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本地情怀和文化的蓄意构建?川美美术馆“在地”研究(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2

一场本地情怀和文化的蓄意构建 ?川美美术馆“在地” 研究 ( 一 )

曾艳

四川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川美美术馆位于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东门一侧,是整个校区最后修建完成的建筑体。2015年建成开馆,建筑总面积2.37万平方米,馆内有1.2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划分为12个展厅,分别用于馆藏作品的长期陈列和临时性展览。建筑的设计来源于对重庆山地特征的体现和本土传统粮仓形式的演绎,凭借其色彩缤纷的外墙,绵延错落的建筑群体,伴随着互联网社交软件的打卡风潮,美术馆及其所在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一时间成为网络热门的打卡圣地。在这股风潮之下,川美美术馆似乎从学院新地标成为重庆文化的新地标。成为“地标”那意味着它具有代表地域面貌的独特性。那么是什么赋予了它这样的与众不同,这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因素在发挥着作用,它又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呢?

1何为“在地”

“在地”来自英文In-site的翻译,原意为现场制造。建筑设计中的“在地”概念,强调的是建筑物本身与所处的大地以及形成于其上的文化、风土等地域特性的依附关系。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来解释,是对千百年来中国人天人合一、因势造物、自然天成思想的延续与传承。

而最早“在地”建筑的概念来自对现代主义无差别泛滥的抵抗与反思,在当下“千城一面”的大环境、同质化的城市天际线下,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现代主义这种过分强调国际化风格的建筑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在地”设计的特性亦是源于自然环境和地域生活,依据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追求建筑的空间组织、建构、材料等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有机灵活地适应自然与气候,与环境相得益彰,成为地域生活的载体。

本文个案所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占地面积960亩。在建设之初是一片保持着完整形态的原生态山地,梯田延绵,茂林修竹,被校区规划者们视若珍宝。规划者和设计者们希望留住这片原始的场域,设想着“在全面城市化的将来,一片钢筋丛林之中,这里可能留存了原生态地貌的唯一样本,提示着虎溪校区乃至整个大学城最初的‘原点’”。而校区建筑的设计则是遵循校园功能“植入”的想法,将“建筑隐于山体之后,在山地间呈散点式布局,最大程度地保护与呈现场地的地貌魅力与原生态景观。这种极具人文情怀的理想开启了这片地域的“在地”基调,也为川美美术馆后面的设计修建埋下的伏笔。

2拒绝隐秘的粮仓”

60a7524dc6e5d_html_bd34964a83a249a5.jpg 果说新校区的营造理念是“顺势而为”和“十面埋伏”,即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农耕水利的痕迹,此前建筑体都落在了“隐”字上。那么被赋予粮仓内涵的学院美术馆,最终似乎与此前秉承这种营造理想的校区所有建筑都不同。从美术馆外围高出俯瞰,能清晰的看到整个美术馆是由大大小小的异形建筑单体以类似山地院落般的布局组合而成。“其创意契机来自于周边农村的国家粮仓与山石,人才培养的期期许、寓意与粮仓颗粒饱满的丰收相得益彰,而错落有致的建筑轮廓亦消融在起伏的山地之中”。无论是建筑群落本身随地势而建的布局还是从建筑主创郝大鹏院长对创意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隐”的最初理想依然是延续到了美术馆建筑体设计之中。那为什么巨大的建筑体块最终选择了最为夸张夺目的外墙表现呢?五彩缤纷的外墙壁画所呈现出的“高调”情绪与此前已完成的建筑体中“隐”的意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难道在建设川美美术馆时,设计者们放弃了之前的营造理想,还是有什么现实因素不得不选择另辟蹊径。

为了解川美美术馆的整个设计和修建的情况,笔者专程前往美术馆与工作人员余婷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据余婷婷回忆,美术馆外墙最开始其实选择的是挂石材,说起那个外墙挂石材的方案,余婷婷表示当时大家其实都很困扰,一是钢挂件儿的问题也是建筑承重的问题。当时所设计的建筑结构无法完全满足石材挂件儿的要求,大量的外墙石材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承重;二是预算的问题。当时美术馆修建预算只有八千万,几乎很难找到比川美美术馆体量一样但更便宜的美术馆。八千万包括设计、材料、地基、施工、室内,几乎包括落成前所有的费用。余婷婷认为基于这两点原因外墙石材的方案最终没有得到实施。

建筑承重和预算的现实因素的确限制了外墙的装饰,那么美术馆外墙最终所选择这种绚丽夺目的外墙色彩有又什么样的理由呢?在与曾参与整个外墙壁画项目施工负责人陈世君那里,笔者似乎找到了另一个原因。“它是丰收的象征,应该是一场庆典的主角。”陈世君回忆到,罗院长在与他们美术馆外墙壁画项目组座谈时,罗院对粮仓意义的阐释。从“粮仓”到“丰收”,再到“庆典”的意想,可以说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外墙装饰的色彩基调,于是作为“庆典”仪式地的美术馆,在外在形式语言上理所应当的需要一种更张扬的表达方式,也至此决定了它终将有别于新校区其他任何建筑。

至于为何外墙最后使用类似马赛克和镶嵌画的表现方式,据余婷婷回忆:“当时郝大鹏老师有一天晚上在屋头看电视,看到一个艺术家在自己的院子里面贴类似马赛克的装饰,有各种各样的材料,不只是我们通常在装修市场上所看到的规规矩矩的马赛克。而是由一些废材和一些好的材料搭配在一起,效果特别好。正为外墙装饰犯愁的郝院长当时就想:我们美术馆可不可以像这样做?然后就拉着指挥部的人一起来想,大家一起研究这个方法的可能性。比如,拼贴的图案它是不规则的,砖和砖之间就会有缝隙。用什么粘接剂?贴了之后哪些缝隙如何填?得把些问题考虑清楚并去解决落实。

再比如,在哪边找那种碎瓷片?在哪儿找合适的粘接剂呀?粘接剂的效果测试对比、材料的价格对比,然后工人如何施工?需要把那问题细化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一步步研究好了之后,可以了,才开始实施。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室外的图案,据了解所有图纸均出自郝大鹏老师之手。施工的彩砖都是沙区附近的瓷砖厂买来的,其实有一部分是买的完整的,然后打碎再用,有一部分是买的废弃破损的,根据设计的图案去结合使用。而且材料里面不全部是釉面砖,还有玻璃,镜面以及一些装饰用的配件。

关于一个建筑的“在地”,其实整个美术馆的设计和理论不是同步的。在要修建美术馆这个事情落地的时候,美术馆的建设者不会考虑理论方面的东西。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结构、材料、价钱、落地技术因素,简单说就是具体能不能实施的问题。笔者在与余婷婷交流过程中离“在地”最近的一次,就是关于她跟我提到的美术馆所在的一个地缘的因素。我们交流的地点当时在美术馆的负一层,也是东门所在的位置,这里直通熙街步行街;而位于三楼的西门,这里面向的是川美的设计艺术学院。这里的三层就存在九米的高差,不难看出美术馆其实是一个结合地形依势而建的建筑。与这个川美虎溪校区的建设一样,美术馆的修建没有去大面积改动地形,而是尽可能的保留整个山体的高差,利用地势设计了很多坡地式建筑,充分体现了重庆坡地式建筑的特定。

笔者认为美术馆的“在地”是在修建的过程中慢慢一步步产生的,不仅仅体现在前期设计方案中的山地院落和本地粮仓的设想,更多的是在考虑如何在这个场地而不是其它场地去呈现一个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