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2

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路径探析

罗中亚

贵州师范大学


摘 要: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的好坏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廉政风貌,大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廉洁品德养成至关重要。只有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形成合力,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廉洁品德。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

作者简介:罗中亚,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廉政文化中心基地项目(项目编号:2018jd037)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1]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未来的生力军,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品德养成好坏,决定着未来社会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廉洁品德养成的好坏,影响着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树立,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关乎着廉洁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廉洁品德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主流廉洁品德是乐观的、积极的、向上的,但仍有一些消极因素和错误行为示范误导着大学生的廉洁价值取向,给其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给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带来了挑战。

(一)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面临挑战的表现

1. 滋生着“权钱”交易的腐败思想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已半只脚踏入了社会,又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大学生的耳目正遭受一些社会上不良腐败思想的侵袭,“钱权”交易的不廉洁品德在大学生中悄然滋生。为了竞选班干部、评优评奖等,私下请客吃饭拉选票,找关系走后门甚至送礼;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按课时支付报酬聘请同学帮其上课打卡;利用自己的班干部身份要求同学做事情;为了平时或期末好成绩、保研等,想着和老师拉好关系、献殷勤等。

2.繁殖着“超前”消费的享乐思想

多种多样的超前消费手段和工具充斥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基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容易引导大学生过度消费,在不理智享乐消费欲望的驱使下,校园贷、套路贷的问题层出不穷。据了解,在大学生中,有过超前消费经历的同学比例相当高,“花呗、白条、信用卡”等在学生的日常交谈中脱口而出,似乎已经成为了习以为常,偶有不知道或未使用过的的学生被看着是另类,与社会脱节。但这些不廉洁的“超前”消费享乐思想隐是无形的杀手,隐藏着巨大的危害,花季少年藏身于它屠刀下的案例屡见不鲜。

3.蔓延着“诚信”缺失的错误思想

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呈现不诚信的行为,影响着个人未来诚信的价值取向。各种考试前三番五次强调要诚信考试,但在考试中仍存在抄袭和作弊现象;在评优评奖中,出具不实材料;为获得贫困资助,编造家庭困难谎言;无故拖欠学费;毕业大学生报考单位时,伪造不实证书、虚构个人在校任职、编造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等不诚信行为。这些缺失“诚信”的不廉洁品德需匡正。

(二)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1.个人意识淡薄

大学生有不好的廉洁行为和思想,与个人的廉洁意识淡薄密切相关。认为不廉洁的行为与他们无关,相离甚远,逃课、请人代考、作弊等行为都是大学生时期该尝试的行为,有的同学甚至还鼓吹,如果无上述的不好行为,就枉入大学,枉为大学生,这样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认为走关系、请客吃饭、送礼等都是正常的社交方式。可见,大学生的廉洁意识淡薄,大学生廉洁品德还有待培养,廉洁教育还需加强。

2.家庭教育错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可见之重要。正因为家庭、家长耳濡目染的错位教育方式促使了大学生不好廉洁品德的滋生。有的家长靠“找关系、请客吃饭、送礼”等办事情司空见惯;有的家长告诉学生,就算你学习再好,出来找工作,还是要靠关系;或者甚至告诉学生,我家有关系在哪里,你毕业工作没问题。错误的家庭教育和行为示范,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不好的廉洁品德和行为被错认为是合情合理,甚至是理所应当的。

3.学校教育不到位

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廉洁教育,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显得弱化。高校的廉洁教育寄希望于学校思政公共课和辅导员,而思政公共课老师只是给大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对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不了解,只能是涉及到该部分教学内容时传授相关教学知识,涉及的课时量和投入的经历都不足,对学生廉洁品德是否真正养成无心无力去关注;辅导员按照教育部标准是1:200的比例配置,一个辅导员要面对200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且辅导员多受其他行政事务的困扰,也调不动学校资源来丰富廉洁教育。高校重视的是科研和教学,关于廉洁教育的硬性任务大多都是走过场、完成任务。廉洁教育呼唤高校高度重视,形成专门的体制机制,高校各部门协同投入完成的艰巨任务。

4.社会引导缺位

大学生是半只脚已踏入社会,不得不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官本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理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在诱惑下低下了头颅,模仿着社会不良风气,在校园生活上演了争夺班干部、拉关系的戏法。在网络时代,各种不廉洁文化的传播和超前消费手段的准入,侵袭着大学生的头脑,诱惑着大学生去从事不廉洁行为。大学生廉洁品德的养成需要社会传播和弘扬好的优秀文化,抵制错误和严格准入不良的文化。

二、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的路径探析

1.加强个人廉洁品德意识培养

加强大学生个人廉洁品德意识的培养,需要培养大学生自觉意识,自己主动的接受廉洁品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价值,外化为自己的廉洁行为。首先,内化廉洁品德规范。充分利用高校廉洁教育这个主阵地,系统地传授廉洁知识,使学生对廉洁规范有正确的认知;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优秀廉洁文章征集、廉洁人物的评选等活动,培养学生情感上的认同,从而自觉的愿意将廉洁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廉洁品德;进行廉洁榜样的宣传和教育,正反对比案例疏导,加强大学生自觉价值判断,选站正确的队伍,进一步加强廉洁品德的认知。其次,外化廉洁行为。多渠道开展大学生廉洁品德养成实践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升华大学生的廉洁品德意识,主动将廉洁品德规范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廉洁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合乎廉洁品德的行为。

2.矫正家庭教育

家长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正确的家风。向子女多传播和讲授利于廉洁品德养成的廉洁事例,并且赞扬这种行为;反之,与不廉洁事例成鲜明对此。在日常生活中,多组织家庭成员观看贪污腐败落马等新闻或电视剧,鲜活的人物和景象刺激大家的廉洁认知,边观看边引导孩子的看法,利用好时机传播正确的廉洁品德规范。不做“找关系、请客吃饭、送礼”等不廉洁的事情,就不会给孩子形成错误的示范,出现错误效仿。营造良好的正确的家风,传播正能量,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3.完善学校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廉洁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的阵地作用,协同学校多方力量,共同开创廉洁品德养成教育新格局,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性。首先,廉洁教育不仅仅只限于思政课堂,倡导所有科目课堂都应融入廉洁品德养成教育,利用好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廉洁知识的传播。其次,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构建丰富多彩的廉洁校园文化,通过构思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画作征选、张贴设计海报等无声的活动来讲好中国廉洁故事;利用好校园广播平台,传播廉洁之声;使用好校园各大网络媒介,传播廉洁文化;邀请有专门经验的专家开展主题讲座,透析廉洁规范;开展廉洁实践教育活动,践行廉洁品德;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都应该切实履行责任,把廉洁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分工合作,立足于立德树人,形成联动的体制机制,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廉洁品德养成。

4.融入社会引导

社会引导需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和廉洁的社会环境。近年来,国家极其重视贪污腐败的惩处,但是仍有害群之马逍遥法外,现身说法,传播着错误的廉洁观。国家应进一步加大贪腐的查处力度,传播正能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熏陶出优秀的社会群体;加大法律的普及和教育,构建法治中国,培养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知敬畏;肃清网络环境,严格把控网络信息的准入,完善网络传播制度和法制,不让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侵害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严格大学生信用卡办理、校园贷网络贷的路径,让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廉洁品德。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