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康复护理课程的开展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中职护理专业康复护理课程的开展与思考

刘莹

云南省丽江市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674100

摘要:康复护理课程在内容制定与教学模式的设置上,应面向新技术研发与实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实施。康复护理属于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分支内容之一,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专业课程的小学阶段,需要在模式与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确保学生能够在综合性的课程指导过程中加深专业理论内容的理解与护理技能的掌握。本文从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康复护理课程的开展方式与优化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改善当前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专业教学;优化

一、引言

在现代中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指导与技能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与技能培训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若在专业课程的指导工作中没有关注学生的理解情况与现代护理技术的发展,这容易使学生在岗位的实践工作中出现认知不够全面与护理技能不够熟练等情况,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阶段需要针对当前康复护理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可以在结合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护理案例展开较为全面的学习,以此达到较好的综合能力培养。

二、护理专业在专业课程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部分中职院校在康复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上,还存在观念认知不够明晰的情况,并缺乏应有的重视。从根源性因素上看,由于国内在康复医学的研究时间上相对较短,在近几年的专业教学工作中虽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但部分地区的医院仍较为缺乏康复医学科的设置。此外,部分中职院校在二十世纪以前,对于康复护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取选修教学的形式,理论指导与研究的程度较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关于康复护理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理解。康复护理专业作为起步相对较晚的一门专业课程,部分中职院校对于该门课程的理论研究还缺乏相应的重视,在临床实习方面也相对较少安排该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认为该门课程与儿科护妇产科护理等属于同一类型的课程理论知识。

其次,在专业教材的更新上还存在速度缓慢的情况,部分中职院校在过去一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材版本为2012版的教材,对于康复护理的专业内容还未结合近几年的发展进行补充、优化与更新,使得学生在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上还存在认识不够全面等情况。

最后,从教学模式与方法运用的角度上看,康复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仅重视理论内容教学的情况,对于基本理论内容的实际运用指导相对匮乏,学生只要掌握典型的康复护理案例即可,专业性的深入实践存在一定不足。

三、相关教学改善思路与有规划措施分析

(一)加强康复护理的流程讲解

康复护理作为现代医学工作中的重要专业内容之一,其对于现代人类的生命健康护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康复护理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在专业课程的指导教学工作中通过康复专业的医生对学生开展临床实践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够从课程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康复护理技能的实际演练,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较好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从以往的专业课程指导工作上看,其关于整体康复护理的流程指导工作仅根据教材内容设置的基本流程进行指导,在实际的技能指导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不足。在当前的课程指导工作中,需要面向护士专业的知识特点与技能要求等,通过院校与医疗机构相互结合的形式,为康复护理的专业课程指导工作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辅助,在院校方面,也需要意识到专业课程流程指导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在以往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康复护理专业的知识理解。[1]

(二)更新教材与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方面存在一定滞后性,使得学生在专业理论内容学习上还缺乏较好的深入,在该方面的教学改善工作上,需要结合当前最新的康复护理技能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优化与更新,使学生能够从前沿的专业理论内容学习上逐步加深专业理论内容理解。[2]此外,还需要从现有的教学方法上积极拓展优化思路,通过理论教学、临床实践与具体案例演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上加深对专业课程理论内容得的理解与康复护理实践的技能掌握。在实际的教学方法改善措施上,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动态化的课程理论知识展示,使学生从动态视角进行专业课程理论内容的解读。

(三)优化课时安排

在以往的专业课程指导工作中,部分中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指导上占据较多课时,而关于学生的实践技能指导与临床康复案例展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针对此种情况,需要教师与学校方面共同制定合理的课时安排计划吗,确保学生能够在充分的理论课程学习上进行较好的实践性课程学习,以此对自身的康复护理技能进行较好锻炼,从而实现全面培养的目的。

结语:综上,在当前的康复护理专业的教学指导工作中,需要度专业理论内容与专业技能进行较好的综合性培养,确保学生能够从整体性的专业课程学习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罗仕蓉,周建菊.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7

[2]王友刚[1],马长松[2],王明伟[3].高职护理院校护理专业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