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9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刍议

李闫

亳州市丹华小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中明确指出将“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和“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而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美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核心素养,同时还能够达到启迪智慧的效果。从目前学校的美育现状来看,美育是学校实施五育中的相对薄弱的一环,美育工作也主要在音乐课和美术课中实施,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较少渗透美育。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其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挖掘和提炼数学中的美育元素,将数学和美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去认识数学美、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智育的满足,还能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育渗透;教学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越发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关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比较缺乏,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美育渗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教学过程存在的美育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借此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并为数学教师更好的教学提供行之有效指导。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是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悟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与此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将获益颇多,提高自身的专业审美素养,将美育更好地在课堂中实施。教师发展不缺席,学生也将会全面发展。

  1. 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小学阶段,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数学知识往往更加抽象化、复杂化。它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失去兴趣。然而,在生活中不难发现,“美的事物”容易捕获学生的眼球,而数学却无处不蕴含着美。同时,数学之美和数学之智也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美育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并且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充分发挥数学美的魅力,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1. 有益于提高教师审美素养

研究者赵伶俐指出:在目前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理论、教师职前职后发展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标准、各级各类培养培训体系等,审美素养常常被严重忽视。教师审美素养的水平将影响着他们能否在课堂上将美育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美育以及把握好美育在学科课程中的比重,提高了教师的内在要求。这促使教师需要寻找如何提高学科审美素养的路径,以提高学科课程与专业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路径

  1. 教师善于赏识,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情绪体验

  2. 教师充分利用教学的优势,认识学生的进步和闪电,写作功课,按照绘图标准识别、表扬和鼓励学生,为他们出色的成绩创造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他们创造数学美的兴趣。教师应正确指导课程中的学生规范学校工作,在课程中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了解通过课堂评估获得的反馈,以确定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是否有效。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到教师在培养数学兴趣、及时评价、反馈、提高学生成绩、及时纠正缺陷和不足以及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方面的作用。教师必须利用知识框架内的评价技术来保护学生的自尊。z应该是这样的。b .一名学生按时并组织了作业,教师及时认识和表彰学生的职责,介绍学生在课堂上的职责,引导其他学生学习。班主任在教育中发挥作用,认识到什么是“数学”美,如何创造“数学和美的”。对于被低估的学生,在保证自尊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羞耻、悔恨心理,以达到教学后的耻辱和勇气的后果。

  3.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数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引导者以及生活素材的来源者,应努力做到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挖掘教材中有关数学美的素材以及分析生活中有关数学美的元素,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进而将生活中的美与数学中的美进行有机结合,以帮助学生容易地理解抽象的数学之美。例如,在了解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之后,教师可再安排这样的环节:回归生活,赏析对称美,提供京剧脸谱、剪纸艺术、建筑物体、平面图形、文字等素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入一个既精彩又贴近生活的数学课堂,其不仅能够再次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还可充分体会到生活中轴对称的美以及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美。

  1. 引导梳理知识,领略数学简洁美

  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则,事物是相互关联的,一切都是一个统一的体系。所有的数学和零件都是相互关联的。在理论知识的重复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客观规则总结理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学生完成体积计算后,可以将矩形、正方形或圆柱的面积计算合并为三个三维形状,并指示学生使用黑板上的公式书进行比较和分析,然后尝试将体积计算合并为三维形状。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组整理,将新知识的一部分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并将其纳入数学框架,以加深学生的数学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教育水平。

  3. 丰富教师知识素养,提升教师捕捉美的敏锐力

数学中不缺少美,它是客观存在的,缺少的是发现数学美的敏锐力。因此,丰富教师知识素养以提升教师捕捉美的敏锐力是十分必要的。而教师作为审美主体,其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艺术素养以及哲学素养,其中数学素养是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艺术素养可对数学中美育因素起激发放大作用,哲学素养对于数学美感的升华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由于以上几点均是数学审美心理结构的制约因素,故其在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时缺一不可。针对于教师知识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可通过补充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多阅读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美学理论、教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另一方面可通过学校教研组的力量,由教研组开展关于美育渗透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以捕捉和挖掘蕴含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美。教师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素养,方能提高对数学美的敏感力,将美育有效地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给学生带来最佳的数学美感体验。

结束语

概括地说,数学虽然给人一种严格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却有丰富的对称性、简洁性、和谐性等等。教师的领导作用对于促使学生转变以往的数学知识尤为重要。就像我们生活的世界一样,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找出学生引导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的特征魅力,连接各点,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框架,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最后使数学成为有吸引力的条件,使教学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卢毅.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21):139.

[2]匡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小学教学研究,2020(21):22-24.

[3]虞艺芹.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美育的状况与优化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

[4]时秀清.论美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N].发展导报,2018-10-23(019).

[5]纪丽轻,赵换巧.美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5.