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 忑 中 的 幸 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1
/ 2

忐 忑 中 的 幸 福

  1. 胡世萍 2.雷明巧

1. 泸县梁才学校 四川 泸州 646100

2.泸县梁才学校 四川 泸州 646100

初识梁才的我们,开始一段旅程,收获一段记忆。忐忑的我在和乐的路上步履蹒跚。带着晨曦班走完了这学期的路上,其中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几多播种,几多收获。在班主任日子里,忙碌并充实着。时而哀愁,时而欢畅,时而决定信心百倍,时而悲观失望......

看着陈茜老师一手操持的晨曦班,付出的永远比得到的要多。人,总是要不断学习的。跟随着陈老师的步伐,我慢慢的踏上了晨曦班的航船,和一群乐天派的孩子们驶向三年后的胜利彼岸。船已经行了一年,当一年的时间慢慢落下帷幕之时,当面对县级优秀班集体的荣誉之时,我感觉我所付出的只是沧海一粟,可是我得到的却是满满的幸福。

一、严于律己,养出好班风

熊校长曾经说过:“抓班风就是抓成绩,抓德育就是抓成绩”“再忙也不要忘记抓德育,成绩太差也不要放弃德育”。可见好的班风对我们的工作、学习起到多么重要的作业!

晨曦班德育工作要量化管理,用校规校纪和自管会的各项评分条例来部署自身的德育工作。陈茜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学生用个人和小班每日的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在加强常规工作的管理时,我也言传身教,要求自己天天早晚到班上坐班。让学生感触到班主任的监督和纪律的约束。慢慢地,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身教力行,带出积极性

为人师表,须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军训时,时常陪伴在学生左右,告诫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顶着暴晒一定要坚持到底。每天的跑操、跳绳、做操和学生一起学,一起做。有同学还戏谑到说:“老师跳的好有身段啊!”但我总是一笑置之,因为我认为这样做既拉近了与学生的隔绝距离,也锻炼了自己的身体。除草、打扫卫生更是做的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大家都没叫过一声苦。有些同学挽起袖子、撩起裤脚就下地耕耘的劲影响着一群有一群孩子......

在一个清洁的教室里,几张废纸静静地躺在地上,过往的学生没有一个弯腰捡起。这时,我走过去弯下腰捡起废纸随手扔进了垃圾桶里。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不好意思了,然后一些同学也开始弯腰了。这事虽小,却让我深深体会到:老师良好的言行规范会渗透在学生的思想之中,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之中。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学生的眼中,可能会给他们心中留下永远的画面,从而启动了班级整体的踊跃性和积极性。

三、言出必行,行出必果,倡取信之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我的人生准则。在班级管理中要言而有信,赏罚分明,学生才听你的话,驾着这艘巨轮驶向胜利的彼岸。

四、体公平公正之心,显互尊互爱之情

老师的公平、公正,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注和体贴,都能把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拉近,才能使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时,他会产生回报的冲动,跨越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尤其是后进生,他会为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荣幸,进而尊重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主动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的遵守班规班纪的同时,还乐意承担一些班级工作,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关爱和尊重的。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

五、赞扬来代替批评,讲究恰当的语言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必须怀着爱心。怀着爱心,含着理解,说出话来就是教育型的,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每个学生都会有缺点和错误,但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如果用赞扬来代替批评其不足,效果会更好。

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几个同学时,他只是先制止了他,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且后来还奖励了他四块糖果。陶先生把第一块糖果奖给王友时说:“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奖第二块糖果时说:“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奖第三块糖果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 奖第四块糖果时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果。”如果陶先生当时大声训斥:“你为什么用泥块砸人?难道你不知道这是违反校规的吗?”也许就没有后面王友愧疚的哭了。

“教育必须从细节入手,然后才能塑造出注重细节的学生。正是这些细节在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地塑造我们孩子的心灵和品格,修养和气质。-------李希贵”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探索出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赏识性的欣赏学生;从小事入手,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用最平凡的事件来影响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正确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愿:我们携起手来共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和学生一起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