样既扩大了学习的知识面,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辩和演说能力。

二、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在教学中采用抽签提问法效果比较理想,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此学生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所抽的签用纸片做成,每张纸片上写一个学生的名字,并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但不公布分数,计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做书面回答或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在讲中国近代史时可在数轴上列出从1840年—1919年—1949年的大事,通过填写数轴,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与探索史,并深深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民族团结,坚强不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时,找出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标志先出现在哪些国家,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用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进程来贯穿整个时代。如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背景、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如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和确立的,必须讲清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5世纪末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6-18世纪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率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此外,还可以以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化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四、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找准“点”,以“点”带面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坐标。讲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如:讲世界古代史罗马帝国时,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了解到公元1—2世纪,西方有个罗马帝国,东方有个东汉帝国,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帝国,后者是个封建帝国,而且罗马人对中国的丝绸更加向往,因此,东汉时期中国和罗马帝国间的贸易比较频繁,以至于“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讲第一次世界大战,问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那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讲世界现代史中东地区时,通过讲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和几次中东战争,帮助学生分析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地区冲突和大国介入引起的国际争端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的威胁。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总之,学史的目的是“使人明智”,明智的核心是“叫人求真”,为此,就必须改变以往历史学科教育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的单调教学,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只有不断探索新教学方法,树立新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8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