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遇见,不负相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8
/ 2

有幸遇见,不负相遇

周宗芳

湖北省宜昌市 兴山县外国语小学 443700

俗话说生命是一次奇妙的遇见。2018年9月1日,我照例接受学生的报名。一位清秀的女孩站在了我的面前,一双充满怯怯的眼神看着我。我微笑着充满爱意地开始了我们第一次交流:“你叫什么名字?”女孩嘴角嗫嚅着:“彭……彭……彭……”,我耐心等待着她的名字从她嘴里说出来,足足两分钟,才勉强说出“彭”字。一旁的父母帮了女孩的忙,告诉我,她叫彭紫怡。从教25年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孩子,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出来。经过短暂接触,发现她不光不会说话,有意注意时间很短暂,理解记忆能力也很差,学习完全跟不上。

2019年10月,兴山县残疾儿童鉴定委员会的专家来校对其进行了检测和评估,认为她智力发育迟缓,在认知、言语和沟通方面存在一定障碍,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关注。后经学校申请,县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审核,教育局同意,学校将其纳入随班就读管理。

为了更好地让她融入班级教学活动,我与科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到:孩子父母都是农民,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学前也未留意到孩子的这些问题,更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医学检测和干预。同时,也未发现有此方面的家族遗传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她的现状,在县特教中心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采取特殊的教育策略,使其按照预期的目标成为适应社会、自立社会的有用之人。

在全面分析孩子基本情况和现状的基础上,我与任课教师反复商讨,提出了两个教育重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提高沟通交往能力。并分别细化了对应的中期目标,每个月再对应确定具体的小目标予以落实。

有了计划就有了方向。为了落实教育计划,达成各阶段教育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课内随班共读。因该生的学习能力很低,各学科学习跟不上班级,因此,在语文和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她和同学们共读相同的内容,但根据她的短期目标提出每节课的具体要求,并抽出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单独指导。如:如在教学《 花的学校 》时,则要求她认、读、写汉字“ 头 ”,并能组词造句。英语课上,则要求她抄写字母或单词等。数学因知识联系紧密,学习相同的内容她“跳起来摘不到桃子”,反而影响她的学习。因此,根据目标安排适合的学习内容,如认识数字从点数开始,逐渐提高难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则无差异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总之,每节课,我们都从她的实际出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坚持备课时定目标和内容,课堂上,至少单独指导一次,互动一至两次。教师的随时关注、鼓励和指导,唤醒了她的学习意识,认真作业的样子成了课堂一道最美的风景线。当她拿着贴着鲜红奖励贴作业本时,脸上笑成了一朵花,那一刻,我的心底一朵特别的花欣然绽放!

二是,课外“小灶”弥补。课堂时间非常宝贵,班上的每个学生都不能忽视,教师不可能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这个特殊学生。然而,她又确实需要更多的辅导。我就和科任教师用早自习和课余时间进行补课。有时在办公室细心讲解、手把手的教,有时带她到资源教室进行言语和语言训练,借助卡片和拼音字母教她吐字归音,提高言语清晰度。有时与她交流,促使她开口说话。

经过教师补课和帮助,课间开朗活泼了,经常不由自主凑到老师跟前,老师总能对她竖起大拇指。孩子此时脚下像踩着幸福的云,走到哪里滑到哪里。

三是,校内同伴互助。班上的孩子看着老师经常手把手教紫怡简单的交际语言,同学们踊跃报名要当她的小老师,我顺势引导,并挑选了三位品学兼优的同学成为她相对固定的帮教伙伴,她们时而示范,时而讲解,时而陪练。紫怡乐在其中。紫怡也是一位乐于表现的孩子,为了满足她。班级组织活动时,我们专门为她编了情景剧表演,让她在情景中表演简单的交际语言。她的表演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直到放学时,孩子紧紧拉着我的衣角,不愿和我分手。有同伴的帮助,紫怡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跳绳比赛活动中表现特积极。在创意手工社团活动中,当她完成作品时,老师总能大大夸奖她,让其他孩子也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

四是,校外家校联动。我和几个科任教师,经常通过家访、微信、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形成教育的一致性和全面性,从而达成预期教育目标。

另外,我们还特别注重评价和反馈。一是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为此奖励墙上经常有她的大名。二是学期末,采取单独命题的形式进行测试。三是学期末会同任课教师对中期目标达成情况时行评估,为修改制定下一个中期目标提供依据。四是学期末组织所有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综合评价表》的要求,从四大方面逐项分析评分,最后计算出总分。

如今,这个可爱的女孩,逐渐由“随班混读”、“随班跟读”,到现在的“随班共读”,基本融入到班级的教育教学及各类文体活动中,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明显改善。

一年的融合教育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特殊教育的魅力,也让我真正喜爱上这个女孩。再忙碌的日子,我也不会忘记紫怡的教育成长,每周我总会找时间和她聊天谈心。家访时,她的妈妈多次谈到紫怡很喜欢学校的老师,周末不愿待在家里,吵着要到学校和老师在一起。此时,我们明确了老师在紫怡心底的分量。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本份,也是育人之基。面对特殊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关爱。我认为,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其提供和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帮助他获得最大发展”。

如今我每次和紫怡相遇,她总能给我这样的惊喜:“周老师,早上好!见到您,我很高兴!”甜美的声音像三月的春风温暖了我的心里,也将温暖我整个教学生涯。

今天,我在这里要自豪地说,我没有辜负和紫怡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