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构想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0
/ 2

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构想探讨

黄玉凤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省三明市 365000

摘要: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不但要教授学生语文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将对语文素养的内涵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当前语文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巩固学生的基础。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小学既是学生学习知识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指培养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综合素养,其中既包含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又包括了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等[1]。小学阶段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语文学科,各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领导地位,是知识教学的权威者,学生要绝对服从教师的指令,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同时,许多教师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与学生缺乏互动,师生间的地位不平等,教学氛围严肃刻板,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学习能力差。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中,教学仍旧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方式单一。虽然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但许多语文教师仅仅将多媒体当作内容的展示工具,教学方式没有得到创新,教学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行记忆知识,无法更加深入地领悟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第三,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小学生受身心发展限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能力较弱,且教师只重视知识的教学。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领会文章的内涵,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三、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主学习,对文章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将自身角色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改变以往权威者的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作为语文素养的培养者,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教学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要将教学重心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优化和创新教学形式,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挖掘教材内容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道理,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开展情境表演活动,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用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再现文章内容,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2]。例如,在《陶罐与铁罐》的教学中,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不同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台词,组织语言,将陶罐与铁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发现别人的长处”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分享故事,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明白要与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道理,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活泼好动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影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以《黄果树瀑布》这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景色,语言十分优美,但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难以通过语言体会黄果树景观的壮丽。因此,教师可以播放黄果树的介绍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黄果树的壮丽。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开展语文素养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将教学内容进行课外延伸,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以读书会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通过读书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从听说读写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实现培养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泽民. 小学生语文素养要素及培育的构想[J]. 女报:时尚版, 2019, 000(009):P.1-1.

[2]刘英. 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3):P.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