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分析

林珂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福建省三明市 365000

摘要: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核心推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快地凝聚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行思考。在学科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则需要明确关键要素,除了问题的设计,还要突出问题探究中的导向效果,创建完整的问题导向实践流程。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问题,明晰数学思维逻辑,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懂得举一反三,将其中获取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更高效地解决数学中的多样问题。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学生

初中数学相比小学数学在知识容量、难度等方面有所提升,更加考验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有效的指导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问题导学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问题进行启发,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散数学思维,使其有目的、有方向地探究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即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的实践策略。

  1. 基于关键要素设计合理问题,奠定教学基础

问题的设计关系初中数学教学对问题导学法的实践效果,合理的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不能随意提出数学问题,需要结合学情、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知识等关键要素合理设计问题,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思维深度奠定良好基础[1]。一方面,问题的设计需要难易适中,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即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初期设计简单且趣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轻松调动以往知识经验,从快速解答问题中获得学习自信心,以浓厚的热情进入难点知识的探究;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综合性。新课标实施的当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成为根本教学任务,数学教学相应拓宽了教学目标,那么问题的设计要与之对应,使学生可以经历知识技能、逻辑思维、创新观念等多角度问题探究过程,全方位提升数学能力[2]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图像”时,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其中在知识能力层面要求学生了解函数图像的定义,画出正比例函数图像,掌握正比例函数以及图像的性质,而在情感价值观以及过程和方法层面则要求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在思维上加强对数形结合、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以此为依据,教师需要设计出层次性和全面性的问题,将教学目标渗透在问题中,从而指导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全面发展。比如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认识中,提出: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有什么特点?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探讨,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强化动手操作能力。

二、指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是载体,融入了数学信息,而导学同样至关重要,它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强化。所以,教师需要加强问题导学法的实践过程,对导学内容进行优化,指导学生有效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从问题探究中整理数学思路,积累丰富的解题思维。在具体实践中,一般教师会在课堂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分析问题,并相应提出思考和计算后的问题结论。这一过程中,主要的教学任务往往会集中于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导向与数学方法的探究,导致学生对知识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3]。因此,教师需要对以往的问题导学过程进行优化,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思维逻辑的建构,使其能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以“探索勾股定理”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针对勾股定理相关知识来设计与之对应的问题,如三个正方形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由此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来探究问题的解答思路。而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指导学生运用问题来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外,更重要是经历问题情境思考的过程,在使用数格子与割、补等办法中深化勾股定理的认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数学从特殊到一半的逻辑推理方式建立自我认知。除此之外,还需要以问题导向帮助学生在反复的训练中总结数学思维规律,就实际问题的解答系统性地掌握勾股定理应用技能,以此提升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三、组织系统性的问题导学流程,提升综合素质

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那么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组织系统化的教学流程,从问题提出,至问题分析、问题探究以及问题解答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具备完整的导向性,确保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出数学知识体系,强化数学综合素质。如问题导学流程中需要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探究、师生交流、问题解答、评价反馈以及总结归纳等环节,每一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并且巩固知识,通过问题的全面解答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4]

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为例,通过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要素的分析,制定系统性的问题导学流程,在新知导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之间有什么联系?以此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应该如何分割?就此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进行思考,就问题在课堂中展开探索。使学生经历猜想和证明的过程,发展几何思维分析意识。最终在这一方法实践中还需要总结归纳,确保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并掌握平行间的距离和性质,并能够借此来解决面积相关问题。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要取得实质性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把握问题设计和导学过程两大环节。结合学情、教学目标等关键要素设计科学的问题,并在学生解答问题过程中加强思维逻辑和数学方法的指导,运用系统性的问题导学流程,让学生亲历知识分析、解答、应用过程,以此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强化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茂良. 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3(15):133-134.

[2]潘芳芳.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亚太教育,2019(03):83.

[3]岳代稳.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6):118-119.

[4] 冯春荣. 初中数学应用问题导学法之体会浅析[J]. 新课程,2021,03(1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