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物理课本动能与势能的几个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深入剖析物理课本动能与势能的几个问题

张小勇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第三中学 安徽马鞍山 238100

摘要:在现今的义务教育阶段,课本的知识都是提纲挈领的,而学生的学习不深入,各个知识点和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联系和兼用。物理学各个知识点都是孤立的“死知识”,而不是相互兼通的“活知识”。随着上的课越多,“死知识”就越多,为了消化这些“死知识”就要分析思考这些知识,并且还要旁类即通,以点带面,把各个知识点能有效相互化解疑难点,把学习、求知、探索发挥到最大化,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乐趣。我今天就是将九年级物理课本《能与机械能》的疑难知识和课本中有商榷的地方进行分解,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点。同时,也要反思课本的不足,让学生树立物理学辩证和求真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提问 疑惑 解释 强调 探究


今年我又执鞭九年级毕业班的物理教学,沪粤版的课本我已经教了十多遍了,自己感觉课本知识烂熟于心。可今年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向我提出的问题让我陷入深思。

第一问题是,小球高度相同,在滚下来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否相同呢?我给予的解释是压力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摩擦力不同。学生问,既然摩擦力不同,那么为什么高度相同,滚动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呢?我陷入深思,我给学生的解释是这个实验小球与斜面是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对实验没什么影响,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Gh=60ac8d5745b35_html_62e719fb780896b2.gif V²得v=60ac8d5745b35_html_d165d34a574b191b.gif .速度与质量大小无关,与高度有关,高度相同,速度相同。

提问二,为什么这个实验用小球撞击纸盒呢?而不用小球撞击木块呢?我给予的解释是,纸盒质量小,惯性小,容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且纸盒压力小,摩擦力小,当小球撞击时,纸盒能滑行更长的距离。这里应用到探究物理研究是转换法。我又提问学生,为什么不用木块撞击小球呢?学生给予的答案是,小球要滚动很长距离才能停下来,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又补充到,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来摩擦力大,很可能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很小甚至为零,就不能完成实验了。

提问三,怎样放置小球,才能说明小球在斜面高度相同呢?是以小球接触点还是重心为参照面?这在书本上没有明确的讲解和图示,这可能导致小球滚下来速度可能不同,所以,讲到小球的高度应以小球的球心为参照面。小球半径不一样,要保证重心一样高,则小球放在斜面的高度就不一样了,这与课本上的讲解不一致,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果将小球上下落差一样,是不是更好呢?因为小球落差一样,由公式W=GH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到控制高度相同的要求。

提问四,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我们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是,增加物重,加润滑剂减小动滑轮重量。润滑剂是向哪儿涂呢?有的学生猜想是往绳子与滑轮之间加,有的学生向转轴处加呢?经过我和同学、老师们讨论得出正确推理是,应往转轴处加润滑剂,而绳与轮之间不加润滑剂,因为转轴处加润滑剂可以保证轮的转动,减小轮与轴之间滑动摩擦力。使绳子与轮之间处于静摩擦状态,倘若绳子与滑轮之间有润滑剂,绳子与轮之间就会发生滑动摩擦,减小有益摩擦,绳子与滑轮之间打滑而导致滑轮就可能不转了。

提问五,在图甲中弹簧测力计向上运动和图乙弹簧测力计向下都做匀速直线


60ac8d5745b35_html_c41bc409a7001afc.png60ac8d5745b35_html_fefbc08dbc334c78.png

运动,为什么弹簧测力计读数不相同呢?是以哪个数据为准确数据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为什么弹簧测力计读数不相同,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我分析的原因是这样的,在甲图中,当物体上升时,绳子与滑轮,滑轮转轴处都有摩擦,阻碍了拉力。当物体下降时,滑轮转轴处仍有摩擦,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阻碍物体下降,所以拉力变小。对于乙图来说,弹簧测力计向下匀速拉动时读数大,往上退时,读数偏小。这时摩擦阻力是阻碍物体上升还是阻碍物体下降呢?这里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阻碍物体上升,弹簧测力计读数是较大的,也是正确测量拉力的方法。计算总功时可采用的动力数值。第二种情况是,阻碍物体下降,则弹簧测力计偏小,这时所测拉力数值是不可用的。因为这时并不是拉力对物体做了功,而是重力对物体做功了。所以我列出最简单易懂判断的方法,那就是不管弹簧测力计朝哪个方向拉,都要让重物克服重力做功,至于测力计向上拉还是向下拉,这要看绳子与滑轮的绕法了。

这个甲乙两图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前的校零也是很有讲究的,在甲图中弹簧测力计是竖直使用,则在使用前要竖直校零。当弹簧测力计反过来使用,像乙图那样使用时必须要重新校零,否则读数就不准确,要考虑测力计自身外壳重力的影响。同时弹簧测力计要匀速拉动,保证测力计示数稳定,也使测力计示数等于弹簧挂钩对丝绳的拉力。

提问六,能量转化,何时速度最大

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橡皮筋开始拉长,到b点时,橡皮筋对小球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c60ac8d5745b35_html_4bd2bbb0dd3b7cc0.png


点是小球最下的距离,从a点到b点小球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筋势能吗?小球的速度变小吗?学生在此处易产生困惑。我的解释是,在ab段既有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也有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很难判断小球的动能是增加还是减小,我们可以利用合力的方向来判断,就可以化难为简了。在ab段小球受到二个力,分别是重力和橡皮筋对小球的弹力,当小球重力大于橡皮筋的弹力,重力与弹力的合力方向是向下的,只不过弹力越来越大,合力向下越来越小,但ab段合力的方向是向下,到b点合力为零,所以小球在ab之间是加速,在到达b点时,速度加速到最大。在bc段橡皮筋对大于重力,合力向上,而小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下运动,合力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小球在做减速运动,直至到c点速度减为零,重力势能全部转为弹性势能,动能为零。同理从c到b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向上做加速运动,到b点速度最大,从b点a点弹力小于重力,向上做减速运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此时最高点低于开始的投放点,因为机械能相互转化时有能量损失。

虽然我执教初中物理有17年了,但初中物理如果留心、细想下,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咀嚼的,从而让教学思想由看似懂到复杂再到明朗的过程。教学课本很薄,但每一个知识点都犹如冰山一角,让我们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开路者,将物理学的怀疑、探究、分析、论证的精神牢固树立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态度是愿意学、敢于学、乐于学的状态。


参考文献:沪粤版九年级物理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